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

郑小波

双月刊

1000-2030

nauxb@njau.edu.cn

025-84395214

210095

南京市卫岗1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多科性农业科学学术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动物遗传育种、生理生化,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园艺科学,食品科学,动物医学与动物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应用化学,农业经济与贸易,土地管理及农业工程等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和文献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源性L-抗坏血酸对斑玉蕈子实体发育过程中氧化还原体系的影响

    戴建成陈辉张津京郝海波...
    686-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不同培养时期的斑玉蕈菌丝中添加外源L-抗坏血酸,探究外源L-抗坏血酸对斑玉蕈产量和子实体发育阶段的氧化还原体系(抗氧化物质、活性氧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工厂化生产的斑玉蕈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将培养时间为40和120 d的菌丝搔菌后,处理组分别添加15 mL 400 mg·L-1 L-抗坏血酸(AsA).空白对照组则添加15 mL蒸馏水.测量斑玉蕈子实体的产量和斑玉蕈恢复期(H-M)、转色期(H-V)、原基期(H-P)和成熟子实体期(H-F)的抗氧化物质、活性氧含量,分析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培养40 d时,外源添加400 mg·L-1 AsA处理组斑玉蕈产量为每瓶104.01 g,比对照组增加10%;培养120 d时,处理组斑玉蕈产量为每瓶278.49 g,比对照组增加5%.外源添加AsA能调控斑玉蕈内源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培养40 d H-V的内源AsA和GSH含量与120 d的H-M内源AsA和GSH含量均显著提高;培养120 d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比40 d高.培养120 d菌丝中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比40 d高.外源添加的AsA在调控40和120 d的作用时期也不一致,其对40 d的子实体在发育后期(H-P和H-F)作用显著,而对120 d的子实体则在发育早期(H-M和H-V)作用显著;其对抗氧化酶的作用时期和活性变化也不同,其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差异最大,即在40 d GPX活性呈逐渐上升趋势,在120 d GPX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外源添加AsA能调控斑玉蕈内源AsA的分泌规律,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累积和脂质过氧化,从而增加子实体产量.

    斑玉蕈L-抗坏血酸氧化还原体系子实体发育抗氧化酶系

    木薯渣堆肥水解液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和促生效果研究

    杜亚楠孟晓慧梅怡然谢丹...
    695-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碱解法处理木薯渣堆肥制备水解液以用作液体有机肥料,并研究其对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黄瓜立枯病的防治与促生效果.[方法]为了筛选出最优水解液,分别用不加碱的纯水及0.5、1.0、2.0 mol·L-1氢氧化钾(KOH)溶液对木薯渣堆肥进行水解,利用化学分析、称重法、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水解液的有机物和养分含量以及水解残余物的分解率和结构特征;在无菌条件下测定无菌水解液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温室水培试验验证水解液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与促生效果.[结果]1.0 mol·L-1 KOH溶液处理的水解液最优.该条件下水解液中的有机养分溶出效果最好,固体分解率为22.56%,堆肥的木质纤维素受到显著破坏,残渣中木质素含量降低52.09%,大量移出到水解液中.稀释10、20、40、80倍的无菌水解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水解液稀释倍数的降低,抑制效果增强,当培养基中水解液的稀释倍数为10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47.52%.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外源添加稀释10、20、40、80、120倍的木薯渣堆肥水解液处理条件下的黄瓜幼苗在接种病原菌10 d后未出现发病症状,其中在稀释20倍的水解液环境中生长的黄瓜幼苗(T2)长势最好,株高、茎粗、叶面积较对照(CK)分别增加181.79%、49.64%、166.74%.[结论]本研究提出了1种以木薯渣堆肥为原料制备液体有机肥的新方法,制备的水解液富含水溶性有机物和植物养分元素,能够促进黄瓜苗生长,有效防治黄瓜立枯病.

    木薯渣堆肥碱法水解水解液黄瓜立枯病液体有机肥

    海滨雀稗PvPRMT家族成员鉴定、表达模式及PvPRMT10基因的功能

    孙灿灿刘宇邹月刘君...
    705-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PRMT)家族基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途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草坪草PRMT成员的表达模式和抗逆功能尚不明晰,本文旨在分析海滨雀稗PvPRMT基因家族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并鉴定PvPRMT10成员的抗逆功能.[方法]以暖季型草坪草海滨雀稗为研究材料,依据转录组数据库信息,经序列分析及PCR克隆获得8个海滨雀稗PRMT家族成员全长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及MEME蛋白结构域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胁迫条件(盐、干旱、重金属镉和ABA处理)下PvPRMT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PvPRMT10拟南芥过量表达株系,并进行胁迫条件下表型鉴定.[结果]同为单子叶的海滨雀稗与水稻的8个PRMT家族成员进化关系相较于拟南芥更为接近,可以分为3类(Ⅰ型、Ⅱ型和Ⅲ型).进化关系越近的基因在不同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也越为相似;除PvPRMT4外,其他7个成员基因的表达对不同胁迫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下调,叶中PvPRMT10在NaCl处理下的表达量在6和12 h时增加近10倍,在CdCl2处理下的表达量在6 h时增加近15倍;海滨雀稗叶中PRMTs基因响应比根系更为强烈.进一步转基因发现,Ⅰ型PvPRMT10过表达拟南芥株系在重金属镉(Cd)和盐胁迫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优于野生型,CdCl2处理下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存活率提高15%,NaCl处理下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存活率提高45%,且幼苗根长提高近2倍.[结论]本研究克隆获取海滨雀稗PRMT家族基因,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且发现PvPRMT10具有正调控耐镉和耐盐的功能.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海滨雀稗转录组数据库非生物胁迫

    猪肺泡巨噬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在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周妮妮安家慧祝可心于栋...
    716-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是猪上呼吸道中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胞外菌,能在应激条件下引起猪格拉瑟氏病,本试验旨在探索副猪嗜血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标准血清型5型副猪嗜血杆菌(Hps5)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系(3D4/21),通过RNA-Seq检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mRNA的表达.[结果]共鉴定出2654个lncRNA,其中包含2439个基因间lncRNA(lincRNA)和159个反义lncRNA(anti-sense lncRNA).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细胞中有110个lncRNA上调,216个lncRNA下调.RT-qPCR结果证明RNA-Seq鉴定的10个上调的lncRNA在Hps5感染的3D4/21细胞中稳定上调.在12、24和36 h时,有4个lncRNA持续上调.特别是lncRNA 165和3304的上调与细胞对活细菌的吞噬作用有关,但未发现lncRNA 165、3304的表达与细菌毒力之间的关系.RNA干扰和过表达试验表明,lncRNA 165能够通过调节TGF-β1的表达来影响副猪嗜血杆菌的吞噬作用.[结论]lncRNA 165在3D4/21细胞中通过TGF-β通路调控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吞噬中起重要作用.

    副猪嗜血杆菌3D4/21细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GF-β1siRNA

    干扰EZH2的表达对奶山羊精原干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蔡玉邓明田刘孜斐张国敏...
    726-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EZH2对奶山羊精原干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siRNA干扰EZH2在奶山羊精原干细胞中的表达,验证干扰效率,并采用ELISA、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EZH2极显著提高奶山羊精原干细胞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P<0.01),而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在分子水平上,干扰EZH2后,奶山羊精原干细胞中CAT、SOD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提高(P<0.01),GPx 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在体外培养的奶山羊精原干细胞中,干扰EZH2增强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CAT和SOD2蛋白并促进其下游抗氧化基因GPx表达相关.

    山羊睾丸精原干细胞EZH2抗氧化能力

    竹叶提取物对哺乳仔猪回肠形态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季书立贠阳贾沛璐甘振丁...
    73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竹叶提取物(BLE)对哺乳仔猪回肠肠道形态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日龄体重相近哺乳仔猪6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哺乳仔猪.对照组每日灌喂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试验组分别灌喂100、200和300 mg·kg-1的BLE-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试验期21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灌喂300 mg·kg-1 BLE显著提高了回肠绒毛高度(P<0.05),但对隐窝深度无显著影响(P>0.05);灌喂200和300 mg·kg-1 BLE均显著降低仔猪血清和回肠黏膜丙二醛含量(P<0.05);灌喂300 mg·kg-1 BLE显著提高血清和回肠黏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上调回肠黏膜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GSH-Px mRNA的表达(P<0.05);灌喂300 mg·kg-1 BLE还可显著提高回肠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上调SOD2和血红素氧合酶1 mRNA的表达水平(P<0.05);此外,灌喂200和300 mg·kg-1 BLE均显著上调回肠黏膜Nrf2和SOD2蛋白的表达量(P<0.05).[结论]竹叶提取物可以改善哺乳仔猪回肠肠道形态结构,促进哺乳仔猪肠道发育,并通过激活Nrf2通路提高回肠黏膜抗氧化功能,且灌喂剂量为300 mg·kg-1时具有较好的作用效果.

    竹叶提取物哺乳仔猪回肠形态结构抗氧化功能

    钙敏感受体及下游PLC/TRPM5介导苯丙氨酸刺激猪十二指肠分泌胆囊收缩素

    王绿阳康翠翠丁立人冯江银...
    740-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苯丙氨酸(Phe)体外灌流对猪十二指肠组织胆囊收缩素(CCK)分泌的影响,以及钙敏感受体(CaSR)、鲜味受体(T1R1/T1R3)、下游磷脂酶C(PLC)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蛋白5(TRPM5)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猪十二指肠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CaSR在猪十二指肠上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利用组织体外灌流系统探究Phe对猪十二指肠CCK分泌的影响,再通过抑制剂或激活剂揭示CaSR、T1R1/T1R3以及PLC和TRPM5对CCK分泌的作用.[结果]猪十二指肠表达CaSR;50 mmol·L-1 L-Phe而非D-Phe能够显著刺激CCK的分泌(P<0.05);加入CaSR抑制剂NPS 2143(25μmol·L-1)或calhex 231(20μmol·L-1)均可显著抑制L-Phe诱导的CCK分泌(P<0.05),但加入T1R1/T1R3激活剂肌苷酸(IMP,2.5 mmol·L-1)或抑制剂lactisole(5 mmol·L-1)后CCK的分泌并无显著变化(P>0.05);通路下游PLC抑制剂U-73122(10μmol·L-1)和TRPM5抑制剂氧化三苯基磷(TPPO,100μmol·L-1)均可显著抑制L-Phe诱导的CCK分泌(P<0.05).[结论]L-Phe通过激活CaSR以及下游PLC/TRPM5刺激猪十二指肠组织分泌CCK.

    苯丙氨酸胆囊收缩素钙敏感受体鲜味受体磷脂酶C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5

    Dcn基因在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曹秋瑜姚望杜星潘增祥...
    748-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了解猪核心蛋白聚糖基因(Decorin,Dcn)的序列特征、蛋白结构和性质,探讨其在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获得猪Dcn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双酶切法构建猪Dcn基因的过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至体外培养的猪卵巢颗粒细胞中,利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mRNA和蛋白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结果]猪Dcn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哺乳动物其他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均比较保守.猪Dcn基因编码蛋白含有360个氨基酸,有糖胺聚糖附着位点(GAS)等重要的保守结构域.成功构建了猪Dcn基因真核生物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猪卵巢颗粒细胞后,发现Dcn过表达极显著上调了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促凋亡基因Bax mRNA与凋亡标志蛋白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而Bcl-2/Bax值则显著降低.[结论]Dcn基因在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是猪卵巢颗粒细胞的促凋亡因子.

    Dcn基因卵巢颗粒细胞细胞凋亡

    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十溴联苯醚诱导肉鸡肾脏损伤中的作用

    孙诗谣饶钦雄程琳杨俊花...
    756-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十溴联苯醚(BDE-209)暴露对肉鸡肾脏组织损伤的影响,探讨潜在的肾脏毒性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150只1日龄雄性AA白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在5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004、0.04、0.4和4.0 g·kg-1 BDE-209,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浓度及肾脏氧化应激指标,观察肾脏组织形态结构及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用免疫荧光、q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自噬相关蛋白p62、LC3-Ⅱ/LC3-Ⅰ及PINK1/Parkin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BDE-209处理导致肾脏损伤,引起肾小球增大,内容物增多,肾小管水肿及胞质疏松,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当BDE-209剂量高于0.04 g·kg-1时,血清BUN和CRE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0.4和4.0 g·kg-1 BDE-209组肾脏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0.04、0.4和4.0 g·kg-1 BDE-209组MDA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日粮添加BDE-209后p62表达和LC3-Ⅱ/LC3-Ⅰ值显著增大(P<0.05),PINK1蛋白表达量也显著上升(P<0.05).[结论]BDE-209暴露诱导肉鸡肾脏氧化应激,激活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损伤,促进自噬蛋白LC3-Ⅰ转化为LC3-Ⅱ,p62蛋白增加,阻碍自噬体的降解,最终导致肉鸡肾脏组织损伤的发生.

    十溴联苯醚肉鸡肾脏损伤线粒体自噬PINK1/Parkin通路

    改善烟叶品质微生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效果研究

    于少藤毛淑蕊胡安妥陆兆新...
    766-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从不同种类的烟叶表面分离鉴定能有效降低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及果胶含量的细菌菌株,并研究菌株在最佳产酶条件下产生的降解酶对烟叶品质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测定分离株降解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及果胶的能力以及菌株产生的各种降解酶活性筛选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通过优化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值、接种量、培养基装液量及摇床转速等条件使菌株产酶效率达到最高,将最佳产酶条件下生产的发酵液和烟叶共同发酵,测定发酵前、后烟叶中大分子化合物及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以评价菌株对烟叶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在分离得到的87株菌株中,菌株yc10被鉴定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可以同时降解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且产生的各种降解酶活性均处于中高水平.菌株yc10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发酵时间36 h,发酵pH值7,发酵温度37℃,接种量6%(体积分数),装液量80 mL,摇床转速200 r·min-1.在最佳产酶条件下培养菌株yc10,并将其粗酶液作用于4种烟叶A、B、C、D,结果发现4种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均被降解,且烟叶中总糖含量增加.烟叶A经过菌株yc10发酵后,酮类、酸类、酯类、杂环类、醇类和醛类物质的含量均增加.[结论]从烟叶表面分离得到1株假单胞菌yc10,可产生多种降解酶;优化发酵条件后,对烟叶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果胶的降解效果均有提升,发酵液作用于烟叶48 h后可使大分子化合物含量降低、总糖含量增加、烟叶中香气成分含量增加,起到提质增香的效果.

    假单胞菌降解酶烟叶品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