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机化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机化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
农机化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

迟宏伟

月刊

1003-188X

njhyj@vip.sohu.com

0451-86662611

150081

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平路156号

农机化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创刊以来,历届编委及编审人员以交流大农业概念下(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学术、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综合性述评为办刊宗旨,严把质量关,使本刊的知名度与学术地位日渐提高。近年来,本刊曾多次受到国家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有关学术组织的表彰与奖励,曾获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全国优秀农机科技期刊奖和2002年全国农机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自1988年起,连续5届被国家权威部门确认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前,本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1999年起作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引文源期刊,被全文收录,并由清华大学代理向国外发行光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薯移栽机作业工况监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徐亚雷张还杨然兵潘志国...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我国甘薯裸苗移栽机存在作业状况难以实时监测分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多种传感器的甘薯裸苗移栽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处理与远程监测两部分.以漫反射激光传感器、旋转编码器作为信息采集机构,以PLC作为信息处理与逻辑控制器,并结合DTU设备将移栽机作业工况实时发送至OneNet远程云平台,基于MIT APP Inventor开发了手机APP软件,通过手机访问OneNet云平台实现移栽信息远程查看与分析.对关键装置漏栽监测系统准确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漏栽监测系统在 3 种移栽频率下,最高监测精度为 98.45%,平均监测精度为 98.15%,可以较好地满足甘薯裸苗移栽精确监测方面的要求.

    甘薯裸苗移栽作业监测物联网传感器

    基于SCARA的柔性葡萄采摘机械臂设计与试验

    杨语录李长勇
    72-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今葡萄种植环境狭小且复杂、常见关节型机械臂空间运动灵活度较小和避障能力较弱等问题,为了适应葡萄植株下层枝叶较少、障碍物较少,上层枝叶较多、障碍物较多的特点,设计并开发一款基于SCARA的柔性葡萄采摘机械臂,其底部为SCARA机械臂,上部为柔性机械臂部分;同时,设计了SCARA与柔性机械臂的协调运动控制系统.通过分析机械臂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机械臂的末端空间位置和机械臂的运动学关系,利用MatLab绘制其工作空间,并绘制柔性机械臂在随机两个空间点运动的轨迹、速度、加速度图,从而实现SCARA机械臂与柔性机械臂的运动控制.

    采摘柔性机械臂运动空间运动学求解SCARA机械臂葡萄

    基于无人机果树冠层卷吸效应的窄弧扇形防漂移喷嘴设计

    李毅轩赵耀辉汪星星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植保无人机对果树冠层喷洒易产生的药液漂移问题,结合植保无人机对果树喷洒时产生的卷吸效应和扇形喷嘴雾化原理,设计了一种窄弧扇形喷嘴结构,并通过对不同冠层压力损失系数下的喷洒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最佳防漂移的窄弧扇形喷嘴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喷嘴内径增大,液膜与液带结构趋于稳定,液滴分布均匀,沉积率呈先降后升趋势;冠层压力损失系数降低,粒径频谱宽度减小,但沉积率总体提高;对较厚冠层果树植保时,选择内径 1.3 mm、狭缝宽度 0.15 mm的喷嘴,防漂移性能较好;对较薄冠层果树植保时,选择内径 1.03 mm、狭缝宽度 0.2 mm的喷嘴,防漂移性能较好;采用窄弧扇形喷嘴的液滴频谱宽度>0.7,沉积率>94.1%.

    植保无人机窄弧扇形喷嘴卷吸效应防漂移性能

    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的设计与试验

    李菁闫景凤韩休海任洪忱...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营养功能性农产品供给不足和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装备落后等问题,设计了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采取提高组分浓度差、压力差,以及透水交变真空等快速催芽技术,解决营养组分向种芽内高效传质问题.经绿豆芽富叶酸营养强化试验和发芽糙米富钙营养强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可生产高营养价值农产品,其生产的绿豆芽中叶酸含量可达 1.486 mg/kg,发芽糙米中钙含量可达 757 mg/kg,营养强化效果良好.

    种芽生物营养强化机高营养功能农业

    多传感欠驱动水果采摘机械手的设计

    蒋林祥贺磊盈马锃宏
    93-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械手是水果采摘机器人与水果直接接触部分,在采摘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设计是采摘机器人研发的重要环节.针对大部分水果生长环境复杂、形状不规则,且表皮易受损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多传感欠驱动采摘机械手,并采用腱绳传动的欠驱动系统,内嵌微型彩色相机、激光测距传感器和压力薄膜传感器等模块.首先,对压力薄膜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滤波和标定处理,实现在复杂环境中对水果恒定力采摘,防止水果受损;最后,进行了样机制作,并在实验室搭建采摘平台,验证了采摘机械手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水果采摘机械手欠驱动多传感压力薄膜传感器

    基于EDEM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设计与试验

    白云李娟徐盛果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降低花生联合收获清选除杂过程中荚果损失率高、含杂率高等问题,重点研究了花生混合物(花生荚果—茎秆—土杂)基本物理参数和悬浮特性,创新提出了一种风筛组合式花生清选装置.该振动筛上筛采取锯齿式结构,下筛采取孔式结构,增加了花生混合物运动距离,提高了花生混合物清选效率.为确定振动筛最佳工作参数,结合EDEM仿真软件,建立了花生荚果—茎秆—土杂离散元模型,系统分析了振动筛往复作业过程中花生混合物的运动轨迹,并以振动筛振幅、频率和倾角为试验因素,以损失率和含杂率为试验指标进行试验优化分析,通过Design Expert 10 试验分析软件Optimization,对试验结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振动筛最佳工作参数下,即振幅为 5.4 mm、频率为 24 Hz、倾角为 8°时,花生混合物损失率为 1.57%,含杂率为 1.19%.

    花生清选除杂EDEM试验分析

    基于CFD的玉米田间吊喷装置仿真设计与试验

    徐宁胡敏英桑永英王锦轩...
    106-11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玉米作物生长至中后期时中下层叶片雾滴沉积效果差,不同冠层雾滴分布不均导致植株叶片整体雾滴覆盖率低,喷施农药方式不佳造成药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玉米田间吊喷装置.利用数学理论几何关系结合Fluent软件确定了关键参数,即吊杆长度为 1 950 mm、侧下喷头距吊杆底端高度为 50 mm、侧上喷头距植株顶端高度为50 mm、侧下喷头与水平方向上夹角为 38.8°、侧上喷头与水平方向上夹角为 43.7°.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以吊杆侧上喷口处压强、吊杆侧下喷口处压强、机具行进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叶片平均雾滴覆盖率Y为试验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经方差分析后得到影响雾滴覆盖率大小因素主次顺序:行进速度>侧下压强>侧上压强.经田间试验后得到最终组合参数为机具行进速度 0.8 m/s,侧上压强 0.7 MPa,侧下压强 0.5 MPa,雾滴覆盖率为 26.54%,上、中、下层叶片雾滴覆盖率分别为 28.32%、23.54%、27.75%,模型仿真与田间试验相对误差为5.05%.研究结果可为玉米植保机械的研发提供参考.

    吊喷装置病虫害CFD药害污染雾滴覆盖率玉米

    智能精密播种机的优化设计

    吴政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精密播种机是一种自动化的农业设备,可大幅提高种植效率、减少种植成本.但是,目前智能精密播种机依赖高精度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算法来实现准确的种子投放和深度控制,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支持,且对于一些不规则形状的种子或大粒小种的种子,适应性较差.为此,提出了一种智能精密播种机优化方案,并使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多功能播种,控制种子的投放量和调整播种深度,使用节能设备模块化设计和使用易于更换的部件、数据分析功能和简单易用的用户界面.最后,通过田间试验进行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智能精密播种机播种变异系数≤5%,满足播种农艺要求,可以实现准确的种子投放和深度控制,避免种植密度不均匀和深度不一致等问题,从而提高种植效率和作物品质.

    智能精密播种机优化设计精度多功能性种植效率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蒜品质智能化调控研究

    胡彦军张彩虹白燕青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进一步提升大蒜种植的智能性、品质性为目标,选取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针对大蒜种植过程的调控系统展开设计.考虑大蒜种芽、种植土壤条件等基础特点,结合不同种植调控下的大蒜培育状况,基于大数据架构平台组成,搭建用于智能化品质大蒜调控的数据处理模型.设计布局大数据应用的软件控制模块,配置相应的系统硬件结构,重点针对种芽朝向进行调控.展开品质化作业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大蒜品质智能化调控系统设计,能够很好地运用数据计算与处理算法对大蒜种植运动过程各数据进行准确监测,通过及时的调控措施满足种芽朝向调整正确率要求,单粒合格率可达到 95.40%,蒜芽漏充率可降低至 3.15%,种植效率相对提升了 6.37%,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大蒜种植大数据架构软件控制朝向调整正确率蒜芽漏充率

    基于非线性分析的无线通信识别系统优化研究

    王永虎乔旭安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通信效率及整机作业效率,以无线通信识别模块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分析控制理论展开优化研究.结合插秧机的作业环境特征和各组件协调作业特点,从通信信号的非线性处理和保证抗干扰能力角度入手,建立通信识别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模型,并针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和接口模块完成电路控制与程序优化布局.同时,进行插秧作业通信监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非线性分析应用机理下,插秧机作业的智能性与精准性得到显著提高,通过非线性控制实现了细致有效的数据计算分析,通信传输效率相对提升了 5.69%,插秧深度合格率可达 96.78%,满足智能插秧设计要求.

    智能插秧无线通信识别非线性分析电路控制通信传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