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石油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石油化工
内蒙古石油化工

其其格

半月刊

1006-7981

nmshbjb@sohu.com

0471-4928034

010010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352号

内蒙古石油化工/Journal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边底水油藏见水特征分析及治理对策

    王明瑜彭建陈庆陶思羽...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中油藏白246单元边底水发育,投产初期主要依靠天然能量开发,2014年开始转入注水开发.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含水上升速度加快.通过运用油藏工程、动态分析法等分析总结了见水特征及受控因素,针对油藏开发矛盾提出治理意见从而提高开发水平.

    边底水见水特征含水上升因素剩余油治理对策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监理工作重难点分析——以大涝坝凝析气藏提高采收率兼顾天然气季节调峰工程为例

    高初亭
    56-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建设监理是我国建设工程领域推行的一项科学管理制度,在众多工程类型中,石油天然气工程建设的监理工作有其独特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重难点,这些会影响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大涝坝凝析气藏提高采收率兼顾天然气季节调峰工程为例,分别从质量控制、HSE管理、进度控制、造价控制等四个方面对监理工作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对的应对措施,以期对后续的监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工程建设监理石油天然气质量控制HSE管理进度控制造价控制

    苏11区块集输系统运行优化与实践

    蔡昌明黄迪魏自涛罗亮...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苏11区块气井生产已进入中后期,区块的开发已由上产阶段转移到目前的战略稳产阶段.随着区块低压低产的间歇采气井不断增加、以及区块内压缩机等设备的不断老化,故障停机或是保养停机的频率逐渐增加,集输系统的合理调整对区块外输能力已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低压低产间歇采气井的产能有限,若集气站压缩机设备故障或是保养停机,站内及所辖气井的系统压力就会随之升高,对低压低产的间歇采气井产能释放及集气站外输能力都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集输系统的合理可在集气站设备故障或保养停机时,将本站无法有效外输的产能调整至其它集气站进行处理及外输,有效的降低集气站及气井的系统压力,为低压低产间歇采气井产能的释放及区块天然气的平稳外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汇总了针对苏11区块根据设备运行故障等影响集输系统平稳的因素,采用的集输系统调整方式汇总及应用实例的分析及优化效果的佐证.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集输系统调整降低系统压力低压低产间歇采气井优化效果佐证

    苏东北下步开发对策探讨

    马鹏举刘向前于苏浩许博尧...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东气田北部储层物性先天较差,为典型的低饱和度致密气藏,开发难度较大,针对该区块开发效果差异大,开发效果不佳问题,通过对比开发效果,结合生产现状、断裂分布等筛选有利区、确定产能部署及评价方向,对比历年改造效果,优化液量、排量、支撑剂等工艺参数,明确非主力层贡献及下步评价方向,从以上三方面提出相应开发对策,以期提高苏东北开发效果.

    有利区筛选进液量排量、支撑剂非主力层

    基于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下《煤炭气化工艺与操作》课程的改革研究——以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为例

    薛彩霞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具有优势.为了改进《煤炭气化工艺与操作》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借鉴了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并采用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改革之后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双元制"教学模式煤炭气化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探索与实践

    冉翔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通过建立视频资源库,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课后互动等方式进行教学试点,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评估方式,构建新型"线上预习-线下实验-线上复习与进阶"的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学习参与度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乙炔氢氯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活性炭的催化性能研究

    张伟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题为乙炔氢氯化含杂原子非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研究.催化剂以活性炭为载体,将含氮配体负载在活性炭上,通过高温煅烧得到氮掺杂非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中期其催化转化率为56%,明显高于活性炭催化剂活性,其选择性约为98%,活性下降缓慢,稳定性较好.反应后,通过程序升温脱附、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和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的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非金属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热稳定性.

    乙炔氢氯化非金属催化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基于恒速压汞技术研究安塞油田S区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苏成余常燕曹燕燕刘波...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评价安塞油田S区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利用恒速压汞实验,研究了孔隙和喉道的分布特征以及孔喉半径比特征参数与孔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渗透率的岩心样品孔隙半径分布范围基本相同,主要分布在120~340μm之间,平均孔隙半径在240μm左右;喉道半径主要分布在23μm以内;孔喉半径比与渗透率呈正相关关系,是影响S区储层渗流能力的主要因素.

    安塞油田恒速压汞孔隙结构喉道半径

    SAGD高温电潜泵接线技术优化研究

    鲁奕宁
    84-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油公司从2005年开始转SAGD开发,高温电潜泵举升工艺是目前最前沿的SAGD大排量开发技术之一,能够满足排液量大于500t/d的生产能力.由于受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等复杂井况影响,随着SAGD高温电潜泵井组数增加,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严重制约了 SAGD的平稳生产.针对高温电潜泵频繁检泵等生产难题,通过对电潜泵举升系统中的井下动力电缆、大小扁电缆接线工艺、井口穿越器等环节优化改进,各项技术均通过了生产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保障公司高温电潜泵高效平稳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支撑特油公司百万吨稳产做出更有力的贡献.

    高温电潜泵频繁检泵电潜泵工艺优化

    气驱地面配套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与应用

    马波刘婷婷金惠邱筱童...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深北区高66×1断块Es33II油组碳驱油碳埋存先导试验和柳赞北区Ⅳ油组开展气顶重力驱方式提高采收率试验实施后,柳北区块开发方案调整,一、二、三线受效井的生产参数发生了变化,部分单井产液得到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系列需要进一步优化解决的问题,经系统分析了气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措施.

    气液计量温度调节气量调节气体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