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可再生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可再生能源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 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 辽宁省太阳能学会
可再生能源

辽宁省能源研究所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 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 辽宁省太阳能学会

张大雷

月刊

1671-5292

kzsny2007@163.com

0417-2832895;2835349

115003

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银泉街65号

可再生能源/Journal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发布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针、政策、报导该领域科研成果和应用技术,普及可再生能源知识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柑橘果皮在氯化胆碱/羧酸基低共熔溶剂中水热转化制备平台化合物的研究

    管映沙尹小燕娄瑞谭卫红...
    71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果皮废弃物转化制备高价值平台化合物的潜力,文章以柑橘果皮为原料,在氯化胆碱(ChCl)/羧酸基低共熔溶剂(DES)中进行了果皮水热转化制备糠醛(FF)和5-羟甲基糠醛(5-HMF)的实验。通过在木糖和葡萄糖中的实验结果表明:羧酸种类对DES催化效果为乳酸>乙酸>乙醇酸;ChCl与羧酸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2;体系最佳含水率为20%。基于优化后的工况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柑橘果皮转化的影响。由于柑橘果皮中的果胶成分在低共熔溶剂中主要转化为5-HMF,所以果皮转化为5-HMF的产率明显高于FF,果皮生成5-HMF的最大质量收率为8。6%(摩尔产率为43。1%),而FF最大质量收率为2。4%(摩尔产率为19。1%)。

    低共熔溶剂柑橘果皮水热转化5-羟甲基糠醛糠醛

    天然砂体系氨基酸促进CO2水合物生成研究

    董庆启张永涛王飞陈福林...
    719-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海底沉积层中通过生成水合物的方式封存CO2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文章通过在可视反应釜中进行水合物生成试验,研究了天然砂体系中氨基酸促进CO2水合物生成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浓度为8 mmol/L L-甲硫氨酸溶液中,CO2水合物的生成速率以及生成量较去离子水体系均有了明显提升;中等粒径天然砂对CO2水合物生成促进效果最好,其内部生成了大量CO2水合物,有效填充了天然砂之间的空隙;其次是小粒径天然砂,其内部也有较多的CO2水合物生成;大粒径天然砂促进CO2水合物生成的效果不明显,其内部未发现有明显的CO2水合物生成,仅在反应釜内壁面观察到少量CO2水合物。

    水合物CO2海底封存氨基酸

    CO2与绿氢合成甲醇的过程模拟及储能性能分析

    宋国辉梁珑鑫叶荣昕汝翊尧...
    725-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模拟了CO2与绿氢合成甲醇的过程,提出了 CO2储能密度指标,研究了多个参数对甲醇储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能效和甲醇能量产率随着电解水效率、单程CO2转化率、电解水压力和CO2初始压力的升高而升高,随着甲醇合成压力的升高而降低;CO2储能密度随以上参数的变化趋势与系统能效和甲醇能量产率相反;电解水效率和单程CO2转化率是敏感关键的参数;在最优组合工况下,基于甲醇高位和低位热值的系统能效分别为68。0%和59。6%,CO2储能密度为6。07 kW·h/kg,能量产率为0。108 kg/(kW·h),表明以CO2为原料的电制甲醇的系统能效不够理想,但储能密度优势显著。

    电解水CO2利用甲醇流程模拟系统能效储能密度

    储热对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供热系统能效提升的影响

    董建锴林朵童黄帅苗艳姝...
    73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供热系统长期运行存在地下岩土冷堆积、系统取热能力下降等问题,文章建立了中深层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数值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采用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别研究了储热水温以及储热水质量流量对次年供暖季地埋管取热功率、系统能耗和系统能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热首先应确定储热水温的阈值,进口水温低于阈值将无法实现向岩土储热,该研究工况下的储热水温阈值为50℃,运行500 h后,当进口水温从50℃增加到80℃时,取热功率、系统能耗、能效分别提高54。41 kW,8。96 kW,0。17;当储热水质量流量从1 kg/s提高到7 kg/s时,取热功率、系统能耗、能效分别提高7。71%,6。34%,1。19%。因此,建议采用小流量高水温进行储热,能够提高储热效果并减少能耗。该研究为中深层地源热泵系统储热提供理论基础。

    中深层地热套管式地源热泵系统跨季节储热系统性能能耗

    数据中心用太阳能与热泵互补转轮除湿蒸发冷却系统性能研究

    杨婷婷陈柳封媛赵玉娇...
    740-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据中心蒸发冷却技术受限于环境湿球温度的问题,文章构建了 一种太阳能与热泵互补转轮除湿蒸发冷却系统,该系统利用光伏组件发电余热提供的热能,与热泵系统互补驱动转轮除湿再生。系统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可实现新风、蒸发冷却和除湿+蒸发冷却3种运行模式。应用TRNSYS软件模拟上海、广州和昆明3个典型地区数据中心的系统热力、电力及能耗特性。结果表明:在上海、广州和昆明地区典型日除湿+蒸发冷却模式下,转轮除湿预处理分别使空气湿球温度平均降低了 10。9,11。6,10。3℃。在上海、广州和昆明地区典型月系统平均COP值分别为4。9,5。1,3。6,最大瞬时COP达到12。1,11。4,8。1。

    数据中心转轮除湿蒸发冷却PV/T

    废弃矿井水源热泵抽灌井布置及参数敏感度的研究

    张志强黄体士张文科黄峰...
    750-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弃矿井中储存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文章以采空区矿井水为研究对象,为保证采暖季抽水温度的稳定,对废弃矿井水源热泵抽灌井布置及参数敏感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达西定律及多孔介质传热理论,建立了废弃矿井水源热泵抽灌井的多物理场耦合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其次,基于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模拟了 14种不同抽灌井布置形式下的抽水温度变化,并根据"热贯通"发生程度,选取最为合理的抽灌井布置方案;最后,根据选取的抽灌井布置方案,研究了不同回灌温度、抽灌流量、井间距、水力坡度、含水层厚度、孔隙率等因素对抽水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三角4的布井方式在系统运行末期抽水温度仅下降了 0。148 K,"热贯通"发生程度最小,布井方式最合理;含水层"热贯通"的现象对抽灌流量、井间距、水力坡度、含水层厚度等参数变化较为敏感,而对回灌温度及孔隙率的敏感度较小。

    废弃矿井水源热泵抽回灌井热贯通合理布置参数敏感度数值模型

    上游风力机偏航对于下游风力机气动特性的影响

    徐强徐宗原朱霄珣陈军...
    760-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倾斜尾迹导致下游风力机受到不平衡的气动载荷,疲劳载荷显著增加的问题,文章基于FAST。Farm开源软件,研究了在NREL 5 MW风力机错列布局下,上游风力机偏航对于下游风力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上游风力机偏航角度的增加,下游风力机逐渐处于尾流风速亏损的核心区域,其风轮输出功率的减少量显著增大,风轮所承受的推力逐渐降低;相较于上游风力机未偏航的情况,当上游风力机偏航角度为40 °时,下游风力机叶根处倾覆力矩的标准差增加了 50。5%,波动性显著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整场控制协同优化和偏航入流下的风力机气动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风力机错列布局FAST.Farm偏航控制气动特性

    大型海上风电机组叶片故障图像识别方法

    张淼杨苹刘泽健李文胜...
    767-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上风电机组叶片故障诊断建模时缺乏大量实际故障图像训练样本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数据集的海上风电机组叶片故障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针对风机叶片图像的叶片及其故障的颜色与形状特征,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以实现叶片分割,设计自适应算法调整Canny算子参数以实现叶片表面早期故障区域的分割,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提取故障的颜色和形状特征并设计相应的分类器以实现故障分类。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法对于叶片表面早期故障的识别是有效的,可以在少量故障样本的基础上为海上风电机组叶片故障识别提供准确的诊断模型,提高了海上风电场的运维效率。

    海上风电机组叶片故障图像识别小数据集

    波浪荷载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

    陈露露姜军倪刘成果蔡东...
    774-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混凝土弧线段为过渡段的宽浅式筒型基础所受的波浪荷载较大,易对整个海上风电结构体系的振动响应产生影响。针对某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文章基于现场实测数据构建了整机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波浪荷载对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结构塔筒顶部振动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机运行过程中,由风荷载所引起的塔筒顶部的振动响应较波浪荷载所引起的响应要大;在浪高较小工况下,相较风荷载,波浪荷载的影响可以忽略;波浪荷载对风机塔筒顶部振动响应的影响随着外界风速及浪高的增大而增大,其对塔筒顶部振动位移响应的影响比振动加速度大。

    海上风电结构筒型基础有限元模型波浪荷载振动响应

    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的风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检测

    于鹏郭国先杨晓明刘颖明...
    781-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电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SSO)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实现风电并网系统SSO的准确检测,对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基于量测数据的SSO检测方法多为单通道方法,难以兼顾系统全局SSO特性。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的风电并网系统SSO检测方法。首先,对风电并网点量测数据进行多元经验模态分解,进而借助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KEO)筛选出含SSO模式的IMF分量;然后,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辨识次同步振荡频率及阻尼比;最后,结合改进的4机2区域测试系统的仿真数据对所提SSO检测方法进行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次同步振荡检测量测信息多元经验模态分解Teager-Kaiser能量算子希尔伯特黄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