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方论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方论刊
南方论刊

黄国琪

月刊

1004-1133

nanfanglunkan@vip.163.com

0668-291031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油城五路28号大院5栋

南方论刊/Journal NANFANG LUNKA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有关问题,刊物力求融思想性、政策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主要面向各级党政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各大、中、小学教师,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劳动教育为"身心合一"赋能

    胡倩熙黄睿群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是新时代教育体系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实践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依然存在,和劳动教育的形式化、规训化等对劳动教育目标理解不清晰相关,劳动行为和心灵的感受之间存在不和谐不平衡.从对时代趋势、现实需求和理论探索的需求出发,探求劳动教育中"身心合一"问题的起源,从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展现"身心合一"的表现,最后落脚到"家校社己"协同育人的路径,从而提升劳动教育质量、营造崇尚劳动的风气、回归身心合一的轨道.

    劳动教育身心合一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四维一体"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宋宏博潘世璠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扮演着关键课程角色,而想要上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是其中的关键.为此,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需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想要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就需推进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培养,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加强培养大批优秀教师;助推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提升,要注重提升其专业素养,增强协同合作意识;实现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管理要注重完善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比;推进思政课教师一体化评价,明晰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体系.由此构建"四维一体"赋能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不断向前迈进.

    思政课教师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一体化建设

    "Z世代"视角下高校时代新人培育路径探析

    高子涵张岩波李涛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挖掘中国青年的新特点,引导高校学生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时代新人的历史沿革,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孕育时代新人培育目标.依托管理学科学工具探究"Z世代"高校青年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以T大学商学院为例,提出创新高校时代新人的培育路径,引导高校青年自觉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伟业.

    Z世代高校时代新人培育路径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路径探析——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陈静思陈梓芸
    105-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构筑学生党建前沿阵地,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并非一朝之事,更需久久为功,基于此,高校应自觉坚持党建引领,以学生为中心,因楼因院建设学生社区综合育人的工作原则,主动加强组织领导、凝聚育人合力,优化空间布局、打造育人阵地,建强队伍建设、统筹育人资源,强化服务保障、提升育人实效,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路径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路径探析

    刘丽旋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是一种具有教育性、品德养成性的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促新的综合育人价值.该文章通过全面剖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面临劳动教育的困境,进而提出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路径,以期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高校劳动教育困境路径

    在"两个结合"中治理党内自由主义

    张钰文玮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段时期以来,党内自由主义错误作风盛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被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被减弱,网络舆论乱象横生.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在治理党内自由主义层面就是一方面从制度和文化入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制力规范党内的政治纪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渗透力稳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推动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

    "两个结合"党内自由主义治理

    河南22家医院"组团"到高州取经

    封4页

    北部湾专家到高州"开讲"为县域呼吸健康"把脉开方"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