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王水汀

双月刊

1672-6049

025-83495963

210003

南京市铁路北街128号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CHSSCD北大核心CSSCI
查看更多>>《南京财经大学学报》作为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动态、展示学科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与学校办学定位、学科结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特色相吻合的。《学报》栏目坚持以“围绕学科优势、涵盖专业特长、兼顾教研领域”为指导思想,通过优化整合现有栏目,达到重点突出、包容量大、稳中有活、便于选优的目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吗?

    潘海岚黄婷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2007-2021年上市公司绿色专利申请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模型探究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多期PSM-DID、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从作用渠道看,智慧城市建设能够通过政府环保补助、缓解融资约束及高质量人才和高科技企业集聚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高科技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论为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评估提供了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证据,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智慧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数量""质量"多期DID

    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纪玉俊张子琪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识别并提升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6-2019年全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和实证层面系统分析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研究表明,制造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分别存在"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的本地集聚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且上述非线性影响因城市特征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环境规制在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本市及周边影响中存在不同着力点,异质性规制的协同发力弥补了单一政策的不足.研究结果对"双碳"目标下如何优化制造业集聚空间格局以促进城际间绿色创新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制造业集聚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双碳"目标空间计量环境规制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高铁网络对城市经济的空间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徐玉萍王宗宇董晓梅
    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铁网络的建设与完善能够极大地缩短城市间的地理距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基于2008-2020年长江经济带106个地级市数据,测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高铁网络水平,选择双向固定的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高铁网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高铁网络的完善有助于提高本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但可能会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2)高铁网络对周边城市的溢出效应因地区而异,尤其在长江中游地区,高铁网络对周边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3)高铁网络的完善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这种调整有助于推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高铁网络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一定会非此即彼吗?社会责任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非线性影响

    刘春济高静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对于该问题,现有研究给出了"金融工具"和"治理工具"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在中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转型期且企业履责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理论推演显示社会责任的影响更可能是倒"U"型而不是非此即彼式的,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的检验证实了该推论.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仍处于"金融工具"区间而非"治理工具"区间;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和机构持股比例偏低的企业,其社会责任未能发挥"治理工具"的作用.动机检验和证伪检验显示,将不同水平社会责任判断为"金融工具"和"治理工具"具有合理性.

    企业社会责任实体企业金融化金融工具治理工具倒"U"型

    绿色信贷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雨吴心慧李周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兴起,企业ESG表现备受关注.采用2009-2022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ESG评级数据,探讨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绿色信贷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ESG表现,并且该结论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2)绿色信贷政策可以通过外部融资约束、政府环保激励以及环境信息披露来提升企业ESG表现.(3)绿色信贷政策对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位于环境规制力度较强省份的企业ESG提升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应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清洁企业倾斜,发挥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不同类型企业进行针对性帮扶,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和ESG评估机制.

    绿色金融企业ESG表现低碳转型双重差分

    智慧城市试点政策能否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

    刘会洪张哲源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可以帮助上市企业加快可持续发展并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以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为研究视角,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的固定效应模型,基于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探讨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试点政策通过研发创新、媒体关注和数字化转型三条路径增强了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3)在内部控制指数低、市场化程度低、财政支出水平高的样本中,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于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市场投资者和政府提供了丰富的建议.

    ESG信息披露质量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研发创新媒体关注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虚拟集聚和产业绿色转型——基于中微观视角的解析与验证

    向仙虹张瀚月邹志雁杨国歌...
    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使用2011-2019年中国企业工商登记注册信息和地级市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正向促进了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和产业效率绿色转型,在通过内生性检验、更换关键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升虚拟集聚水平来赋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和产业效率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较差、有地理障碍地区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研究结论为有效释放数字红利,驱动产业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

    数字经济虚拟集聚产业绿色转型碳达峰碳中和

    漂绿并购、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与重污染企业低碳转型

    张洽袁心雨
    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漂绿行为的扩散已经成为重污染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障碍.基于2005-2021年重污染企业开展的并购事件,探究漂绿并购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漂绿并购会显著抑制重污染企业的低碳转型;机制检验发现重污染企业的漂绿并购会降低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从而阻碍低碳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在有产业政策支持时,漂绿并购对其低碳转型的阻碍作用更显著,而在具有CEO海外经历、媒体负面报道的重污染企业中,漂绿并购对其低碳转型的阻碍作用会被减弱.研究结论丰富了漂绿并购与重污染企业低碳转型的相关研究,为低碳全球化背景下重污染企业如何推进低碳转型进程提供了决策参考.

    漂绿并购低碳转型重污染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透明度与供应链绩效——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井辉范雨薇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企业供应链绩效的改进提供了条件.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组织信息处理理论,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运用2015-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链透明度在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透明度的关系,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会受企业规模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在中小型制造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中国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透明度和提高供应链绩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透明度环境不确定性供应链绩效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陈怡陈铖
    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微观主体,企业在贸易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2015-2021年国泰安数据库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层面测度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程度以及出口技术复杂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显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渠道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运营成本渠道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民营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以及处于东部和东北地区的企业来说,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企业数字化转型出口技术复杂度贸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