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唐萌

双月刊

1671-6264

bjb@pub.seu.edu.cn

025-83272483

210009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前身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60年创刊,1964年停刊,1983年复刊。复刊前学报作为第1卷,复刊后从第2卷起连续出刊,为半年刊。1987年起为季刊,1989年获准公开发行。随着南京铁道医学院与东南大学合并,学报于2001年9月更改为现刊名,2003年改为双月刊。本刊现由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影像医学、公共卫生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新技术新方法、病例报告以及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可切除胆囊癌的临床效果

    蒋春雷徐永子孙岩李晟...
    951-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新辅助化疗(NACT)方案对可切除胆囊癌(GB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通过穿刺活检或腹腔镜引导下的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GBC的59例患者数据,将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进行NACT治疗的列为NACT组(26例),未进行NACT治疗的列为No-NACT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和术后1周肿瘤预测因子水平、手术结果及随访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术后1周,NACT组患者平均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均显著低于No-NACT组患者(P<0.05).术后NACT组与No-NACT组患者比并发症发生率(19.23%vs 24.24%)和R0切除率(92.31%vs 72.7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手术切除肿瘤大小<3 cm的患者占53.85%,显著少于No-NACT组的24.24%(P<0.05).NACT组患者OS和PFS均显著长于No-NACT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NACT治疗方案可降低GBC患者肿瘤不良预测因子水平,延长患者的OS和PFS,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高.

    胆囊癌新辅助化疗吉西他滨顺铂

    IFITM3在重症流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谢树琴洪镭田曼
    957-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干扰素诱导的蛋白质家族成员(IFITM)3是一种在重症流感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国内外研究表明,IFITM3参与重症流感发展的机制复杂,阻止融合孔形成、药物干预、翻译后修饰、免疫调节、单核苷酸多态性等多种机制均参与其中,本文作者就IFITM3在重症流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

    流行性感冒干扰素诱导的蛋白质家族成员3抗病毒谱作用机制单核苷酸多态性综述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甘霖高进
    962-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是当前社会常见的精神疾病,孕产期作为女性独有的特殊阶段,在孕前、孕期及产后都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产后抑郁不仅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家庭和谐产生不良影响,现已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作者将从产后抑郁的定义及诊断、可能的相关因素、干预措施现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对产后抑郁的诊断提供早期警示和治疗干预提供帮助.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诊断干预措施综述

    含鹅膏毒肽蘑菇中毒免疫毒性研究进展

    余先张贵益吴瑾胡杰...
    967-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蘑菇中毒是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由鹅膏菌属引发的案例占总致命性毒蕈中毒案例的95%,含鹅膏毒肽(AMA)蘑菇中毒死亡人数在我国占蘑菇中毒总死亡人数的90%.1996年发现小剂量AMA可刺激巨噬细胞增多产生TNF;2001年发现其可活化T淋巴细胞产生TNF-α;含AMA蘑菇中毒导致肝损害与其氧化应激及炎症诱导的免疫毒性有关,AMA活化免疫刺激产生免疫毒性导致机体免疫失衡,进一步加重炎症,恶性循环加重靶器官损伤.研究含AMA蘑菇中毒的免疫毒性,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鹅膏毒肽蘑菇中毒肝损害免疫毒性综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9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