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技服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技服务
农技服务

朱永和

月刊

1004-8421

njfw@263.net njfwah@163.com njfw_ah@163.com

0851-3760779,5160808

550006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农科院

农技服务/Jour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贵州省农业厅主管、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农业科技普及刊物。旨在传达国家和省关于农业科技工作的政策和要求,传播和推广农、牧、林、副、渔各业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新产品和新知识,传递市场信息,为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是广大农民、农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院校师生获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知识,获取政策、科技和市场信息的载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怀宁县7个中稻新品种的种植表现

    董泽琴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遴选出适宜怀宁县的高产、优质和专用的水稻新品种,在怀宁县开展 7个中稻新品种的展示试验.结果表明:遴选出Y两优2098、两优336、垦两优801、吨两优9004个品种,其产量分别为737.4 kg/667m2、731.8 kg/667m2、727.0 kg/667m2、710.4 kg/667m2,其生育期为 132~137 d,熟期适宜,可作为怀宁县主推品种;丰两优华占和玮两优 8612的生育期适中、米质优、再生季腋芽发穗多,其产量分别为 691.6 kg/667m2、688.4 kg/667m2,可作为再生稻专用品种.

    中稻新品种经济性状怀宁

    5个玉米品种在贵阳市乌当区的引种表现

    马蕾王庆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乌当区玉米新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以当地主栽品种贵单8号为对照,引进云海4568、荃玉 388、昊单 534、金玉 932,贵单 8号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各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产量等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各引进品种在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方面均较对照品种有明显优势,且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金玉 932的抗倒伏性较好,荃玉 388和昊单 534的产量较高,分别为 766.71 kg/667m2(较对照增产25%)、693.37 kg/667m2(较对照增产 13.4%).荃玉 388、昊单 534两个玉米品种在试验抗性、产量等各项指标表现较好,可作为乌当区玉米推广品种.在选择种植荃玉 388时,应注意苗期的肥水管理,以防发生倒伏.

    玉米引种性状产量乌当区

    黔东南州低海拔富热区域大棚秋延早春辣椒品种筛选

    杨晓力石细敏吴开斌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州低海拔富热区域大棚种植的优质辣椒品种,引进浙椒3号、杭椒12号、航椒 8号、博陇 37-94、凯莱 37-83等 5个辣椒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凯莱 37-83产量最高,为86 014.5 kg/hm2,比对照润辣 50增产 85.5%;株高和株幅较大,分别为 111.5 cm和 98.9 cm;单株结果数为21.3个;单果重最重,为 121.2 g;单株产量最重,为 2.6 kg;果实横径最宽,为 5.1 cm,果肉较厚,连续坐果,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适宜在黔东南州低海拔河谷流域设施大棚种植.

    大棚辣椒新品种农艺性状产量低海拔富热地区

    毕节市七星关区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

    余世洪陶文广金鑫丁丽...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明毕节市七星关区玉米种植中氮、磷、钾肥施用量与玉米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毕节市七星关区玉米种植的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盛农三号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土壤肥力地块开展玉米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考察不同土壤肥力地块不同施肥处理玉米的生育表现和产量水平,并建立玉米产量回归模型,分析试验地块玉米的理论最大产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1)不同肥力地块缺素施肥处理的玉米植株长势较差;氮肥施用 2水平及 3水平的所有处理,其玉米植株长势正常,其余特征无明显差别,且生长发育阶段基本同步.2)不同肥力地块缺素处理的玉米产量均较低,且低于相应的非缺素处理,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氮肥>钾肥>磷肥.3)高、中、低肥力地块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519.630 0+15.081 0N-0.694 0N2-0.717 0P-0.717 0P2+9.640 4K-0.589 0K2+0.369 2NP+0.207 5NK+0.700 2PK、y=468.760 0+16.222 0N-0.910 0N2+5.117 7P-0.975 0P2+9.393 8K-0.722 0K2+0.3232NP+0.5185NK+0.6121PK、y=423.8100+20.4890N-1.1420N2+0.212 3P-1.6780P2+17.191 0K-0.949 0K2+1.365 4NP-0.097 0NK+0.997 3PK.基于回归方程,综合肥料成本及玉米种植经济效益计算得出,高肥力地块最佳施肥量为氮肥 13.49 kg/667m2、磷肥 8.01 kg/667m2、钾肥 13.11 kg/667m2,玉米单产可达720.27 kg/667m2;中肥力地块最佳施肥量为氮肥 13.01 kg/667m2、磷肥 7.94 kg/667m2、钾肥 12.75 kg/667m2,玉米单产可达688.83 kg/667m2;低肥力地块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2.54 kg/667m2、磷肥8.03 kg/667m2、钾肥11.27 kg/667m2,玉米单产可达682.02 kg/667m2.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最佳施肥量经济性状产量七星关区

    增施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结球甘蓝产量的影响

    李智红胡兴德马赛玲刘梧玲...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结球甘蓝生产科学施肥,确保结球甘蓝增产增收,促进蒙自市结球甘蓝产业发展,开展结球甘蓝施用生物有机肥效果的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结球甘蓝生育特性、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有机肥并配合化肥施用的结球甘蓝经济性状及产量等较常规施肥与不施肥(对照)高,施用活性有机肥和灭菌生物有机肥处理结球甘蓝的生育期均为 118 d,均较常规施肥提前 7d,有效促进结球甘蓝的提早成熟,其株高分别为 20.48 cm、20.57 cm,茎粗分别为 2.13 cm、2.09 cm,单株重分别为0.97 kg、0.92 kg,产量分别为4217.24 kg/667m2、3986.27 kg/667m2,纯收入分别为4997.58元/667m2、4 838.08元/667m2,其中,施用生物活性有机肥料处理的结球甘蓝产量显著高于施灭菌生物有机肥料处理.在蒙自市结球甘蓝生产中推荐施活性生物有机肥料 300 kg/667m2+尿素 36 kg/667m2(习惯施肥减量10%).

    结球甘蓝生物有机肥产量蒙自

    遵义地区杜仲矮化密植栽培研究

    吴德涛赵盈盈汤建华杨选辉...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杜仲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并减少采摘人工成本,完善遵义地区杜仲的矮化密植栽培方法,研究栽培密度,修枝整形方式和杜仲叶采摘时间对杜仲单株产量及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考察 2年生苗在 1年内长势和叶片产量,并对叶片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植株的成活率,生长发育等影响不大.当主干高度保持30~35 cm,保留 6 条侧枝时,杜仲的叶面积最大,单株产量最高,达92.76 g/株.6月采摘的叶片绿原酸的含量较高,达4.286 mg/g,6月为适宜杜仲叶的采收时间.

    杜仲矮化密植遵义

    福建省市售茉莉花茶中65种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

    王莉萍林银娜胡汉亮周晓珊...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福建地区来自广西横州市的市售茉莉花茶中农药残留情况,保障福建市场茉莉花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在市场上随机采购 2022年 1-6月的 230份茉莉花茶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进行 65种农药的残留检测,依据GB 2763-2021标准判断,结合检测结果分析不同种类农药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230份茉莉花茶中,93份样品有农药残留检出,检出率为 40.42%,检出 21种农药单品.三大类农药检测项目种类最多的为杀虫杀螨类,其次为杀菌剂类、除草剂类,21种农药残留检出率前五的主要为联苯菊酯(27.83%)、啶虫脒(16.09%)、虫螨腈(12.61%)、吡虫啉(11.30%)、氯氰菊酯(9.13%).样品中农残检出均未超标,说明福建省市售茉莉花茶农药残留总体安全,在茶叶生产中以联苯菊酯和啶虫脒使用居多,但农药残留的检出量也远低于GB 2763-2021国家标准限定值.

    茉莉花茶农药残留检出率福建

    基于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马铃薯晚疫病防效

    周鹭文静李颖先丹...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毕节市是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在当地发生面积广、危害程度大,有效防控该病害是毕节市马铃薯生产的重要保障.探索贵州省马铃薯晚疫病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指导下化学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施药时间与次数,为科学指导毕节市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提供依据,以费乌瑞它、宣薯 2号、青薯 9号为试验材料,按该系统指导,分别在不同侵染湿润期(每 1代、每 2代、每 3代)第 1次形成时施用 60%霜脲·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比较不同施药处理的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程度和防治效果,以及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从马铃薯晚疫病中心病株生成开始,按该系统指导,不同施药处理对参试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且具有一定增产增收作用.其中,每代第 1次侵染湿润期形成时施用杀菌剂,连续施药 7次的防治效果及马铃薯经济效益最优,平均病情指数为 23.26,平均防治效果为 76.01%,马铃薯平均产量为 2 335.96 kg/667m2,平均增产率为 51.03%,平均新增产值 1 532.17元/667m2,平均新收纯收益1203.17元/667m2.

    马铃薯晚疫病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化学防治病情指数防治效果经济效益

    清甜香型烤烟不同部位烟叶成熟过程的外观特征变化

    穆青沈勰陈发元宗仪...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成熟度的烟叶,其烟叶外观特征与烤后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烟叶外观特征适时采收,对确保烟叶成熟度具有重要意义.探明烟叶成熟过程中的外观特征变化规律,为烟叶采收时间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清甜香型烤烟品种云烟 87、云烟 121、AY17为试验材料,分别对其打顶前 4d至打顶后 11d的下部叶、打顶后 15~40 d的中部叶、打顶后 40~65 d的上部叶表面颜色、主脉颜色、茸毛脱落程度、茎叶角度大小等外观特征进行观察测定,并对不同打顶后时间采收烟叶的烤后外观质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3个参试烤烟品种烟叶成熟过程中,下部叶打顶前叶尖、叶缘呈深绿色,叶面无黄色显现,茎叶夹角较小;打顶后叶尖、叶缘、叶面逐渐退绿变黄,主脉、支脉逐渐变白,茸毛逐渐脱落,随打顶后时间的推移,叶面变黄、主脉、支脉变白速度明显加快,叶面不同程度出现黄白斑块.2)中部叶打顶后 15 d,叶尖、叶缘呈深绿色,叶面无黄色显现,主脉、支脉未变白,茎叶夹角较小;随打顶后时间的推移,叶面变黄 60%左右,主脉、支脉变白 2/3左右.3)上部叶打顶后 40 d,叶尖、叶缘呈深绿色,叶面无黄色显现;随打顶后时间的推移,叶面变黄70%左右,主脉、支脉变白 2/3左右,叶面开始出现黄白斑.3个参试烤烟品种下部烟叶均以打顶后 5d采收的外观质量最好,打顶后 35d采收的次之,打顶后 2 d、11 d采收的最差;中部烟叶以打顶后 35d采收的外观质量最好,打顶后 25d采收的最差;上部烟叶以打顶后 65d采收的外观质量最好,打顶后 60d采收的次之,打顶后 50d采收的最差.云烟 87、云烟 121、AY17不同部位烟叶适宜采收时间,下部叶为打顶后 5d左右,中部叶为打顶后35 d,上部叶为打顶后65 d.

    清甜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外观特征打顶时间

    贵州地方鸡种胫色遗传规律研究

    韩艳张福平饶永超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贵州地方鸡的选育和配套杂交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计深色胫、浅色胫两个正反交试验,A组合:威宁鸡(深色胫♂)×贵州黄鸡(浅色胫♀);B组合:罗曼蛋鸡(浅色胫♂)×贵州白鸡(深色胫♀),对两个杂交组合的F1 代的胫色进行分析,探明贵州地方鸡种胫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A杂交组合后代深色胫的比例为 42.25%,浅色胫比例为 57.75%;B杂交组合深色胫的比例为 0,浅色胫的比例为 100%.A组合的后代公鸡以浅色胫为主,占总公鸡数的 90.86%,母鸡以深色胫为主,占总母鸡数的 85.31%.经卡方检验,不符合伴性遗传规律,推测影响贵州地方鸡胫色遗传的基因不仅为伴性基因id.

    贵州黄鸡威宁鸡罗曼蛋鸡贵州白鸡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