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闵春发

季刊

1673-5420

xbskb@njupt.edu.cn

025-85866914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方针,坚持“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本院“两个文明”建设,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服务,为经济建设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34年后民信局存亡原因考——以侨汇为中心

    苏全有李飞涛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交通部限令于1934年年底取缔民信局之后,绝大多数省份的民信局已不存在.然而,以经营"侨汇"业务著称的闽粤两省民信局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战时环境下"侨汇"的经济贡献、民信局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侨胞群体的政治支持.由于民信局未处于国家监管的金融体系之内,出现了侨汇积压与侨汇黑市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侨胞、侨眷的利益,并且给国家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最终被取缔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民信局华侨侨汇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东北邮政的处置

    常国栋叶美兰徐鸣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邮政不断遭到日本的侵扰与破坏.事变初期在国民政府外交收复东北的策略下,邮政总局及东北地方邮局设法维持辽宁、吉黑两邮区的运转,以沟通信息并配合外交交涉.日本扶持伪满洲国后,其侵扰东北邮政的方式由直接侵吞转向利用伪满洲国强制"接收".1932年6月,随着国联调查团离开东北,中日双方在国联的角力进入最后阶段.此时,日伪方面积极推动"接收"东北邮政,以塑造伪满洲国的"独立"形象,国民政府则采取封锁邮政的方式进行反击.纵观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对东北邮政的政策,其核心在于寻求国际支持与对日不妥协,这与1934年国民政府对日妥协背景下的通邮谈判有着明显区别.

    九一八事变邮政总局中华邮政东北封邮

    征稿启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