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纳米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纳米科技
纳米科技

徐友龙

双月刊

1812-1918

029-88153782 88153806

710075

西安市科技路37号海星城市广场B座24层

纳米科技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ZnO对Ag+的吸附行为研究

    杨玲叶云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纳米ZnO为载体,制备了银离子掺杂的复合粉体,研究纳米ZnO对Ag+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纳米ZnO对银离子的吸附随分散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当分散剂含量为0.5%时吸附效果最好;pH值提高时,对银离子的吸附也增强,当pH值为12时,吸附最强.

    吸附纳米ZnO银离子

    UPM/PHBV超细静电纺纤维毡的制备

    张菁菁刘峻俞昊张瑜...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改性不饱和聚酯/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UPM/PHBV)为基体,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了电纺原液浓度、有机盐的添加量、静电压、挤出速率、接收距离等参数对该共混体系纤维毡静电纺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一定的静电成形务件可以调控得到不同直径和不同多分散程度的超细纤维.

    改性不饱和聚酯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静电纺成形

    Cu3N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崔增丽黄致信郭继花
    47-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底上成功制备出了氮化铜(Cu3N)薄膜,并研究了溅射参数对Cu3N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溅射功率和氮气分压的增加,氮化铜薄膜的择优取向由(111)方向向(100)方向改变.随着基底温度从70℃增加到200℃,薄膜从Cu3N相变为Cu相.紫外可见光谱、四探针电阻仪等测试表明,当溅射功率从80W逐渐增加到120W时,薄膜的光学能隙从1.85eV减小到1.41eV,电阻率从1.45×102Ω·cm增加到2.99×103Ω·cm.

    氮化铜溅射参数物理性能

    不同壳层的CdS/Zn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温度相关荧光性质

    张乃青崔一平张家雨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导了CdS/ZnS纳米晶体(NCs)的制备过程和其光学性质.通过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和反应技术(SILAR),我们用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合成了不同壳层的四个样品,包括CdS核纳米晶以及具有1~3层ZnS壳的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体样品.发现具有一层ZnS壳的CdS/ZnS样品的荧光量子产率大约比未包覆壳层的CdS纳米晶体样品的强11倍.另外,随着壳层的增加(增至两到三层),荧光量子产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样品进行了温度相关的光谱测量.发现CdS/ZnS和CdS一样具有特殊的光学特性.

    纳米晶体CdS/Zns荧光寿命

    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及其场发射研究

    李振红习王锋郑新亮钟寿仙...
    57-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克服用Fe(NO3)3、Mg(NO3)2体系催化剂自由生长出的碳纳米管缠绕程度较严重,分布不均匀的缺点,采用丝网印刷催化剂的方法将其印刷在石英、硅和钛三种不同的基底上,结果表明,在石英基底上,用CVD法制备的碳纳米管分布较均匀,有效地克服了团聚现象,并用其作为场发射的阴极进行场发射实验,实验表明,该阴极开启场为2.2V/μm,在电场强度为3.0V/μm下,阳极电流为46.6uA,场发射电流稳定,波动小于5%.该阴极可望应用于场致发射显示器、液晶显示的背光源、照明光源等器件.

    丝网印刷催化剂碳纳米管场发射

    Ag掺杂对ZnO纳米线气敏性能的影响

    范新会林贺马雪红严文...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采用物理热蒸发法制备的纯ZnO纳米线和Ag掺杂ZnO纳米线为气敏基料,制备成旁热式气敏元件,用静态配气法对浓度均为100ppm的无水乙醇蒸汽、氨气、甲烷及一氧化碳四种气体进行气敏性能测试,结果表明,Ag掺杂后,ZnO纳米线对四种气体灵敏度的最高值分别提高了230%,92%,158%,49%,缩短了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

    ZnO纳米线掺杂气敏性能

    细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进展

    张晓明丰平赵玉玲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细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原始粉末粒径、烧结工艺、烧结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几种新的制备方法,指出必须发展新的制备技术,以充分发挥细晶粒金属陶瓷的优越性.

    Ti(C,N)基金属陶瓷细晶粒纳米改性

    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研究进展

    齐天骄邓建国黄奕刚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包括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一般采用高能表面改性法对纳米粒子进行修饰;化学改性分为硅烷偶联剂、酯化反应、表面接枝和表面活性剂等方法.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

    纳米科技在纸张中的应用

    75-76页

    行业信息

    77-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