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纳米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纳米科技
纳米科技

徐友龙

双月刊

1812-1918

029-88153782 88153806

710075

西安市科技路37号海星城市广场B座24层

纳米科技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英国卢瑟福Appleton国家实验室微纳技术中心(Micro and Nanotechnology,Centre,MNTC)的Principal科学家陈宜方

    1-2页

    几种Si、Ge纳米线导热系数的原子模拟

    沈海军田少岗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Si纳米线、Ge纳米线、核-壳结构的Si/Ge纳米线及超晶格结构的Si/Ge纳米线的导热系数,给出了纳米线的温度与导热系数关系曲线,对比了几种纳米线导热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纳米线的导热系数降低;相同温度下,纳米线导热系数的大小顺序为:核-壳结构的Si/Ge纳米线、超晶格结构的Si/Ge纳米线、Si纳米线、Ge纳米线.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纳米线导热系数

    纳米金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生物传感检测

    刘刚潘敦刘丽宋世平...
    6-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地分析了纳米金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并从光学比色分析、荧光分析、电化学检测、质量变化检测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纳米金在DNA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纳米金DNA生物传感生物检测

    纳米氧化铝对多重耐药质粒RP4接合转移的影响

    李君文喻云梅赵祖国邱志刚...
    10-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合供体菌为大肠杆菌HB101(RP4),受体菌为Salmonella aberdeen Kauffmann 50312(strR),供、受体菌液均为109cfu/mL(浓度比为1∶3),25℃静止接合8 h后计算接合子,采用透射电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RP4的接合转移随着纳米Al2O3浓度的升高具有上升趋势,5 mmol/L和50 mmol/L纳米Al2O3组接合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150倍和40倍,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纳米Al2O3能够促进接合子的产生,其影响机理可能是因为纳米Al2O3能够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间接影响接合过程,或者直接促进接合基因的表达所致.

    纳米氧化铝细菌耐药性接合转移

    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研究

    刘琪崔海信顾微林春梅...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用作农药载体的纳米SiO2的分散性和疏水性,以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SEM、XRD、FTIR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方法对产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H-570能够成功地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并且提高其分散性.最佳偶联改性的反应条件为:改性剂用量5%,改性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改性纳米SiO2的接枝率为11.7%.

    纳米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改性

    行业信息

    18,53,57,71-72页

    Ni掺杂TiO2薄膜的甩胶喷雾热分解法制备和自清洁性能的研究

    朱江武光明卢凯韩彬...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钛酸丁脂(Ti(C4H9O)4)为先驱体,硝酸镍(NiNO3)为掺杂物,采用甩胶喷雾热分解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了镍掺杂TiO2自清洁薄膜,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透射光谱(Uv-Vis)、光催化和亲水性能测定等手段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r/min为理想衬底转速,350℃是理想的衬底沉积温度,500℃是理想的样品退火温度.随着镍掺杂量的不断增加,TiO2薄膜的亲水性能也越好,当镍掺杂量达2%-3%时,TiO2薄膜的亲水性能达到最好.

    甩胶喷雾热解法掺杂TiO2薄膜自清洁

    ZnSnO3的微波合成与表征

    徐蓉张勇王师金钟声亮...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锡酸钠和廉价的硫酸锌为原料,利用快速节能的微波技术合成了ZnSnO3微米球和纳米立方块.用SEM和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在微波条件下只需30 min即可获得结晶度较好的锡酸锌,SEM结果显示,锡酸锌微米球的直径在0.5μm-1.5μm之间,锡酸锌纳米立方块的平均尺寸在150 nm左右.

    锡酸锌微波纳米材料

    ZnO纳米微粒的超临界制备实验研究

    张艳洁王硕商清春周英君...
    28-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超临界水解过程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78 nm的ZnO纳米微粒.将制备的微粒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产物为纯度较高的ZnO微粒,微粒粒径较小、分散性较好、且粒度分布集中.试验同时考察了操作压力、操作温度、系统总流量和支路流量比等各过程参数对微粒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操作压力、操作温度的升高,制备的微粒粒径有明显的增大趋势;随系统总流量的提高,微粒的粒径减小;随支路流量比的增加,微粒的粒径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

    ZnO纳米微粒超临界水解过程参数微粒粒径

    热处理工艺对尖晶石型Ni0.5Zn0.45Co0.05Fe2O4静磁性能的影响

    张鑫顾家琳康飞宇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Ni0.5Zn0.45Co0.05Fe2O4纳米颗粒,设置了3种热处理工艺,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颗粒长大,静磁性能提高.当热处理温度为800℃,保温8 h,材料具有比较好的静磁性能(Ms=30.241Oe,Hc=73.261 emg/g,μ=0.210).另外,将前驱体在磁场条件下热处理,得到颗粒尺寸比同种热处理工艺未加磁场条件下的大,并且静磁性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其比饱和磁化强度甚至比在更高热处理温度,更长热处理时间下制备的NiZnCo铁氧体大.

    NiZnCo铁氧体热处理工艺静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