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蔡道基

双月刊

1673-4831

ere@vip.163.com;bjb@nies.org

025-85287052;85287053;85287036

210042

南京市蒋王庙街8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原《农村生态环境》)系环境保护部主管、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主要报道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动态与方向、理论与方法、科研成果与进展。是中文核心期刊(GCJ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A、CABI、BA、BP、BD、UPD、GeoBase、ZR、EM、Scopus、AGRIS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永定河门头沟段河道生态需水特征研究

    孙明珠张振明
    729-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永定河门头沟段的整体生态健康状况,保障河道生态需水量,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分析了该区的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及河道生态需水的时间序列动态。根据永定河门头沟段的生态保护目标,采用环境功能设定法整合计算了包括生态基流、水生生物需水、输沙需水、自净需水和水面蒸发需水 5 项河道生态需水量。并通过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来确定河道生态需水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980-2020 年研究区域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并不显著;1980-2020年区域河道生态需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水生生物需水量最大。人类活动是影响区域生态需水量的最主要因素,其通过影响径流量进而影响河道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永定河门头沟段的水量调配、水资源管理、河道生态需水量预测提供理论参考。

    永定河门头沟段河道生态需水趋势分析变化特征

    江西省湿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及时空动态分析

    李一解璐萌莫雪周士钧...
    738-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开展精确评估,在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西省湿地类型丰富,为了更好地掌握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规律,增强湿地保护意识,笔者基于江西省 2005-2020 年 4 期遥感影像,结合统计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构建了湿地GEP核算指标体系,使用InVEST模型对江西省湿地GEP进行核算并分析其时空动态规律。结果表明:(1)2005-2020 年江西省湿地GEP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至 2020 年达 74 336。27 亿元,主要得益于气候调节、固碳释氧和洪水调蓄等核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显著贡献。(2)从结构组成分析来看,调节服务始终占据最大比重,尽管文化服务的初始贡献较小,其增长速度却最为显著。具体到服务价值的变化趋势,供给服务价值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调节服务价值则是先降后升,而文化服务价值持续增长;在众多湿地类型中,水田对于湿地调节服务的贡献最为显著;同时,土地利用/覆被及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大。(3)2005-2020 年江西省湿地单位面积GEP逐年增长,绿金指数(GEP/GDP比)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江西省湿地生态优势正逐渐转变为经济优势。未来应因地制宜提升GEP,以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耦合发展。

    湿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江西省时空演变

    敬告读者·作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编辑部
    748页

    北京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及演变分析

    莫丽春
    749-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精准评估可为决策者平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决策依据。该文通过市场价值法、重置成本法、旅行价值法等多种经济评估方法来估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984-2020 年,北京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呈波段式增长,由 1984 年的 532。66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1 856。55亿元,其中 20 世纪 90 年代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快速增加,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大幅下降。2004 年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开始逐年提升,且维持高位水平。单项价值中北京湿地气候调节和调蓄洪水服务价值最高,休闲旅游服务价值量呈指数形增长,其他各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度演变变化率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径流影响的尺度效应

    王婧雯冉佳琳吴伟尚芮岩...
    757-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河流域是华北平原最主要的水源供给流域,主要产流集中在上游土石山区。近 50a来该区域的径流量呈现持续减少趋势,导致区域水资源危机。选取海河流域山区 57 个有长时间序列水文和气象数据的子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水文、气象数据,利用M-K检验分析了径流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通过敏感性分析分离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区域内不同尺度流域径流的贡献率。结果显示,面积较大的流域径流更容易受到降雨和潜在蒸散发改变的影响,在小尺度和大尺度流域上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显著高于气候变化,在较为干燥的地区人类活动导致的径流变化较大。

    海河流域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生态水文多尺度

    若尔盖湿地水文连通及重要湿地斑块变化

    解秦米佳张钦彦高俊琴冯久格...
    76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水文连通对维持及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及功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若尔盖湿地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其水文连通也发生显著变化。为量化若尔盖湿地水文连通变化并识别重要湿地斑块,基于 1977-2020 年若尔盖Landsat遥感影像,利用监督分类法对若尔盖湿地斑块进行提取并分析了其面积变化;采用基于图论的景观连通度指数分析了若尔盖湿地 1977-2020 年水文连通动态变化,并采用重要性指数对重要斑块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977-2016 年若尔盖湿地面积从2 660。50 减少到2 378。53 km2,降幅为10。60%;2016-2020 年若尔盖湿地面积逐渐恢复,2020 年湿地面积已恢复至 1977 年的 90。78%。若尔盖湿地结构和功能连通性随时间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6 年若尔盖湿地结构和功能连通性分别为 1977 年的 65。51%和 60。73%,2020 年恢复到1977 年的 70。23%和 72。39%。若尔盖高重要性的湿地斑块主要位于现有保护地内,目前开展的湿地保护修复措施对恢复湿地水文连通性具有重要作用。

    若尔盖湿地遥感影像水文连通重要湿地斑块

    洲滩湿地植物群落对水文地貌特征变化适应力的研究进展

    夏雪马学而李佳奕雷霆...
    773-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文地貌特征变化会造成生态水文因子及土壤因子的空间差异,影响洲滩植物群落的构建和演替趋势。明确水文地貌特征对洲滩植物群落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总结了洲滩湿地植物群落对水文地貌特征变化的适应力研究成果,阐述了湿地植物群落对水文地貌特征变化的适应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立地水深来衡量微尺度水文地貌特征,尝试探索生态环境因子-立地水深-植物功能多样性之间的级联关系,以准确评估水文地貌变化对洲滩湿地生态过程造成的影响;并以立地水深为核心,确定洲滩湿地植物水文地貌生态位,选择适应力和恢复力更强的植物物种组合方法;最后以典型洲滩湿地洞庭湖为例,阐述洲滩植物群落对水文地貌特征变化的适应力评估和应用。洞庭湖剧烈的水位波动常伴随着沉积物累积和冲蚀等机械干扰,继而产生多样化的微地貌。研究洲滩湿地植物群落对微尺度水位和地表高程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力能够深入评估洲滩湿地植物群落演替趋势,评价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的有效性。

    立地水深地表高程测量平台植物功能性状水文地貌特征洞庭湖

    西洞庭湖洲滩植物物种与功能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

    王婉婉陈明珠雷霆
    780-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通江湖泊,具有调蓄洪水和维护周边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研究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在异质环境条件下的特征及其相关关系,对认识植物群落分布规律、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西洞庭湖沅江和澧水水流方向上的洲滩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集优势种并测定其根和叶的碳氮磷含量、叶面积和根长等 8 个功能性状来研究群落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水流方向上洲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关系及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沿水流方向不同位置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差异。其中,沅江和澧水的水流方向上入湖口物种丰富度均较低;在所有调查区域中,沅江中游洲滩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香农指数均较高,出湖口的物种多样性最低。(2)澧水上游洲滩植物群落的碳氮磷含量的群落加权平均值(community weighted-mean,CWM)和Rao二次熵指数较高;澧水中游植物群落所有性状的CWM值和Rao二次熵指数最低;沅江上游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叶性状值,优势种中一年生草本植物的快速生长策略可能贡献较高的叶性状值。(3)西洞庭湖洲滩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CWM值具有显著相关性,根碳含量的CWM值与物种丰富度、香农指数呈负相关;水流方向上不同位置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Rao二次熵指数没有相关性。研究结果说明,沅、澧两水及沿水流方向不同调查区域的水文地貌特征差异对洲滩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和功能多样性都有影响,但拥有更高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组成、丰富度等)的植物群落适应能力并不一定更强。此外,沿水流方向,湖泊洲滩植物群落的物种与功能多样性趋异。因此,在西洞庭湖洲滩植物群落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中需要综合考虑更多因素(如土壤、地形等),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水流方向物种丰富度香农指数功能性状群落加权平均指数Rao二次熵

    极端干旱对鄱阳湖碟形湖水生植物群落的影响

    郭敏余定坤李浙刘涛...
    790-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生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底栖动物、鱼类和水鸟提供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近年来鄱阳湖水位变化剧烈,极端水文事件频发,对水生植物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目前,关于极端干旱对鄱阳湖水生植物的影响报道较少。该研究于 2022 年 7 月和 2023 年 7 月对鄱阳湖典型碟形湖大湖池、沙湖及常湖池的水生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22 和 2023 年鄱阳湖碟形湖平均水深分别为(160。27±50。70)、(58。00±21。46)cm,透明度分别为(49。10±14。41)、(47。25±10。91)cm。浮叶植物菱(Trapa spp。)优势度最大,沉水植物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优势度及生物量在 2023 年有所增加。湖区干旱导致水位降低,水体透明度发生变化,影响了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导致植物多样性增加。不同年份碟形湖水位和水体透明度的变化对水生植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2 a间鄱阳湖碟形湖水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显著,表现为 2023 年干旱后挺水和湿生植物比例增加。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 2a的监测数据,探讨了极端干旱对碟形湖水生植物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水生植物的恢复和越冬水鸟的食物资源补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刺苦草沉水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极端水位

    北京3种典型树种对降水再分配过程及化学特征的影响

    王以劢张振明
    799-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重瓣榆叶梅(Amygdalus trilob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杜松(Juniperus juniper)3 种树种为研究对象,自制穿透水、树干茎流收集装置,于 2021 年 7 月对降水、穿透水和树干茎流进行收集与分析。NH4+、Ca2+、K+、Cl-、NO3-、SO42-是降水离子的主要组分;降水持续过程中,重瓣榆叶梅的穿透水和树干茎流、刺槐的穿透水以及杜松的茎流离子浓度与持续时间相关。随着降雨时间的持续,穿透水和树干茎流水中大多数离子的浓度都与空地降水离子浓度有相似的趋势。重瓣榆叶梅的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与滞尘相关的K+、Mg2+、Ca2+离子浓度与其他 2种树种有显著差异(P<0。05)。降水淋洗杜松枝干后Ca2+、Mg2+、Cl-、NO3-浓度的变化大于重瓣榆叶梅和刺槐。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的主要离子是Ca2+、K+、NO3-,这可能与实验区域的扬尘、汽车尾气污染等有关。

    降水再分配林冠层穿透雨树干茎流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