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华大学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华大学

邹树梁

双月刊

1673-0755

nhds@chinajournal.net.cn

0734-8160521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常胜西路28号南华大学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2001年继承《衡阳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南华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1999年10月创刊,刊号为ISSN1673-0755CN43-1357/C,双月刊,大16开,120也,国内外发行。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华大学核能经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邹树梁教授任主编。《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并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第四届湖南省优秀社科学报一等奖。核工业经济与管理栏目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特色栏目。在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比中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称号,核工业经济与管理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司破产临界期董事对债权人责任模式之选择

    罗欢平谢毅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公司破产临界期董事对债权人责任而言,可供借鉴的域外立法模式主要有破产申请迟延责任模式和不当交易责任模式两种.前者虽也契合董事信义义务转化理论,且可抑制董事的机会主义倾向,但赋予董事破产申请义务,要求董事及时辨明公司进入破产临界的时间并及时申请破产是对董事不合理的要求.后者不仅契合董事信义义务转化理论,且具有赋予董事更多选择权、更合理考虑商业风险的存在和与我国办理破产能力更适配等制度优势,是我国构建相关制度宜采用的规则模式.

    破产临界不当交易责任破产申请迟延责任信义义务

    司法审判中"合理怀疑"的逻辑哲学分析及其实践意义

    陈镇河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逻辑哲学视角,探讨对"一个证据命题为真或者似真"合理怀疑的逻辑基础.排除合理怀疑是刑事诉讼"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怀疑"仅是一种意向态度,而"合理"才是排除合理怀疑的关键,因此,明晰"合理"和"怀疑"是办理案件中正确合理怀疑的重要前提.合理怀疑由符合常理得出,符合常理指已经确信了的真理;合理怀疑也指有根据的怀疑.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文章认为排除合理怀疑是为依法治国提供司法审判实践的基础.

    合理怀疑证据命题审判实践

    新时代好青年塑造的三重维度

    黄汀李卓群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当代中国青年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从理论来源来看,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源于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精髓要义,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源于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的成功经验.从价值意蕴来说,新时代好青年的提出是对中国青年优良传统的赓续继承,是民族复兴大业的现实要求,是对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及时回应.最后,在深刻理解新时代好青年基础上,当代青年要按照"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敢作敢当,堪担大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四条要求来加强修养,锤炼本领.

    新时代好青年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

    高校匿名社交平台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宋奕铭张欣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着以"XX树洞""XX校圈""XX吐槽墙"等为代表的匿名社交平台出现在各大高校中,随之而来的内容负面与价值失范风险、群体极化与意见封闭风险、信息过载与舆情失控风险也逐渐被大众所关注.文章通过分别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条件、青年群体匿名社交的主观心理动因、社会转型期的外部环境助推进行风险成因剖析,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网络思政队伍建设,推进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洞察学生动态;跟进培育青年理性平和社会心态,做好技术迭代;建立健全校内虚拟平台管控机制的对策建议,旨在牢牢坚守高校网络育人阵地,为大学生提供清朗健康的高校网络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匿名社交平台风险应对策略

    习近平给青年群体书信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析

    张东方余逸飞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信交流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联系群众、感情交流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致信回复青年群体,是党中央高度关心青年,重视青年工作的体现.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对习近平给青年群体书信进行解读,可以透过文本挖掘出"时代新人""立德树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思想政治教育叙述话语,深刻理解书信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获得培养新时代青年和做好青年工作的启示.在目标上,它指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目标;在内容上,它涵盖了理想信念、成长成才、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多方面的教育;在方法上,它善用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方法.

    习近平书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