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扶名福

双月刊

1006-4869

361288@163.com;nit@nit.edu.cn

0791-8125956

330099

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祥大道289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及应用、工程管理及基础科学等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工程实例等,旨在及时、准确地反映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进展及新技术应用,促进学术交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MC电容电压均衡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

    张兴旺王翠杨小品李常学...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持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均衡是MMC安全可靠运行的首要控制任务之一.为了简化SVM算法,利用两电平移相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实现MMC的多电平调制,假设MMC拓扑上同一级的三个半桥子模块构成一个等效的三相子模块,在α′-β′坐标系上对三相子模块进行两电平SVM调制,相邻三相子模块的参考电压采样信号移相Δθ.为了实现子模块的电容电压均衡控制,采用循环分配PWM信号的方法.并以一个桥臂级联5个半桥子模块的电路模型为例,设计控制系统,并完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以及设计的系统成功实现了电容电压均衡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空间矢量调制(SVM)相移电容电压均衡

    基于45°坐标的H桥级联多电平变换器移相空间矢量调制算法

    王翠朱能飞刘逸卓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级联模块数的增加,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实现困难制约了其在高压大容量变换器中的推广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45°坐标移相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实现对H桥级联的多电平变换器进行控制.45°坐标系上的基本矢量位于单位整数坐标点,且相邻3个基本矢量组成的扇区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简化了参考矢量的定位及基本矢量作用时间计算;由于避免了多电平SVM算法中大量冗余开关状态矢量的计算,该算法很容易扩展应用于任意电平的H桥级联多电平变换器;与载波移相调制算法相比,移相空间矢量调制算法提高了直流电压的利用率,且比载波移相调制算法更有利于数字实现.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正确性.

    级联多电平变换器H桥空间矢量调制移相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系统

    谢敏杰吕奉坤袁小翠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钢轨表面缺陷自动化检测,以手推式轨道检测车为平台建立基于机器视觉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系统.以黑白线阵CCD相机获取轨道图像,并辅以线阵白光光源主动照明,减少外界光源的干扰;编码器安装在车轮上获取检测车的运动信息,并将里程转换成脉冲信号触发线阵相机进行图像采集,获取的图像经千兆网传输至工业计算机进行处理;利用单片机设计信号处理器读取编码器的脉冲信号,根据编码器A、B相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判断车轮的前进方向;提出改进最大熵阈值分割法对钢轨图像分割,使分割结果接近目标出现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图像采集系统能够稳定的采集轨道多部件图像,相比于Otsu、原始最大熵阈值分割法,改进最大熵阈值分割法在减少误分割的同时能够比较准确的将缺陷分割出来,与背景差分法、积分投影法相比,本文方法获得了较低的误检率和漏检率.

    钢轨检测机器视觉表面缺陷最大熵

    一种悬臂梁式摩擦宽频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研究

    胡鑫黄博唐刚李志彪...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摩擦发电机的工作机理是接触起电与静电感应的耦合,当一种材料与另外一种材料发生摩擦时,材料的表面会带上电荷.传统摩擦发电机的输出有限,并且工作频宽较窄,限制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接触-分离式悬臂梁结构的摩擦发电机,利用激光切割和倒模工艺形成了带有微型结构的Ecoflex薄膜,提高了摩擦发电机的输出性能.所设计的摩擦发电机在悬臂梁运动过程中由于两摩擦面间的碰撞摩擦而产生宽带效应,拓宽了摩擦发电机的工作频宽,并且讨论了不同间隙对输出性能以及频宽的影响.当外接电阻为9MΩ,在1g加速度条件下,摩擦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0.69μW.在加速度为0.5g,频率为23Hz条件下,摩擦发电机的开路电压峰峰值为20V.此外,在加速度为0.5g时,摩擦发电机的工作频宽达到27Hz.

    摩擦发电能量采集宽频效应悬臂梁结构

    基于随机NMF理论的高光谱端元抽取

    刘雪松谭文群彭天亮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光谱端元抽取是光谱解混的一部分.非负矩阵分解(NMF)理论由于其能够很好的保持数据的非负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光谱解混.随着高光谱设备的提高,摄像机的光谱频带数也从几百个频带扩展到几千个频带.从而使光谱数据也越来越大.经典NMF理论是块处理法,数据越大,计算量也大幅增加.为了加快光谱解混速度,提出了基于随机L1/2 NMF理论的端元抽取方法,与经典NMF相比,该方法能够快速提升算法速度,并且能够保证很好的解混精度.最后,用真实仿真数据验证了随机NMF理论的有效性.

    端元抽取光谱解混非负矩阵分解随机

    基于动态种群的双重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

    刘天元王文丰包学才韩龙哲...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勘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的不协调往往会导致算法收敛不精、陷入早熟.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种群的双重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DP-DLPSO).首先将粒子种群划分为勘探子种群和开发子种群,让两个子种群以不同的学习机制引导粒子运动,粒子处于寻优期间时,子群体间无信息交流,如果开发种群陷入局部最优也不会影响到勘探种群的寻优能力;其次,采用动态种群思想,勘探种群将会把好的粒子输送到开发种群中去,增加开发种群中有效解的几率,提高粒子的收敛精度;最后,对开发种群采用高斯扰动策略以提高粒子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将DP-DLPSO与5个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DP-DLPSO在收敛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粒子群优化算法双种群动态种群

    基于小波变换的小世界网络多尺度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土壤裂缝网络为例

    王莉莉刘祖涵饶伟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小波变换理论对土壤裂缝小世界网络进行了多尺度分解.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土壤裂缝小世界网络的复杂性并不能掩埋整体连接的稀疏性,可通过裂缝网络的大尺度的低维子集来表现.在不同的尺度上观察到土壤裂缝的形态可看做不同时间段上的发展过程.裂缝怎样由"小"到"大"的,对研究土壤裂缝的发展过程提供连续的可视化过程.

    小波变换土壤裂缝小世界网络多尺度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壳聚糖复合微球的羧基化改性及其对Pb2+吸附行为

    张晓航戴欣柳阳方功誉...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壳聚糖为生物吸附剂,以甲基丙烯酸甲脂为聚合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方法,经过表面羧基化改性,制备出了羧基化PMMA/壳聚糖复合微球.羧基化PMMA/壳聚糖复合微球的红外光谱在1630 cm-1和666~800 cm-1分别出现了特征峰,证实了表面—COOH与—NH2的存在.热失重分析表明羧基化PMMA/壳聚糖复合微球在120℃以下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此外,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羧基化PMMA/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吸附容量随着pH的下降而减小,在浓度小于100ppm的含铅溶液中铅离子去除率均能达到98%.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羧基化PMMA/壳聚糖复合微球对铅离子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铅离子吸附剂.

    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铅离子络合作用吸附行为

    垃圾分类小知识

    107页

    g-C3 N4/Fe3 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去除水中对硝基酚的研究

    徐瑞兰彭勇徐胜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剂热法,以g-C3N4为基体制备g-C3N4/Fe3O4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的吸附条件对g-C3 N4/Fe3 O4去除水中对硝基酚性能的影响,并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分析了该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投料量为10 mg,吸附时间为5 min时,对硝基酚的去除率达到85.7%;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g-C3 N4/Fe3 O4对对硝基酚的吸附行为更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相关系数为0.9943.

    对硝基酚石墨相氮化碳溶剂热法磁性分离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