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开发与装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开发与装备
农业开发与装备

易中懿

双月刊

1673-9205

nykf@vip.163.com

025-84346287,84346221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柳营100号

农业开发与装备/Jour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quipments
查看更多>>《农机具之友》杂志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农机科普期刊。农机具之友杂志社现为农机学会安全监理分会理事单位,中国农学会科普期刊分会理事单位。《农机具之友》创刊十年来,一直紧扣办刊宗旨,为宣传农机化政策,普及农机化技术,传递实用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集实用性、技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发行量在农口期刊中名列前茅。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机操作人员、农机管理(监理)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利用科技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新农民。主要栏目有四大版块:一是实用技术类。包括由安全使用、维修保养、故障排除、农艺天地等栏目;二是农机监理类。包括农机政策、农机培训、监理论坛、农机人物、事故案例等栏目;三是信息类。包括综合信息、质量服务、机具展台、农机市场、致富门路等栏目;四是生活指导类。包括科普长廊、法制法规、机手生活、祝你健康、机手乐园等栏目。另外本刊还向广大读者推荐名优新产品,预测市场动态,传授实用生产技术等。是广大农民机手管好、用好农机的良师益友,是广大从事农机管理、维修、销售人员的好参谋、好帮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智能实时监测技术在草莓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刘敏郑庆华李子寒叶佳玲...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归纳整理了精准农业技术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智能实时监测技术在草莓种植中的应用现状,针对其研发成本高昂、系统集成困难和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降低研发成本、推动标准化和系统集成建设以及提高数据质量和处理效率等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以期提高草莓种植的智能化水平和经济效益,推动地方草莓产业的数智化发展。

    草莓种植智能实时监测应用研究

    基于GIS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应用研究

    赖玉莹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也随之改变,项目区内耕地面积的增加以及耕地质量的提升成为判断建设项目工程实施成效的重要指标,提升耕地质量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德兴市为例,对德兴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的耕地和新增耕地进行耕地质量等别评定,通过搜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采用合理的评定方法,探讨项目建设后耕地质量国家等别的变动情况,得出评定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耕地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助推农业现代化进程。

    GIS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德兴市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经济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赵起葳丁奕涵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数字经济以其强劲动力正深刻驱动各行业转型升级,其中农业领域尤为显著。数字经济不仅重塑了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传统格局,更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聚焦于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背景,深入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剖析其内在作用机理与带动路径。同时,基于转型过程中的瓶颈与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一系列促进数字经济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农业产业竞争力。成果对于指导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及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与实践价值。

    数字经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

    DQ法分析竖向荷载下冯卡门梁的纵横向位移

    张辉冯芹段军何成奎...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的轴向位移一般被忽略不计,为了量化说明这一点,利用冯卡门非线性应变位移关系,应用哈密顿原理,建立了梁的控制方程,采用微分求积法(DQM)对高阶多元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发现不管是静载作用还是动载作用,梁的轴向位移和横向位移的数值差异很大,从而从数值上充分说明了在竖向载荷作用下,梁的轴向位移可以忽略不计;同时通过计算发现,当发生共振时,梁的第一阶幅值远大于第二阶幅值,且第一阶共振频率带衰减缓慢,说明一阶共振对梁的破坏更严重。最后通过对比,发现一阶共振时,梁的轴向基本上仅存在压缩变形,而在二阶共振时,梁的轴向既有压缩变形,也有明显的拉伸变形。

    DQM高阶多元非线性轴向位移共振

    气候变化对小麦良种繁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王树军王蕾王艳明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温度波动、降水异常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小麦良种繁育质量。以枣庄市良种繁育场为例,分析了温度变化导致的生长发育异常,降水改变引起的土壤墒情波动,极端天气造成的产量损失等问题。研究表明,针对性采用智能温控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数字化监测预警等措施,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实践证实,构建"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体系,能显著提升小麦良种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小麦气候变化良种繁育应对策略

    外源蕨类TMA12基因表达增强拟南芥对4龄斜纹夜蛾的抗虫能力

    吴昀萱孟姿姿齐世连林清芳...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是一种农业害虫,可对农作物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TMA12是一种新型生物杀虫剂,在棉花中显示出了良好的防虫效果,不仅显著提高了对白粉虱的抗性,还增强了对棉花叶卷曲病毒的抵抗能力。然而,关于TMA12对斜纹夜蛾的抗性尚缺乏深入研究。为此,验证TMA12蛋白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将从蕨类植物中分离的TMA12蛋白转基因导入拟南芥,并评估转基因植株对4龄斜纹夜蛾的生长和生存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龄斜纹夜蛾在取食TMA12植物后,其死亡率显著高于取食野生型植株的死亡率,初步表明TMA12作为一种毒蛋白,对斜纹夜蛾具有一定的毒性。这一发现为进一步开发TMA12作为生物农药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农业虫害的绿色防治开辟了新的方向。

    外源蕨类TMA12拟南芥4龄斜纹夜蛾抗虫能力

    物联网技术在果园水肥管理的应用研究

    余慧婷戴曲顺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台,指导企业研发"果园物联网数字化监测管理平台",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果园水肥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管理平台可实现智能调节果园空气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养分;优化氮、磷、钾配肥比,减少肥料施用量,节约灌溉用水,对果园周边及下游的生态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降低人工成本,有效提高桔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物联网果园水肥管理技术应用

    大姜根腐病防治中微生物菌剂的研发与应用效果分析

    孙启花宫景屏王炜姜小堂...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姜根腐病是影响大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了其生产效益。通过研发高效微生物菌剂,评估其在防治大姜根腐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微生物菌剂、化学农药和不处理对照组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在减少根腐病发生、促进姜株生长、提高产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相比化学农药,微生物菌剂在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效益上表现出更好的可持续性。

    大姜根腐病微生物菌剂防治效果病害控制

    土肥管理技术在绿色蔬菜种植中的实践探讨

    孔令魁
    174-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蔬菜在现代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符合人们对健康、自然食品的追求,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市场潜力。绿色蔬菜种植强调无农药、有机耕作,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壤污染,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但是,绿色蔬菜产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土壤肥力下降和环境污染尤为突出。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结构破坏,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板结、盐渍化问题严重,影响蔬菜生长和品质。同时,农药和化肥的残留通过径流和空气传播,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进一步加剧环境负担。因此,发展绿色蔬菜产业需注重土壤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广有机耕作和轮作休耕制度,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土壤自我修复能力,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土肥管理技术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应用

    农业种植中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梁海霞梁海丽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种植中的病虫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常见的病害,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性疾病,它们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发生特点。常见害虫,比如蚜虫、红蜘蛛等,会对作物直接造成吸汁损害和间接传播病原体。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条件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应该树立以预防为主的理念,并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还要建立监测与预警系统,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加强农民培训与教育,从而实现综合防治。

    农业种植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