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可再生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可再生能源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 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 辽宁省太阳能学会
可再生能源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 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 辽宁省太阳能学会

张大雷

月刊

1671-5292

kzsny2007@163.com

0417-2832895;2835349

115003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银泉街65号

可再生能源/Journal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发布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针、政策、报导该领域科研成果和应用技术,普及可再生能源知识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需求响应优先级的配电终端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研究

    郝俊伟樊艳芳
    647-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电厂技术提升了分布式能源消纳潜力、填补了电网调度盲区.为引导用户参与电力调度,在激励型需求响应购电协议基础上,构建了包含智能家居负荷和冷热联供建筑相变储能系统的虚拟储能模型,并量化分析各类资源可调度裕度;以用户响应特性为指标,采用熵权法评估各类用户负荷的动态响应性能,设置虚拟储能参与调度的动态响应优先级;以虚拟电厂收益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资源购电成本、电热平衡等因素,提出了集分布式电源和智慧社区激励响应负荷的终端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改进光线寻优算法对模型求解.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虚拟电厂激励型需求响应虚拟储能熵权法动态响应优先级

    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下主流类型工频量距离保护比对

    王丹枫刘素梅郑燃李伟...
    65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电网后,已有广泛应用的工频量距离保护判据存在无法准确识别电网故障的问题.文章着重从装置中保护判据与工频量提取算法入手,对比分析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场景下不同类型距离保护算法的适应性.针对保护判据,对比分析了方向圆、多边形、比相式以及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各自的适应性,明确了能够较好适用于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的距离保护判据.针对工频量提取算法,探究了不同类型新能源场站所提供短路电流中非周期谐波量的变化特性,进一步推导了受谐波量影响的傅里叶算法对工频量提取产生的计算误差,确定了影响工频量提取精度的关键谐波分量.

    新能源场站距离保护判据工频量提取短路电流谐波分量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和N-1安全约束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余雁琳杨苹曾凯林陈芯羽...
    664-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规模风电并网增加了系统运行的不确定因素,文章利用快速可调资源平抑风电和负荷波动引发的功率不平衡,并考虑备用调用过程减少对系统潮流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风电和负荷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模型;然后,建立含N-1 网络安全机会约束和旋转备用机会约束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以系统调度总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机组出力;最后,基于起作用整数变量的识别方法的Benders分解法处理N-1 网络安全约束,提高求解效率.利用修正的IEEE30 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保障系统备用可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充分挖掘抽水蓄能的快速可调能力.

    风电并网N-1安全旋转备用优化调度

    考虑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多端MMC交直流混合系统协调控制

    李晓萍袁至王维庆何山...
    675-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零转动惯量特性,使其无法对交流电网的频率波动提供支撑,导致交直流混合系统的整体惯性下降,影响并网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定性.文章将改进功率-电压下垂控制与虚拟同步机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功率协调控制策略.在系统直流电压稳定的情况下,对交流电网进行频率调节,同时对各变换器间的功率进行合理分配,无需通讯系统即可建立有效的能量管理体系.与传统双闭环控制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有效解决了系统由低惯量、欠阻尼引起的动态性能与稳定性的问题.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改进功率-电压下垂控制虚拟同步机技术频率调节

    基于5G的高风光渗透率型配电网相关性纵联保护

    职凯华袁至王维庆程静...
    685-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风光渗透率型配电网中,受逆变器控制策略的影响,故障电流弱馈特征明显,传统工频电气量保护动作性能下降,甚至出现误拒动.文章分析了同步发电机和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电流特征,获知配电网区内、外故障时两侧故障电流向量存在明显差异,进而提出利用相关系数度量向量相关性并构造动作判据,基于5G通信技术提出高风光渗透率型配电网相关性纵联保护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能够快速、稳定地判别高风光渗透率型配电网线路短路故障,有较强的耐噪声能力,解决了 5G时延波动对纵联保护的影响.

    纵联保护相关系数高渗透率5G

    云储能模式下分布式用户虚拟储能需求评估

    王云鹏胡健张晓杰冀瑞强...
    694-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分布式储能技术可以改变能量的时空分布,提高配电网消纳分布式能源的灵活性.传统储能模式下储能成本过高、储能资源利用率低,而云储能是一种能够响应分布式储能需求的新型商业模式.文章考虑负荷、可再生能源出力、分时电价以及虚拟储能价格等影响用户虚拟储能需求的因素,建立了云储能模式下分布式用户虚拟储能需求配置优化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选取社区内14个典型用户为分析对象.算例分析表明,与传统储能模式相比,云储能模式下用户的虚拟储能容量及功率需求分别降低了 18.2%和 7.1%,年化成本降低了4.12%,储能资源利用率提升了8.12%.因此,云储能模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储能云模式虚拟储能需求年化成本利用率

    安稳风险动态约束下综合能源支撑的输电线路融冰优化策略

    曾华荣雷业涛马覃峰杨旗...
    704-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电网输电线路融冰方案决策过程耗时长、存在运行安稳风险而导致电网应对严重冰灾决策能力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安稳风险动态约束下综合能源支撑的输电线路融冰优化策略.首先,根据气象数据建立覆冰增长模型,分析输电线路覆冰增长与线路故障的对应关系,建立线路停运概率模型,并量化线路停运的损失程度;其次,分析基于综合能源改变线路潮流以减缓线路覆冰增长机理,并考虑综合能源配电线路融冰风险约束,建立基于综合能源的线路融冰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稳风险动态约束下综合能源支撑的输电线路融冰优化方法,基于拉格朗日松弛方法进行迭代求解.采用IEEE RTS-79进行融冰算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策略可以提高输电线路融冰方案决策效率,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安稳风险输电线路融冰优化综合能源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