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蔡道基

双月刊

1673-4831

ere@vip.163.com;bjb@nies.org

025-85287052;85287053;85287036

210042

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原《农村生态环境》)系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主要报道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动态与方向、理论与方法、科研成果与进展。是中文核心期刊(GCJ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A、CABI、BA、BP、BD、UPD、GeoBase、ZR、EM、Scopus、AGRIS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腐熟羊粪添加微量元素对风沙土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何彦臻许世奇户可欣高铱遥...
    1634-1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腐熟羊粪及添加微量元素(硫酸亚铁1%、硫酸锰0。5%、硫酸锌1%和硼砂0。5%,均为质量分数)对风沙土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学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设置不施有机肥处理(CK)、施用腐熟羊粪[用量分别为7 500(SM1)、15 000(SM2)、22 500(SM3)、30 000 kg。hm-2(SM4)]和相同用量腐熟羊粪+3%微量元素肥(SM1+TE、SM2+TE、SM3+TE、SM4+TE)共计9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蔗糖酶、脱氢酶活性以及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有机肥处理(CK)相比,腐熟羊粪及腐熟羊粪添加3%微量元素肥料均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提高了脲酶、碱性磷酸酶、蛋白酶、蔗糖酶、脱氢酶活性,其中以施入30 000 kg·hm-2的腐熟羊粪添加3%微量元素肥料处理效果最佳,与其他处理相比能够分别提高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2~3倍,分别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3。40%~58。26%)和微生物氮含量(7。09%~82。22%),提高脲酶(29。23%~108。26%)、碱性磷酸酶(51。92%~243。48%)、蛋白酶(7。17%~145。89%)、蔗糖酶(20。78%~112。19%)和脱氢酶活性(4。04%~201。75%)。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对施用不同有机肥料后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发现,在腐熟羊粪中添加3%微量元素肥料处理30 000 kg·hm-2时肥力效果最好;施用不同有机肥后均显著增加玉米产量(16。70%~54。34%)。综合考虑土壤环境、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因素,SM1+TE可以作为提高土壤质量和当地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相关性分析结果也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羊粪微量元素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玉米

    瞬时冻融循环对给水铝污泥铝稳定化效果的影响

    刘东吴春发陆笑舒缪钱龙...
    1644-1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瞬时冻融对给水铝污泥铝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水稻秸秆生物炭(RSBC)、碱改性凹凸棒土(AMAtp)及其组合(RSBC+AMAtp)对苏南某给水厂的铝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并对处理后的铝污泥展开了30次瞬时冻融循环试验,分析检测瞬时冻融循环后铝污泥中铝形态、基本理化性质及其稳定化材料形态与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瞬时冻融循环促进铝污泥残渣态铝向酸溶无机铝等可提取态铝转化,可提取态铝含量随着瞬时冻融次数的增加而上升;RSBC、AMAtp及其组合处理铝污泥经过30次瞬时冻融循环后,可提取态铝增加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0。16%~12。13%、23。63%~41。62%和26。76%~56。05%;3种稳定化处理给水污泥pH值分别下降0。23、0。13和0。19,电导率(EC)分别下降15。91%、11。48%和14。43%,pH值与EC均与可提取态铝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瞬时冻融循环降低了污泥pH值和EC值,从而促进了铝污泥中残渣态铝向可提取态铝转化;形貌和官能团表征显示,瞬时冻融循环主要提高了秸秆炭的官能团丰度和改性凹凸棒土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了其对铝污泥可提取态铝的络合与吸附,缓解了瞬时冻融循环对2种稳定化材料铝稳定化效果的影响,其中瞬时冻融循环对2种材料组合的铝稳定化效果影响最小。

    瞬时冻融稳定化给水污泥铝活化

    矿区重构土石体土壤夹层对水分入渗的影响

    吴少阳张艳吴川侯健...
    1656-1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矿区废弃地中重构土石体增添土壤夹层对土体水分入渗的影响,改善其土壤水分条件,恢复当地生态资源环境,采用一维垂直定水头入渗试验,在重构土石体中加入土层,通过改变土层厚度和位置,设纯土以及20%、40%、60%砾石与风干土混合物为对照组(CK1~CK4),并利用正交法设计9组不同处理的试验组(T1~T9),研究不同土层位置和厚度对重构土石体水分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1)砾石的存在影响土壤水分的入渗,CK1-CK4的平均入渗速率分别为0。44、0。14、0。11、0。10 mm·min-1,表明当砾石含量高时,对水分入渗起阻碍作用;(2)土壤夹层的存在能够减少水分入渗时间、增大入渗量,砾石含量为20%时,CK2的入渗时间是T1、T2、T3的1~2倍;当砾石含量为60%时,T7的入渗时间大约是T9的3倍、T8的2倍,表明土壤夹层越厚,对水分入渗的促进作用越强;(3)土壤夹层的位置位于中层时,对水分入渗促进效果较明显,上、中、下层的平均入渗时间分别为130、117、160 min;(4)Kostiakov入渗方程与Philip模型都适用于此类土壤夹层的模拟,其中Kostiakov入渗方程表现出更优的拟合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重构土石体加入土壤夹层后的水分入渗特征,可为矿区生态恢复和蓄水保土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入渗土壤夹层累计入渗量湿润锋

    间歇性降雨条件下施肥后红壤坡耕地氮磷迁移特征

    沈金钊滕云梅罗秋艳滕李明...
    1664-1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间歇性降雨对施肥后的红壤坡耕地中氮磷的持续性迁出特征,于2022年7-8月通过间歇性实施8次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观测施肥后红壤土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氮磷浓度及通量变化,分析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磷的初期冲刷规律。结果表明:(1)将整个间歇性降雨试验看作一个完整的降雨周期,氮素在壤中流中的累积流失量大于地表径流,而磷素的流失以地表径流为主。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中氮磷的累积流失量与累积产流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拟合。(2)红壤坡耕地较易产生初期冲刷现象,径流中各污染物发生初期冲刷的强度依次为:溶解态磷(TDP)>总磷(TP)>颗粒态磷(TPP)>氨氮(NH4+-N)>总氮(TN)>硝态氮(NO3--N)。(3)NH4+-N、TP、TDP和TPP的迁出主要集中在前3次降雨,且地表径流中的浓度始终大于壤中流,壤中流发生初期冲刷的强度略高于地表径流。NO3--N和TN随径流的迁移呈现前期地表径流浓度高而后期壤中流浓度高、地表径流初期冲刷现象更为显著的特点。上述结果表明,控制施肥后前几场降雨产流中的氮磷流失及壤中流氮的长期持续流失,是防控华南地区红壤坡耕地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红壤间歇性降雨地表径流壤中流氮磷迁移初期冲刷现象

    Fe3O4@UiO-66的制备及其对土霉素的吸附研究

    聂发辉李佳诚刘占孟王励卿...
    1674-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UiO-66作为最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之一,在吸附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UiO-66的使用仍然受到电子-空穴电荷分离能力弱或微孔可及性低的限制。研究采用乙酸对UiO-66构建介孔缺陷,掺杂Fe3O4来制备Fe3O4@UiO-66。Fe3O4的掺杂使得UiO-66产生了变性中孔缺陷,构建出对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优异吸附效果的结构。通过分析Fe3O4@UiO-66的晶体结构和理化性质变化,研究Fe3O4@UiO-66对水中常见的抗生素土霉素(OTC)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Fe3O4@UiO-66对OTC的吸附量为201。72 mg·g-1,OTC的去除率为80。69%,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Elov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和熵增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吸附反应受pH值的影响较小。

    UiO-66Fe3O4吸附机制土霉素

    叶面喷施纳米硅肥对2个辣椒品种镉积累的阻控作用

    俞朝周其耀詹丽钏胡智鹏...
    1687-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硅肥可阻控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但对重金属积累能力不同品种的作用效应少有研究。在镉(Cd)污染设施菜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纳米硅肥对辣椒Cd低积累品种(JY)和高富集品种(GJ)产量、植株各部位镉含量和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纳米硅肥增产效果显著,不施纳米硅肥的对照处理2个品种各部位Cd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JY果实Cd含量比GJ低44。7%;叶面喷施纳米硅肥显著降低可食部Cd含量,并使JY果实Cd含量降低至GB 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限量值以下。进一步分析发现,叶面喷施纳米硅肥显著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纳米硅肥与低积累品种联用不仅可实现该污染设施菜地的安全生产,而且在增产的同时提高辣椒的营养品质。

    SiCd叶面肥安全生产茄果类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