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大气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大气科学学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管兆勇

双月刊

1674-7097

xbbjb@nuist.edu.cn

025-58731158,58699794

210044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大气科学学报/Journal Transactions of Atmospheric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南京气象学院主办的学术类期刊,于1978年创刊,现为季刊,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以繁荣我国气象科学事业,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本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新技术研制,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气象台站的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5-2020年川南地区大气PM2.5和O3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输送特征

    郭梦瑶韩琳黄小娟李博...
    809-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川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地面臭氧(O3)、细颗粒物(PM2.5)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本文分析了2015-2020年间川南地区(自贡、内江、泸州、宜宾)PM2.5和O3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以污染严重的自贡市为例,研究当地PM2.5和O3浓度与常见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并通过潜在源分析方法,探究污染物区域输送对自贡市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5-2020年,川南地区年均PM2.5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年均O3质量浓度呈略上升趋势.月均PM2.5质量浓度呈"U"型分布,7-8月质量浓度低,12-2月质量浓度高;月均O3质量浓度呈"M"型分布,7、8月出现峰值,4、5月出现次峰值.2)自贡市PM2.5质量浓度与CO、NO2、SO2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O3质量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3)自贡市PM2.5和O3的区域输送主要以局地气团为主,辐射和人为源排放强度影响气流轨迹中的PM2.5和O3质量浓度.PM2.5和O3的主要潜在源区位于四川盆地和贵州部分地区.

    PM2.5和O3时间变化特征后向轨迹潜在源贡献分析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基于雷达拼图CR产品四要素识别冰雹云的方法

    马中元王金鑫张林才慕瑞琪...
    826-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简便、快捷、自动识别冰雹云的能力,利用雷达拼图组合反射率因子(Combined Reflectivity,CR)数据,在冰雹回波超级单体四要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简约快捷的自动识别冰雹云的方法.结果表明:聚类算法(Clustering Algorithm)、散点轮廓算法(Scatter Contour Algorithm)能够较好地识别出冰雹云回波中心强度和强回波面积;强回波梯度算法(Strong Echo Gradient Algorithm)、云砧回波算法(Cloud Anvil Echo Algorithm)计算快捷.雷达拼图 CR、强回波面积(Strong Echo Area,SEA)、强回波梯度(Strong Echo Gradient,SEG)和云砧回波(Cloud Anvil Echo,CAE)四要素被用来确定回波与冰雹云的关系.江西冰雹大多数发生在超级单体(Supercell)中,当CR≥60 dBZ、SEA≥100 km2、SEG≤8 km、CAE比值在1∶2~1∶3时,就可能发生冰雹;有些微型超级单体(Micro Supercell)在合适的天气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即使SEA=18 km2也会发生冰雹.自动识别冰雹云的方法在2022、2023年各3次冰雹过程中得到实践验证,其识别出的冰雹云区域与冰雹实况区域吻合,但也存在10%~20%的空报率.本研究结果为简便、快捷、自动识别冰雹天气提供了有效依据.

    冰雹云聚类算法散点轮廓算法强回波梯度云砧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