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续维国

双月刊

1009-4458

nmndskxb@163.com

0471-4309309

010018

呼和浩特市塞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价值取向证析——基于安徽省定远县的试点实践

    刘艳马茁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定远县是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验区,也是整县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全国试点.围绕宅基地"三权",定远县采取显化所有权落实方式、打通资格权认定壁垒和畅通使用权放活通道的改革措施,有效激活了宅基地财产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成效.在保障农民居住权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发挥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功能,进而激活宅基地的财产权能是定远县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启示.由此,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的价值取向应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土地增效为目标、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以支持乡村主导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发挥宅基地生产资料功能为着力点.

    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财产权生产资料价值取向

    从外嵌到内嵌:绿色食品消费方式的形塑路径研究——以合肥市新农人农夫市集为例

    蒋喜龙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食品消费方式作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抓手之一,如今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迫切需求.文章基于合肥市新农人农夫市集的田野调查,从嵌入性理论视角入手,探讨其绿色食品消费方式的具体形塑过程,藉此克服以往研究关于绿色食品消费形塑机制"只形不塑"的研究窘境.研究发现:绿色食品消费方式在形塑过程中呈现出从外嵌到内嵌的"嵌入式形塑"路径图景,在组织嵌入层面,推动消费群体联结生产主体实现产消一体.在信任嵌入层面,产消双方经由信任外压、信任检验、信任内生形成嵌入式消费信任.在认同嵌入层面,通过情感共振、理念共鸣、身份共识建构绿色食品消费共同体.该农夫市集借助组织嵌入、信任嵌入、认同嵌入等三重维度实现"由外向内"层层深入消费者的行为意识选择,推动其顺利实现组织落地、信任融入、认同扎根,从而使绿色食品消费方式得以有效地内嵌植根于消费者的意识内核之中.

    外嵌内嵌嵌入式形塑绿色食品农夫市集

    场域视角下新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运作机制及优化路径——基于皖西黄村的案例研究

    周金强
    17-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下,基层治理离不开新乡贤的参与,必须要重视新乡贤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约束,新乡贤逐渐分化为本土乡贤与外来乡贤两大群体.为了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新乡贤在内的各类治理主体的积极作用,为基层治理赋权增能.通过对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黄村的实地调研,立足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将基层治理视为一个场域,将新乡贤视为场域内的主体之一,分析场域内外的环境特征、资本作用机制以及各类乡贤的惯习特征,探析新乡贤参与基层治理的动力与阻力,提出关于解决这些阻力的优化路径.

    场域新乡贤资本基层治理

    小岗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赵伟峰王明蕾刘菊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岗精神是我国农村改革实践探索的高度经验凝练和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农村改革进程中广大农民群体的自觉性与奋斗意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永久精神动能和不竭动力源泉.乡村振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环节,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具别样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重新理解和把握小岗精神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其蕴含的革故鼎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民本精神,团结奋斗、矢志不渝的追梦精神,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和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实践精神,在继承和弘扬中,深度挖掘其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精神激励与价值引领作用,把小岗精神的科学内涵深度融通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全过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重要路径参考.

    小岗精神乡村振兴时代价值

    蒙古马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联系、逻辑理路和弘扬路径

    孟曦
    31-3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马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又流淌着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基因.从民族精神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入手,阐释蒙古马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联系、逻辑理路与弘扬路径,挖掘蒙古马精神独特的精神特质,揭示蒙古马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血脉关系,有助于转变以往对蒙古马精神仅是地域精神的认知,以更广阔的视域去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浪潮中,弘扬蒙古马精神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蒙古马精神内蒙古

    社会信用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经验证据

    吴睿张艳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信用体系是影响创业活跃度的突出因素.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构建回归模型,并且对回归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显示,试点政策显著促进市场创业活跃度,信用城市建设显著地增加市场创业活跃度.异质性检验表明,信用城市建设对人力资本更高和市场规模更大城市的创业活跃度的激励作用更强.

    社会信用创业活跃度双重差分法

    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邱强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具有鲜明的政策线索和内在的理论逻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却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现实困境,制约了相关财政支持政策效应的实现.未来应通过构建乡村振兴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涉农财税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力度,加强财政治理、明确政府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财政支持政策体系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公共财政乡村振兴政策选择乡村治理

    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杨素华任林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知网期刊库中的"CSSC1"和"北大核心"上刊发的868篇农产品物流相关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CiteSpace对数据进行发文量、作者、机构与关键词等方面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3年以来,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热点集中于其发展对策、农产品物流的算法控制、运作模式以及农产品供应链的协同发展四个方面.研究前沿包括数字化赋能农产品物流、构建智慧物流体系、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和效益.未来研究可聚焦于人工智能赋能、构建生鲜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体系等方面.

    农产品物流文献计量分析CiteSpace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徐文篆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择2010-2020年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显示:以"宽带中国"战略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集中体现在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缓解收入差距处于较低水平地区的城乡不平等状况.基于此,为了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应全面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加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基础设施城乡收入差距"宽带中国"战略双重差分法

    新时代城市社区柔性化治理研究——基于女性参与社区治理的调查

    张蕾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我国治理方式从刚性治理转向柔性化治理.柔性化治理因其内在价值的人本性和创新性,成为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走向.基于女性参与安徽省蚌埠市喻义巷社区、合肥市桃花社区以及六安市玉泉社区柔性化治理的田野调查,发现女性居委会成员、女性网格员、女性社区志愿者日益成为城市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并在治理中凭借"初心""细心""爱心"的柔性特质催生了情感治理机制、情感联结机制及情感动员机制,但其在实践中也面临困境,应从营造氛围、强化激励、提升能力、拓展参与空间方面为女性参与提供系统性支持,提升新时代城市社区柔性化治理水平.

    社区治理社会性别视角女性柔性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