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林业大学

曹福亮

双月刊

1000-2006

xuebao@njfu.edu.cn,xuebao@njfu.com.cn

025-85428247 85427076

210037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8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林业领域学术期刊。作者队伍主要为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国内其他重点综合性大学、农林院校、工科院校以及国外有关科研机构和大学等的研究人员。本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科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学院SSCI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院列入中国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排行榜(农林业)前10名,并荣获教育部、江苏省等多项优秀期刊奖。被《SA》、《FA》、《FPA》、《CAB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科技文献数据库等多家大型数据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个香榧品种种仁炒制加工后香气物质分析

    王艳娜孟学成赵荻吴家胜...
    169-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品种焙烤榧子的香气成分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为寻找香榧种仁中具有特异香气的种质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测定品种('朱岩'榧、'丁香'榧、'木榧'和'细榧')榧树种仁焙烤加工后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不同品种种仁加工后特征性香气成分的组分和含量,初步鉴定不同品种的主体和特征呈香物质.[结果]①4个不同品种种仁共检测出79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萜类(23种)、醇类(27种)、醛类(6种)、烷类(4种)、酯类(5种)、醚类(2种)、酮类(3种)、酸类(2种)、吡嗪类(1种)和苯类衍生物(6种)10类化合物.②除'朱岩'榧以外其他香榧的香气物质均以萜烯类物质为主,且烯萜烯类物质中含量最高的是D-柠檬烯.③PCA分析发现'细榧'中的主要特征性香气物质有酮类、酯类、醛类、苯类衍生物和萜烯类,'木榧'的特征香气物质则是萜烯类和吡嗪类物质,'丁香'榧和'朱岩'榧的特征香气物质均为醚类和酸类物质;其中'细榧'具有特征香气的物质有D-柠檬、糠醛、2-乙基己烯醛、葵醛、壬醛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朱岩'榧中具有特征性香气的物质有二氢香芹醇,'丁香'榧中具有特征性香气的物质则为硬脂酸,'木榧'中具有特征性香气物质有双戊烯、R-柠檬烯、衣兰油烯和α-蒎烯.[结论]具有较多的特异性香气物质种类及较高含量的香气物质是焙烤后'细榧'具有较高香气品质的重要原因.

    香榧品种种仁香气组分烘烤萜烯类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县域尺度土壤侵蚀抽样方法研究

    陈超齐斐徐雁南黎家作...
    17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空间抽样方法和插值方法对土壤侵蚀预测精度的影响,为县域土壤侵蚀快速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沂蒙山区蒙阴县为研究区,GF-1号和GF-6号卫星影像、1:1万地形图等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采用不同的空间抽样方法和空间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快速抽样预测研究.[结果]①根据全局Moran's I指数、Z score和平均图斑类型,选取400 m×400 m方格为抽样单元最优尺寸.②与空间随机抽样、空间系统抽样方法相比,空间分层抽样样本容量最少(150个,其他样本容量最均超过250个),抽样精度最高(96.69%),抽样效率最高.③空间分层抽样下,普通克里金法和协同克里金法的计算结果与栅格计算法差异较小,相对差异分别为8.25%和9.85%(另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大于25%),但在空间分布上,受坡度影响的协同克里金法土壤侵蚀强度分布更为详细.[结论]综合考虑抽样调查的精度和工作量,在沂蒙山区县域尺度开展土壤侵蚀调查工作时,可采用空间分层抽样和协同克里金法或普通克里金法的方法进行土壤侵蚀快速预测,从而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土壤侵蚀空间自相关空间抽样方法空间插值抽样单元尺寸沂蒙山区

    踩踏干扰下紫金山土壤质量季节变化特征

    刘倩倩彭孝楠刘鑫王舒甜...
    185-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踩踏干扰下紫金山国家城市森林公园土壤质量变化特征,分析季节变化对同一踩踏干扰条件下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南京紫金山国家城市森林公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8条宽度为3m的游人道路,将7 m×1 m的土壤采集样带垂直设置在每条游人步道上,每条土壤采集样带上设置3个土壤取样点,分别作为活动区、缓冲区、背景区.测定游人道路在不同踩踏干扰强度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并对各指标在各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进行加权平均,探究土壤质量变化规律.[结果]在背景区、缓冲区和活动区,土壤容重以春、秋季较高,夏、冬季较低,夏、冬季土壤最大持水量和孔隙度高于春、秋季;土壤pH以夏、冬季高于春、秋季;春季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夏、秋、冬季,土壤速效磷养分含量以夏季最高、春季最低;夏季土壤酶活性高于春、秋、冬3季.在背景区,春季土壤质量低于夏、秋、冬3季;在不同踩踏干扰程度下,夏、冬季土壤质量均高于春、秋季;随着踩踏干扰强度增强,土壤容重和pH在4个季节均呈上升趋势,土壤最大持水量、孔隙度、生化指标和土壤酶活性在4个季节均呈下降趋势.结构平衡方程模型(SEM)分析显示,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质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土壤全氮含量、速效磷含量、最大持水量和蔗糖酶活性对不同季节和踩踏干扰强度下土壤质量变化的贡献度较大,可以作为紫金山国家城市森林公园土壤综合质量评价指标;季节变化对同一踩踏干扰强度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影响显著.

    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踩踏季节变化紫金山国家城市森林公园

    基于两水平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长白落叶松削度方程构建

    聂璐毅董利虎李凤日苗铮...
    194-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干形指标为主要数据,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构建长白落叶松削度方程,研究不同的二次抽样方案对混合效应模型预估精度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类型的削度方程中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Kozak方程作为基础模型,通过再参数化的方法引入树冠特征变量,分析树冠大小对干形的影响;在包含树冠变量的模型基础上,结合混合效应模型考虑样地、样木效应对于干形的影响,建立长白落叶松削度方程;采用2种抽样方案(方案Ⅰ,不限定抽样位置;方案Ⅱ,抽样位置限定在相对高0.1以下)对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树冠变量中冠长率与干形关系最为密切,将冠长率引入模型后,提升了模型的拟合精度,且模型参数在5%显著性水平上均显著.通过似然比检验,样地效应和样木效应极显著提升了模型拟合效果(P<0.01),并使用指数函数和一阶连续自回归结构[CAR(1)]来解决削度方程中普遍存在的异方差和自相关问题,最终的混合效应模型调整后决定系数(R2a)为0.9941,均方根误差(RMSE)为0.6231,拟合效果优于基础模型(R2a提高了0.4%,RMSE减小了24.6%).当使用不同的抽样方案进行预测时,方案Ⅰ表现出最高的预测精度,抽样数量为5时,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4700,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PE)为4.62%;而方案Ⅱ不同抽样数量之间的预测效果差别不大(MAE的变化范围为0.5203~0.5366,MAPE的变化范围为5.14%~5.22%),但仍优于基础模型.[结论]将冠长率引入模型后,模型对干形的模拟更贴合实际中的林木生长情况;包含样地效应、样木效应的两水平混合效应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长白落叶松的干形变化,为精准估计长白落叶松各材种和立木材积提供了依据.

    长白落叶松干形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混合模型校正削度方程

    38年生马尾松种源生长及材性联合分析

    胡兴峰吴帆孙晓波陈厚平...
    203-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已达成熟期的马尾松种源生长与材性变异,揭示不同性状在地理种源上的变异规律,并筛选适合在安徽省六安市及类似立地区域推广的速生且材质优良的纸浆材种源.[方法]以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国有林木良种场的38年生(成熟林)马尾松55个种源为试材,测定其胸径、树高、管胞长度及宽度、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进行生长与材性联合分析.[结果]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微纤丝角和基本密度在种源水平上均差异极显著(P<0.01).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3.02%~58.61%、5.56%~28.16%;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种源遗传力分别为0.6657、0.5589、0.6169、0.9963、0.9656、0.7393和0.8233.相关性研究表明:生长性状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经度相关不显著;材性与经纬度均相关不显著,但表现出局部的变异规律;生长性状间相关性高于生长与材性间相关性;微纤丝角从髓心至树皮总体随着龄级的增大而减小,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和宽从髓心至树皮总体随着龄级的逐渐增大而增大,变化幅度随着龄级的增大而减小.通过综合指数选择出5个综合性状优良种源,其胸径、树高、材积、管胞长度与宽度、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3.69%、5.72%、15.12%、7.05%、-1.12%、0.17%和-6.46%.[结论]成熟林马尾松种源间差异显著,并且生长性状存在从南向北逐渐减小的变异规律,材性与经纬度不相关,对其进行纸浆材生长与材性联合选择具一定潜力,可为纸浆材马尾松良种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马尾松种源基本密度管胞微纤丝角材性

    华中樱桃适生区模拟和生态特征分析

    董京京陈洁杨宏李蒙...
    213-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华中樱桃[Cerasus conradinae(Koehne)Yü et Li]为中国特有樱属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利用前景,分析当前和未来(2050s,2070s)气候变化对其地理分布的影响,以期为华中樱桃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华中樱桃的201个实际地理分布点数据,结合气候特征,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构建预测模型,检验其精确度,确定环境因子贡献率,并使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其主导环境因子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结果]MaxEnt模型精度检测极为可靠,训练集的AUC为0.945,测试集的为0.949,当前华中樱桃潜在适生区主要在西南、华中、华东地区,两大核心适生区主要集中于重庆市及以西至四川盆地、东至武陵山、南至大娄山、北至大巴山脉一带等呈不规则块状区域,以及云贵高原东部、苗岭山脉以及雪峰山脉西部边缘地区长条状区域.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湿季降水量(bio 16)、年降水量(bio 12)、温度季节变化方差(bio 4)、温度年较差(bio 7).在2050s未来气候(CCSM4)情境变化下,总适宜区相较于当代面积呈减少状态,但在2070s未来气候情境变化下总适宜面积增加,且极高适宜区有向高纬度和东北方向扩散,高适宜区有向低纬度方向扩散的趋势.[结论]MaxEnt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华中樱桃的潜在适生区,华中樱桃适生分布区连续且较为广泛,西南、华中与华东地区为华中樱桃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核心区域.这可为华中樱桃种质保护、亲缘地理与资源利用的后续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华中樱桃MaxEnt模型地理分布主导环境因子

    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

    陈娇娇宋维明陆文明杨超...
    22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森林认证对林产品贸易有重要的影响,纸和纸浆是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视角评估森林认证对不同经济体国家的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为中国森林认证制度、机制和政策的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方法]将消费者不完全信息条件引入森林认证对不同国家贸易影响的理论框架,并将森林认证纳入扩展的引力模型,以处理引力模型的异方差和零贸易值问题,使用2009—2018年68个国家纸和纸浆产品森林认证数据和双边贸易的数据,从出口国的森林认证出口竞争效应、进口国的贸易壁垒效应、由进出口国森林认证的相互作用所获得的共同语言效应3个方面分解影响效应,并将总样本细分为4个子模型以评估对不同经济体的影响.[结果]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呈现效应不对称.森林认证对纸和纸浆产品具有显著的出口竞争效应,且发展中国家优于发达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贸易的过程中,森林认证产生了贸易壁垒效应,且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明显.森林认证的通用语言效应在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并未显现,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过程中具有通用语言效应.[结论]对我国纸和纸浆产品乃至其他林产品生产和贸易来说,森林认证是其发展不可回避的环境和资源因素,并且其影响效应呈不断增强的趋势.因此,需要从宏观制度、机制和政策建设的层面,高度关注并切实推进森林认证在国内的发展.

    森林认证纸和纸浆产品国际贸易效应不对称

    我国环境规制对木材加工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

    侯方淼刘璨裴润田王静...
    23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木材加工业的省际数据,探究不同省份环境规制对于其木材加工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进而促进开放情境下林业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发展.[方法]鉴于省域政策、资源禀赋以及经济水平存在异质性,考虑到地区间的空间溢出效应,采用空间Dubin模型,将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正式环境规制以及非正式环境规制同时纳入模型,并综合考虑"波特假说"和"污染避难所"等理论假说,将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并结合省级数据,考察了中国环境规制措施对木材加工业参与全球分工的影响.[结果]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可有效促进本省木材加工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同时会对周边省份木材加工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存在负向影响.包括命令控制型以及市场激励型的正式环境规制对周边地区木材加工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性影响存在U型特征,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强度对木材加工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外部性影响不存在U型特征.[结论]中国的环境规制强度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且当区域的环境规制强度提升时有利于当地木材加工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而对于周边省份则会有负外部性.命令控制型等正式环境规制应当做到"疏堵结合",企业要根据环境规制的引导"顺势而为".

    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全球价值链木材加工业

    苹果属观赏海棠新品种'红禧儿'

    黄粤马荣群葛红娟张蕊芬...
    2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我国城乡绿化美化提供新植物材料.[方法]海棠新品种'红禧儿'是1996年利用平邑甜茶种子进行辐射诱变,从后代中选育出的大果突变体.[结果]'红禧儿'树体高大、树姿开张、花果量大、白蕾白花;幼叶和展开叶均为绿色;果实直径1.9 cm(母本1.3 cm),果实扁圆形,果皮初期绿色,后期转为亮红色,RHS色号:46A,果肉黄色或橙色,落叶后挂果期长.在青岛地区观花期为4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落叶,观果期10月中旬至12月中下旬.[结论]'红禧儿'适应性强,综合观赏价值高.

    观赏海棠诱变育种品种'红禧儿'

    彩叶桂新品种'南林彩玉'

    杨秀莲宰舟颖施婷婷岳远征...
    24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我国重要的园林经济树种,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身,兼具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桂花新品种的选育不仅可丰富种质资源,更可推动桂花产业的发展.[方法]从桂花实生苗中选育出变异的彩叶单株并对其无性系后代进行DUS(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结果]选育出的新品种'南林彩玉',叶色由初期的紫红色变为粉红,逐渐转为橘粉、橘黄色,叶柄紫黑色,幼枝紫红色.[结论]通过DUS测试,该品种与已知彩叶品种性状均不相同,色叶观赏期长达半年,观赏价值高,应用前景广.

    桂花彩叶新品种'南林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