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学报
护理学报

李亚洁

半月刊

1008-9969

hlxb@fimmu.com

020-87280550,61641193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

护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urs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发展历程   《护理学报》原名《南方护理学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护理学报。1995年7月正式创刊,当时名为《南方护理杂志》,小16开本,双月刊,48页,军内赠阅每年3000册;1999年2月以《南方护理学报》面世,自办发行加赠阅,年发行1.2万册;2000年改版为大16开本,双月刊,页码增至64页,邮发和自办发行相结合,年发行1.5万册;2002年页码增至80页,年发行2.1万册;2004年改双月刊为月刊,页码64页,年发行14万册;2005年页码增至96页,年发行18万册。  栏目介绍   本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研究生园地、调查研究、综述、临床护理、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循证护理、个案研究、药械护理、社区护理、国外护理、基层来稿、护理创新、学术争鸣、短篇报道、读者 作者 编者等栏目,并开辟以彩图和文字说明为主的医院介绍专栏,同时兼营广告业务,欢迎来电来函联系。  国内数据库收录及获奖介绍   2001年被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2002年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同年被国家科技部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4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  征订信息    本刊为国际期刊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31/R,国际连续出版刊号:ISSN 1008-9969。每月20日出版,定价7元/册,全年84元。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邮发代号:46—200,国外发行代号:4831 BM。编辑部全年接受邮购,邮购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护理学报编辑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及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杨建国何细飞鄢建军张梦...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基于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CA-CRRT)的临床应用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的标准程序,检索相关指南网站、数据库以及专业领域学术网站中关于 RCA-CRRT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综合、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类文献,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整合.结果 共纳入 18篇文献,包括证据总结 3篇、临床决策 1篇、临床指南 2 篇、专家共识 2 篇和系统评价 10 篇,最后从适用范围、方案制定、参数设置、过程监测、导管维护和质量控制 6个方面形成了 40 条最佳证据.结论 临床上进行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可参考本研究总结的 6个方面中 40条证据,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操作过程中密切监测治疗及抗凝效果,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

    局部枸橼酸抗凝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证据总结循证护理

    住院老年性痴呆患者跌倒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刘璇蓝玉清李梦如王小惠...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老年性痴呆患者跌倒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一旦发生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总结有效预防住院老年性痴呆患者跌倒发生的最佳证据,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安全质量.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中文和英文相关数据库及学科专业网站中有关老年性痴呆患者跌倒预防的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指南、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3年4 月 30 日.结果 共纳入 13 篇文献,其中 5 篇系统评价、2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3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最终从跌倒风险多因素评估、跌倒风险评估工具、病房环境安全、药物安全、运动训练、健康教育培训 6个方面总结了 25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全面系统检索总结了老年性痴呆患者跌倒预防的最佳证据,在使用证据时应根据临床情景进行选择、合理转化,从而能够制定出更具临床专业化和针对性的预防老年性痴呆患者跌倒的预防措施,更好地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性.

    住院痴呆跌倒最佳证据证据总结循证护理

    乳腺癌化疗患者症状群的范围综述

    李佳萍朱云霞朱宇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症状群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乳腺癌症状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Arksey等提出的范围综述报告框架,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9 个数据库从 2013 年 1月—2023年 8月的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并分析讨论.结果 共检索文献 2790 篇,纳入 15 篇,提取 9 个症状群,包括消化道、精神心理、激素相关、皮肤黏膜、自我形象紊乱、认知相关、周围神经、营养相关和治疗相关症状群,乳腺癌患者在化疗不同阶段症状群呈动态变化;症状群评估工具较多,主要采用多症状评估工具.结论 症状群的命名及症状归属有待进一步规范,乳腺癌化疗患者症状群的评估工具有尚未统一.医护人员可根据乳腺癌患者各个化疗阶段的核心症状群,实现优先干预.

    乳腺癌症状群症状困扰评估工具范围综述

    321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吴茜蒋宇金梦杰范恩...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 321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2年 1月—2023 年 4 月新疆喀什及和田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登记的 321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疏离感量表、结核病病耻感量表、简易版疾病感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总分为[41.00(35.00,44.0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感知、病耻感是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 39.9%.结论 321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社会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女性、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低、疾病感知水平高、病耻感强烈的患者,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社会支持,关注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普及结核病相关知识,纠正其负性认知.

    青年肺结核社会疏离感疾病感知病耻感

    社会联结感在中医院临床护士感知压力与工作沉浸感的中介效应研究

    方素娟伍丽华吴心雨廖源...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院临床护士社会联结感在感知压力与工作沉浸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感知压力量表、工作沉浸感量表和社会联结量表对广州市 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 6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并验证中介模型.结果 本组中医院临床护士感知压力总分为(40.20±8.44)分、社会联结感总分为(88.38±16.72)分、工作沉浸感总分为(42.49±8.32)分.中医院临床护士感知压力总分与工作沉浸感和社会联结感总分均呈负相关(r=-0.530~-0.414,均P<0.001),社会联结感总分与工作沉浸感总分呈正相关(r=0.362,P<0.001).中医院临床护士社会联结感在感知压力与工作沉浸感间发挥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3,占总效应的 22.3%.结论 中医院临床护士工作沉浸感为中等偏上水平,社会联结感在感知压力与工作沉浸感间发挥中介作用.建议护理管理者应通过心理赋权或情绪认知调控策略,以帮助护士应对主观压力的影响,通过增强团队的联结度,以提高工作沉浸感,进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临床护士工作沉浸感感知压力社会联结感

    安宁疗护病房住院患者的基于需求评估的护理实践

    喻建芳曾超超吴俊琪
    7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需求评估为导向、制定照护流程,在安宁疗护病房实施和应用.方法 选取安宁疗护病房住院 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需求评估为导向制定照护流程、实施安宁照护,分别对患者疼痛、心理痛苦温度计、社会支持和满意度进行评价,对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干预后,患者的疼痛、心理痛苦评分比干预前改善,分别为(5.45±0.86)VS(3.04±0.81)分,(6.25±1.69)VS(3.63±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社会支持得分为(41.52±5.69)VS(45.63±3.3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及家属对科室的满意度得分高于全院平均分(98.36 VS 95.20分).(3)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为 92.3%,高于全院平均水平(85.5%);患者访视评分表得分为(90.12±2.86)分,高于全院平均水平(84.23±3.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需求评估为导向制定照护流程,在安宁疗护病房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减轻患者(家属)的身心痛苦、促进其舒适,提升安宁疗护护士的核心能力,提高安宁疗护品质和内涵.

    安宁疗护需求评估照护流程症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