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石油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石油化工
内蒙古石油化工

其其格

半月刊

1006-7981

nmshbjb@sohu.com

0471-4928034

010010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52号

内蒙古石油化工/Journal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小波能谱分析法的测井低阻油层识别方法研究

    漆俐红万文春关文政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测井资料在低阻油层流体性质识别中解释符合率,依据不同储层测井曲线在小波分析能谱特征差异,通过对反映岩性、物性和电性测井曲线进行同类别同尺度小波能谱分析,提取其测井信号中的流体性质信号,建立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与含油气性的四性特征模型库,并依此对低阻油层流体性质进行识别.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的小波能谱分析法可有效提高低阻油藏流体性质识别的准确率.

    流体性质识别能谱分析低阻油层信号提取

    综述当前沉积学研究的热点和进展

    张飞燕郭元岭王惠勇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积学是地质科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在今天能源发展的行业中具有强大的社会需求,通过调研沉积学发展现状,总结了沉积学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主要为盆地动力学机制与沉积演化、人类世沉积学等,主要成果有重建了洋陆作用与转化机制,建立了环青藏高原巨型盆山体系与大陆会聚及碰撞造山的响应关系,阐明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的多幕裂陷和多幕反转过程,确认了人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代沉积地貌和沉积记录标志等.认为沉积学研究更趋于系统化、多样化、智能化的发展在矿产资源勘探、人类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建议科研人员锐意创新,取得更多原创、引领性的成果.

    沉积学沉积演化"源-汇"系统古地理

    元城富县油藏储层堵塞机理研究

    彭建吴国荣田甜张兴...
    101-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城富县油藏部分井呈现储层堵塞特征,开展了解堵措施治理效果不理想,急需开展储层堵塞机理研究,明确堵塞原因,为下步堵塞井治理及预防堵塞提供技术指导.为此开展了粘土矿物分析、敏感性分析、流动伤害实验及配伍性分析等.研究表明:配伍性差,流动伤害导致结垢堵塞孔喉是储层堵塞的主要原因,结垢主要为碳酸钙垢.

    元城富县油藏堵塞机理流动伤害配伍性

    鄂北工区压裂砂堵分析与对策

    席旭东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压裂是低渗油气藏开发的有效手段,砂堵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和作业周期.通过对鄂北工区气井压裂施工过程分析,认为储层泥质含量高、塑性强,近井地带裂缝发育或靠近断层、液体滤失量大、压裂目的层与上下隔层地应力差值小、缝高失控等地层因素是造成工区气井压裂砂堵的主要原因,此外也存在施工质量控制不严等问题,加剧了砂堵风险.提出了优化前置液类型和比例、采取多段塞降滤失和打磨裂缝及炮眼、渐进式加砂、优化控缝高和穿层改造等技术措施,并加强压裂现场施工监管,确保各项指令得到严格落实,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有效解决该类问题提供借鉴.

    水力压裂砂堵降滤失对策鄂北工区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杨米涧地区长6致密油储集砂体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王爱民王朝张瑶瑶艾兵权...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致密油历经十余年摸索,目前已实现规模开发.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油田杨米涧地区长6段为主要致密油开发层位,但区块油气采出程度低,开发效果不佳.以常规孔渗、高压压汞等岩心化验为基础,结合铸体薄片等镜下观测技术来分析杨米涧地区长6致密油储集砂体特征,并探讨成岩作用对长6致密油储集砂体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杨米涧长6致密油储集砂体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填隙物主要以孔隙式胶结填充孔隙,主要储油空间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造成其呈现特低孔-超低渗特征的成岩作用除强压实+强胶结复合作用之外,交代作用对储层致密化也有一定贡献;溶蚀作用和压溶作用是形成中孔-低渗富油砂带的主要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长6储层特征杨米涧地区

    靖边油田杨米涧地区长6致密油储集砂岩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王锋张瑶瑶艾兵权李艾峰...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6致密油储集砂岩是靖边油田中生界致密油储层的主力油气勘探层位,为部署杨米涧地区长6致密油的剩余油挖潜工作,对杨米涧地区沉积背景进行调研,结合岩心特征及测井分析,识别长6致密储集砂岩各小层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并分析各小层发育时期沉积相带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杨米涧地区长6段致密油储集砂岩为延长组主要致密油产层,长6段致密油储集砂岩主要形成于NE向物源形成的三角洲平原氧化环境中,厚度约100~150m,沉积期发育3~5条NE向分流河道;有利储集砂层主要沉积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环境,有利储集砂带主要呈NE-SW向条带状分布.

    鄂尔多斯盆地杨米涧地区长6致密油储层沉积微相

    一种液压驱动顶驱下套管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刘士岩张宁王坤青李慎奎...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顶驱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公司研制了一种液压驱动的顶驱下套管装置,该装置顶端与顶驱主轴连接,通过驱动油缸驱动楔形卡瓦卡紧套管,结合顶驱的旋转和起下功能,完成下套管作业.下套管装置设计有芯轴密封结构,该结构能够与套管内孔形成密封,可在下套管同时进行泥浆循环,减少了下套管作业时井内事故的发生.该装置目前已完成42 口井下套管作业,作业成功率100%,下套管装置应用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升了下套管作业效率和下套管作业成功率.

    下套管装置顶驱液压驱动

    浅层水合物钻井井筒温度场特征研究

    张斌王富伟刘江涛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水浅层水合物钻井过程中,井筒压力与温度的变化显著影响水合物钻屑在环空中的平衡状态.水合物相态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同时水合物相变产生气体后,又会影响井筒流体组成和传热方式,导致井筒温度与水合物相变互相影响.因此,研究建立了深水钻井过程中瞬态温度场模型,分析了浅层水合物钻井过程中井筒温度场特征,为天然气水合物钻屑在环空中的分解情况提供了依据,有效指导深水浅层水合物钻井工艺措施的优化.

    深水浅层水合物钻井过程井筒温度场

    《内蒙古石油化工》欢迎订阅 欢迎赐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