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机化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机化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
农机化研究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

迟宏伟

月刊

1003-188X

njhyj@vip.sohu.com

0451-86662611

150081

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平路156号

农机化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学术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自创刊以来,历届编委及编审人员以交流大农业概念下(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学术、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综合性述评为办刊宗旨,严把质量关,使本刊的知名度与学术地位日渐提高。近年来,本刊曾多次受到国家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有关学术组织的表彰与奖励,曾获1994年、1996年、1998年、2000年全国优秀农机科技期刊奖和2002年全国农机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自1988年起,连续5届被国家权威部门确认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前,本刊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1999年起作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引文源期刊,被全文收录,并由清华大学代理向国外发行光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大数据和无线网络的采摘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

    朱雯曦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 5G无线网络定位原理,提出了单基站定位技术和加权质心的 5G定位技术,设计了采摘机器人定位系统硬件部分,并基于大数据和无线网络实现了采摘机器人定位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优于单基站定位方法精度,且其定位曲线与北斗定位设备曲线拟合度非常高,稳定性较好.

    采摘机器人5G无线网络定位单基站加权质心大数据

    基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农机操作界面优化研究

    魏亚敏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农户对农业机械操控功能性、便捷性、易学性和人机交互的良好体验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市场上各类农业机械APP 界面出现大量"雷同化"特点,难以满足不同农业机械的田间使用要求.为此,将"人机交互行为"作为设计目标,基于视觉传达技术,以谷物联合收获机操作界面为研究对象开展相关设计.同时,对谷物联合收获机操作界面图形、文字、色彩和设计风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农机操作界面能够显著提高操作员的操作效率和工作体验,降低操作错误率和疲劳程度.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机械智能化操作界面的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过程设计模型.

    操作界面视觉信息交互谷物联合收获机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农业机器人控制策略研究

    王娜吴延凯许娜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概念,并由数学模型、边界约束和环境约束对农业机器人优化约束模型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农业机器人的动态避障和路径规划.仿真实验表明:针对复杂的作业环境,农业机器人可以进行最优避障路径规划,且算法收敛速度较快,能够满足设计要求,证明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农业机器人粒子群优化约束模型避障路径规划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热风辅助微波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祁联星胡玉辉姜骥文张凯...
    210-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在不同条件下的热风辅助微波干燥最佳工艺,以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干燥速率和干燥后的形变量为指标,利用响应面研究微波功率、加热温度和热风速度对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热风辅助微波干燥工艺的影响,建立二次多项式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干燥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拟合性较高,可以较好地描述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干燥过程;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热风辅助微波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即微波功率为 1 600 W、加热温度为 60℃、热风速度为15m/s时,干燥速率最快为4.015%/min,形变量最小为1.522 cm.研究结果可为促进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推广与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及技术支持.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热风辅助微波干燥响应面分析参数优化

    基于动力性模糊控制拖拉机遥控换挡设计研究

    刘九庆王宇航项前
    218-225,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拖拉机遥控换挡,基于动力性模糊控制换挡设计了电控液压换挡系统,并在AMEsim中搭建仿真模型.根据发动机的调速特性,以油门开度、当前的车速和挡位为输入参数建立动力性换挡模型,并根据驾驶员意图和拖拉机状态建立二级模糊控制器对动力性换挡策略进行修正.同时,设置工况,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拖拉机传动系统模型,利用AMEsim-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得到液压缸活塞杆位移曲线,对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对比传统换挡与动力性模糊控制换挡,以离合器冲击度、滑摩功等为控制目标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换挡系统相比所设计的系统控制效果较优,满足拖拉机动力性适应性要求.

    拖拉机模糊控制遥控换挡仿真分析

    四履带式甘蔗收割机越障性能仿真与试验

    李维兴刘庆庭张豪杰
    226-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甘蔗主产地有广西、云南等地区,甘蔗主产区以丘陵山地为主.轮式底盘甘蔗收割机通过性差而无法在狭窄、连绵起伏等复杂坡面作业,需要一种能够适应丘陵山区的甘蔗收割机.为此,设计了一款三角履带式甘蔗收割机,底盘是由前三角履带轮和后平履带轮构成的 4 履带行走系统,后履带偏摆转向.同时,对该机的结构参数、履带底盘在翻越垂直壁和跨越壕沟过程中的越障性能进行分析,得出 4 履带式甘蔗收割机履带底盘越障性能与其结构参数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该机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在RecurDyn软件中模拟了该机在不同的参数下的动力学性能,并对样机进行越障试验验证.验证试验表明:车辆能够跨越高为18 cm的固体垂直障碍,与仿真数据相比,实际测得的俯仰角、横摆角和翻滚角的幅值变化符合预期,车辆俯仰角波动幅值超过 5°,甘蔗收割机的俯仰现象明显;翻滚角变化幅值达到 3°,车辆通过障碍时,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导致车辆的俯仰角变化;跨越宽为 50 cm、高 18 cm壕沟时,安全通过壕沟;车辆的翻滚角变化明显,幅值最大相差 2°,说明此时车辆左右两边履带的颠簸较为严重,但车辆总体越障稳定性较好.研究成果可为甘蔗收割机结构设计与改进、增强作业安全性提供关键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甘蔗收割机RecurDyn动力学底盘参数车辆建模及仿真

    电动拖拉机双电源并联控制研究

    初香港王宝超陈叶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动拖拉机具有结构简单和节能减排等优点,但现有电动拖拉机作业时采用单一动力电池能源,存在续航时间短的问题.为了提高电动拖拉机长续航供电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直流双电源并联均流联合供电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系统模型.仿真试验表明:单电源可以实现升压稳压控制;基于下垂控制的双电源并联均流能够实现双电源的电流均流;当切换不同功率负载时,系统电压随功率增加按比例下调,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电动拖拉机双电源并联下垂控制动态仿真

    农业拖拉机尾灯多色注塑模具设计

    尹小定赵会娟
    239-242,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业拖拉机尾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尾灯的内部结构和工艺性,并针对双色模具的特殊性,分析了模具成型方案和设计流程,基于AutoCAD和CAE软件完成了尾灯双色塑件模具的设计.开模试验表明:该产品符合设计需求,整个产品结构稳定,透明度好,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工艺流程可靠,能够满足实际的生产应用,工程应用价值较高.

    农业拖拉机尾灯CADCAE双色塑件模具

    基于热处理工艺的拖拉机发动机铝合金组织性能研究

    汤金金李好娜
    243-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时长的热处理工艺,对拖拉机发动机铝合金组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铝合金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若优先考虑材料性能,则应该采用 180℃×4h的单级热处理时效;若优先考虑工艺效率和成本,则可以采用 150℃×1 h+170℃×1 h的双级热处理时效.

    热处理工艺拖拉机发动机铝合金组织性能

    拖拉机底盘行驶性能优化模型与试验

    袁新
    248-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拖拉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运输工具,可在田间与不同农业机械配合完成相关农艺操作过程.目前,农机具主要以悬挂的形式与拖拉机连接,但在进行田间试验中会发生底盘倾覆问题,故改善拖拉机底盘的动态性能对于提高拖拉机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拖拉机底盘前悬机架模型用于设计拖拉机底盘防倾覆悬架,并建立了拖拉机液压前悬架平面内动力学的验证模型,对拖拉机底盘倾覆进行分析.通过数值模拟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模型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拖拉机底盘前悬架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高、中负荷配置下的拖拉机真实模拟系统行为.研究结果可为拖拉机底盘的优化设计提供参数借鉴与理论依据.

    拖拉机悬挂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