首页期刊导航|农村经济与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村经济与科技
农村经济与科技

李浩

月刊

1007-7103

ncjjy@163.com;nejjykj@126.com

0710-3529741

441021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檀溪路18号

农村经济与科技/Journal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刊物,宣传农村政策、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先进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表达基层生产,积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主要栏目:农村论坛、专家访谈、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加工贮藏等20多个栏目。读者对象:从事农村工作的各级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大专院校师生、科技专业及广大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农村互助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茜薇刘欣然郑向荣姚佳宜...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得到国家大力支持.目前,我国农村互助养老仍然处于探索之中,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村互助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对肥乡县农村互助幸福院、白果乡老年人协会和罗源县慈善安居楼这三种典型的互助养老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普遍存在养老服务水平较低、难以构建价值共识、互助养老组织法律地位模糊等问题.分析认为需要通过明确政府主导地位、数字赋能互助养老、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产业协作以及引入市场机制来实现农村互助养老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

    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对策

    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助推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

    刘楷歌
    20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的建设为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普惠金融的创新形式,能有效破解"三农"融资瓶颈,缓解信息不对称僵局,实现智能化风险管理.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还面临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留守居民数字化金融意识不足、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等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提升农村居民数字普惠金融教育素养;培育多元化金融机构,优化数字普惠金融人才供给;创新数字普惠金融监管模式,补齐制度短板.

    数字乡村共同富裕数字普惠金融风险挑战金融监管

    巨灾风险下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魏丽君
    204-206,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障农民权益、稳定农业生产,减少巨灾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冲击,降低极端灾害天气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农业保险法律实践为例,研究了农业保险法律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认为,我国应以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为基础,完善农业保险立法.其中,应明确巨灾风险的定义并建立评估机制,扩大保险责任范围以满足农民需求,优化保费补贴政策以提高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巨灾风险农业保险河南省法律制度数据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区域差异

    张明邢慧茹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了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解决区域差异发展不平衡问题,采用定基分析和环比基分析两种分析方式为切入点,分析各区域均公顷保费收入、理赔支出、农业保险理赔率变动率以及农业保险密度与深度四个维度指标.结果表明,定基分析下,各区域均公顷保费收入、理赔支出逐年上升及整体理赔率变动率呈上升趋势,较好反映出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环比基分析下,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各区域维度指标波动较大,说明农业保险发展的稳定性有待提高.根据研究分析,提出了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切实保障农户理赔权益和注重农业保险深度和农业风险保障发展等对策.

    农业保险区域差异农业保险密度与深度

    江苏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刘荟臻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数字普惠金融水平伴随数字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借助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研究了 2013-2020 年江苏省13 个地级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江苏省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正向影响在江苏省的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更为显著,因此提出应继续深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以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农民收入固定效应模型农村建设工作

    农村金融创新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

    娄石慧
    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深入分析农村金融创新的发展现状、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发现农村金融创新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配置优化、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组织发展等方面.然而,这一影响机制受到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政策环境和农业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制约.为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创新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中的作用,应加强政策引导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农村金融创新农业生产效率资金配置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组织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林冰张秋月
    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融是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采用内容分析法,以 2013-2023 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政策为研究样本,运用 Nvivo软件进行政策文本分析,从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政策文本进行编码,研究发现我国信贷支持体系初步建成,但存在政策工具强制力偏弱,政策工具应用不合理等问题.建议加快纳入法治轨道、优化工具使用结构,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政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政策内容分析法

    数字金融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

    王泽平
    225-227,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能够克服农业农村投融资体系长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难等问题,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基于 2012-2022 年中国272 个城市面板数据,深入检验数字金融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创新是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核心驱动力;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金融创新赋能共同富裕道路上发挥中介作用.立足于此,提出强化数字金融监管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迭代升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希冀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提供新思路.

    数字金融产业结构升级共同富裕中介效应

    财经素养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

    蔡成蔡旺蒋智伟
    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乡村振兴是乡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乡村地区长期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乡村人民在致富思维和能力上有所欠缺.财经素养教育可以增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促进小农户生产经营提质增效、促进生态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促进乡村环境问题的治理、促进乡村诚信社会建设、促进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转化、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促进村民稳定增加收入、促进村民财富保值增值,从而满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财经素养教育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内驱与赋能: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增收的可行路径——以五莲县红泥崖村为例

    李祎王卓嘉吴慧舒
    23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妇女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当前农村妇女受制于多种因素,面临着新旧交织的各种增收难题.如何推动农村妇女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妇女增收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透视案例发现,五莲县红泥崖村通过内驱与赋能两个方面为农村妇女增收提供途径、拓宽渠道,进行外部环境营造下的"自我造血",让农村妇女在良好社会氛围中自主自力增收,从而提升增收效能.

    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增收内驱与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