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周建忠

双月刊

1673-2359

xbzsb@ntu.edu.cn

0513-85012866 85012867

226019

江苏省南通市啬园路9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an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南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每期160页。刊号:ISSN1673-2359,CN32-1754/C。原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创刊,1991年起国内外公开发行,2005年改现刊名。现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解释维度审视

    骆小春
    12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第 996 条易被误读为:一是该条直接承认合同违约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即使不存在损害对方人格权行为,只要违约,都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二是守约方只能通过违约之诉主张违约责任,另行提起侵权之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必须分别主张.鉴于现代民法理论的发展以及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正当性,该条应当理解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但适用时,应当对该条款进行适度扩张解释,否则,"损害对方人格权"的前提致使表征精神利益实现为目的或者标的的合同在司法适用层面存在明显漏洞,违约侵害物质性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守约方无法获得完全救济.基于风险控制能力与利益衡量,"损害对方人格权"的要件应扩张至一般人格利益,当合同的履行利益为纯粹精神利益时,守约方可据此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因违约侵害物质性人格权引发精神损害的,应当以完全赔偿原则为核心限制责任竞合规则的适用.通过以上安排达到《民法典》第 996 条的规范意旨.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履行利益精神利益合同物质性人格权一般人格利益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效应研究

    马娟沈小燕
    13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当行政干预造成区域壁垒,诱发寻租问题,是导致要素市场分割与资源错配的重要成因,信贷市场尤为如此.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选择视角,运用 2003-2019 年我国 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干预情形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效应加以研究.结果表明,在干预市场条件下,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信贷寻租动机,信贷投放更倾向于迎合地方政府需求而非商业化导向;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市场约束收紧尽管可促使商业银行增强信贷投放的商业性,显著增强区域贷款增长对盈利能力的敏感性,但无法对其信贷寻租动机形成有效抑制,以致其对信贷配置的质量效应难以发挥.而良好的地方政府治理可有效提升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信贷配置质量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点,也为新形势下破除地方行政壁垒、增强地方金融监管效能以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利率市场化信贷配置质量效应信贷寻租地方金融监管

    价值向度视域下教育评价的历史演进与现实逻辑

    李俊峰
    149-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教育评价的内涵辨析,教育评价中的"事实"和"价值"均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以价值关涉为视角,教育评价经历了价值无涉的科学测量时代、价值单一的目标评价时代、价值多元的治理评价时代.教育作为公益物品,教育评价遵循公共行政的运作逻辑,治理时代的教育评价强调从"官僚制行政"向"民主制行政"运作逻辑的转向,即将教育评价看作一个多元价值统合的过程,强调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立足于现实方位与中国实际,治理时代的教育评价需要坚持政治性与价值性的双重逻辑,进一步突出关系性、促进主体同构;强化协同性、促进系统整合;增加包容性、实现价值生成.

    教育评价价值意蕴中国方位

    Abstracts

    159-160页

    稿约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