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与饲料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畜牧与饲料科学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刘红葵

月刊

1672-5190

cnmxky@vip.163.com

0471-5294608,5294500,5295703

010031

呼和浩特市昭君路22号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合实验大楼

畜牧与饲料科学/Journal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 《畜牧与饲料科学》是经科技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1973年创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5-1228/S;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5190。本刊为月刊,192页,邮发代号:16-101。 主要栏目:基础科学、实验技术、生物工程、实用技术、奶牛专栏、遗传繁育、资源与环境、饲料科学与动物营养、草业科学、食品科学、畜牧生产、教学园地、兽药科学、动物检疫、经济与管理、疫病防治、临床兽医、工艺设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海省大通县世居牦牛犊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杜梅卓张才旦卓玛赵志刚顾冬花...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调查青海省大通县部分地区世居牦牛犊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及其虫种类型.在大通县宝库乡和良教乡采集了200份3~5月龄世居牦牛犊粪样进行隐孢子虫检测.所有样品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处理,采用免疫荧光试验(IFT)方法进行检测,阳性样品再用套式PCR扩增18S rDNA,并进行测序和同源性分析以供虫种鉴定.结果表明:免疫荧光试验(IFT)方法镜检出3份隐孢子虫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5%(3/200);阳性样品经套式PCR扩增18S rDNA后,有2份隐孢子虫样品呈阳性,扩增产物长度为500 bp,测序后将序列命名为QHDTC201901和QHDTC201902;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种类鉴定发现2种隐孢子虫,分别为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和牛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ovis),总感染率为1.0%(2/200).综上提示,大通县部分地区牦牛犊存在隐孢子虫感染,感染虫种为安氏隐孢子虫和牛隐孢子虫.该调查研究为该地区牛隐孢子虫病的防控提供了临床基本数据.

    牦牛犊隐孢子虫18SrDNA免疫荧光试验套式PCR

    马睾丸石蜡切片制作前期处理条件的优化

    纳日嘎王希生神英超才文道力玛...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石蜡切片制作前期处理——固定和脱水条件.[方法]对比Bouin固定液与4%多聚甲醛两种不同固定液在4℃和室温不同时长下的固定效果;对比6 h和18 h时长的脱水效果.[结果]4%多聚甲醛4℃固定24 h后进行18 h脱水或Bouin 4℃或者常温固定24 h后进行6 h脱水均能达到有效支持后期石蜡切片制作的目的.[结论]Bouin固定液常温固定24 h后进行6 h脱水处理可作为野外采取马睾丸组织制作石蜡切片最佳的前期处理方案.

    马睾丸石蜡切片HE染色

    基于PBL教学法的诺贝尔奖奖史解读在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孔凡志王新孙先宇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生理学是研究正常动物生命活动现象及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连接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将基于PBL教学法的诺贝尔奖奖史解读应用于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中,通过教师示范解读与课程相关的诺贝尔奖成果和给学生布置解读任务,学生分析、讨论和制定解读方案,学生以课件形式解读诺贝尔奖成果,教师总结与点评等四部分研究内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为进一步提高动物生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提供解决方案.

    PBL教学法诺贝尔奖动物生理学双语教学

    基于超星泛雅教学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研究——以动物生理学课程为例

    刘玉梅张自强吕琼霞陈晓光...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生理学作为农业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内容庞杂、抽象,知识更新快.根据动物生理学课程特点,依托超星泛雅教学平台,从课程内容设计、学生参与度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为提高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同类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互联网+在线开放课程动物生理学课程建设

    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探讨

    王建文孟军姚新奎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属动物生产学是传统主要养马区农业科学类院校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基于该课程的开设现状,分析其在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阐释了开展"产学研"合作模式教学的必要性.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针对马产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结合学院其他相关课程实践经验,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搭建实践平台,构建了适宜于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的"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马产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产学研"合作教学

    《畜牧与饲料科学》投稿简约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