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邹建平

季刊

1008-9667

n3719292@yahoo.com.cn;3719292@163.com

025-83498094、83498095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 (Music & Performance)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创刊20多年来,一直重视刊物的学术品位,宏扬传统艺术,关注当代艺术,探索艺术教育改革之路。刊物发表的文章被中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甚多。主要反映学院科研、创作和教学成果,广泛吸收校外专家、教授和研究生来稿,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促进科研、创作和教学改革。面向社会各个相关高校及单位的读者,拥有大量的阅读群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民族化流行音乐对外传播赋权新路径探究

    张丹丹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与"文化强国"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文化建设与传播路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优化包装营销策略、强化创作力推陈出新和促进跨文化平等对话是提升民族化流行音乐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中国民族化流行音乐有潜力在全球文化市场中扩大影响,增强文化软实力,并推动国际文化的多元共融和交流.这不仅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为全球文化交流树立了新的典范.

    一带一路民族化流行音乐传播赋权路径

    美国非营利性戏剧组织透视

    张蔚何岳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非营利戏剧组织是戏剧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最广大的观众群体.其在组织形态上是具有免税资格501c3的法律实体,实行董事会、艺术总监、管理总监三角形的管理结构,并采取以固定剧目轮演制、季票订购制为主的艺术生产方式.非营利戏剧组织基于社区,以剧院的使命和宗旨为核心,和商业性制作人合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美国戏剧非营利戏剧戏剧管理组织形态

    跨界改编、形态创新与戏曲传播圈层化的突破——越剧《新龙门客栈》的创新路径与启示意义

    穆海亮马恒怡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火爆出圈,是由多重因素共同造就的,其破圈背后的文化意义值得深思.就内容生产来说,该剧对武侠IP的跨界改编,发挥了经典影片固有感召力和青春越剧审美优势的合力,消弭了传统戏曲与当代观众之间的距离;就呈现样态而言,该剧对新媒体表达和浸入式互动的借力,既以创新的形式契合了网生代青年的现场交互需求,也是对戏曲传统基因的重新激活;就传播策略而言,该剧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及明星效应进行延伸辐射,以碎片化传播、粉丝文化和超越性别的正向引导力为戏曲市场唤醒更多潜在受众.越剧《新龙门客栈》为戏曲发展带来新的启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成功具备可复制性.

    越剧《新龙门客栈》跨界改编环境式越剧戏曲传播

    《碧血花》的版本源流与修改

    李侑珊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如晦(阿英)所创作的《碧血花》现有4个版本存世,版本之间内容和收录情况等存在不同.基于创作思路的变化,作家对剧作的情节和人物设置等进行了修改;基于历史剧创作观念,其对剧作中原型人物进行严谨地考证,修改了相应的人物名字,补充人物"本传"等;由于受到创作环境的影响,剧作中相应的语言表述,人物情感倾向也予以了修改;基于戏剧舞台艺术和文本艺术,修改了部分人物动作和语言.通过《碧血花》的版本研究和对比分析,既对理解戏剧创作、揭示时代特征有重要意义,也为戏剧版本研究提供新的史料线索.

    《碧血花》阿英历史剧版本

    日用类书"侑觞门"中曲牌的主要形态与文化功能——以《三台万用正宗》为考察中心

    刘宇颂刘天振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时期民间书坊编刊的诸多综合性日用类书中一般都有"侑觞门"或"酒令门",专门辑录各类时兴酒令,以供四民采择使用.其中全用曲牌和部分用曲牌的酒令占了很大比重.其主要形态可分为"《西厢记》类""曲牌串合类""曲牌与其他典籍结合类"及"曲牌与其他名物合意类"四种,其游戏规则包含"顶真""贯串合意"两种.这些含有曲牌的酒令在泛化词曲艺术娱乐功能、拓宽曲学知识传播途径、印证戏曲文化在民间社会的生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用类书中的曲牌由专业知识转变为日用知识,为当代戏曲文献研究、戏曲传播研究带来诸多启迪.

    曲牌日用类书酒令《三台万用正宗》

    网络消费时代古偶仙侠剧的虐恋话语与文化景观

    范志忠胡育文
    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偶仙侠剧以女主为视角,叙述"虐恋"爱情故事,制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符号景观,打造IP文化产业链,形塑着现代大众文化产业与网生代的审美趣味.但是,古偶仙侠剧如何规避泛娱乐化的迷失,赋予更深刻的历史内涵与现实意义,应该是今后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消费时代古偶仙侠剧虐恋话语文化景观

    话语与路径:大运河生态影像的国际传播潜力分析

    邓良
    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以来中国大运河生态影像成为公共影像生产与国际传播的热点之一.从当代的运河生态影像中大致可以提炼出三种主流生态话语:景观生态学话语、生态理性主义话语、反思人类世话语.这三种话语分别镶嵌于纪录片、自媒体图片与短视频、博物馆投影装置等不同媒介中.这三种话语的国际传播潜力各不相同,进一步挖掘景观生态学话语背后更加基础性的人文地理信息、揭示全球化的生态理性主义话语背后被遮蔽的地方生态故事、在反思人类世的潮流中将东亚传统的"自然观"与西方生态研究中的"生成性"视角相结合,有助于构建中国本土生态文明话语体系.

    大运河人类世生态影像行星视角

    舞蹈的身体之维——基于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分析

    马国全
    168-17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体是舞蹈的载体和基础,舞蹈最重要的是借助于身体这个媒介来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舞蹈真正以身体的"在世存在"为本源,相反,大多数舞蹈在本质上仅把身体当作通向精神、社会、情感、神灵、个人遭遇等等的工具而进行身体之外的意义的表达.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提出了身体现象学理论,他反对将意识作为哲学的起点,而把身体作为认识的中心:"我"在"我"的身体中,"我"就是"我"的身体,身体是身-心的统一;我们通过身体存在于世,用我们的身体感知世界,其本质就是身体与身体、身体与世界的交织交错、互感互生.而舞蹈正是这种身体哲学的表达形式之一,是人类谋求共生共在的重要渠道.

    舞蹈梅洛-庞蒂身体主体语言身体间性

    土家族毛古斯舞的符号形式与象征互释

    王莉
    17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家族毛古斯舞是一种古老的仪式舞蹈,以演绎土家先祖"毛人"故事为主,展现土家先民原始渔猎生活.文章基于湘西龙山县靛房镇石堤村的田野调查,从语言产生的文化环境理解毛古斯舞的身体外形特质,它既是舞者先觉经验的符号化显现,也是在文化生境中历久滋养的身体记忆.在长期的身体实践中,土家族将这种符号不断复现、衍义,进而折射出石堤村土家族人的生命状态.

    土家族毛古斯舞符号形式集体表象象征互释

    张列指挥艺术探赜

    张丽
    18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指挥家张列艺术生涯的50年,是他探索与思考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50年.陕西歌舞剧院浓郁的人文氛围,滋养了他"戏比天大"的为艺之道;指挥舞台上,他视"精品创作与精湛演奏"为乐团发展之道,与南北两地多家民族乐团同携手砥砺前行;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语境下,他率多家民族乐团走出国门,用具有民族神韵的二度创作温暖了异域听众,把中国民族管弦乐宏大叙事的特长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相呼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动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与认可.

    张列指挥民族乐团中国民族管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