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糖尿病(DM)与非糖尿病(NDM)合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患者的临床疗效、转归及PDAP发生前后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408 例确诊为PDAP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 DM,分为 DM 组和 NDM 组.DM 组 116 例,平均年龄(60.04±10.06)岁,透析龄 32.00(12.00,53.00)月;NDM组292 例,平均年龄(52.36±14.40)岁,透析龄36.96(15.96,63.00)月.对比2 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临床疗效、转归及PDAP发生前后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与NDM组相比,DM组患者年龄明显较大,男性比例较高(P<0.05).同时,DM组患者血肌酐、血钙、尿素、白蛋白均低于NDM组(P<0.05).临床疗效分析中,DM组患者中复发、再发、重现的发生率较NDM组高,但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与NDM组相比,DM组患者治愈率较低,治疗结束后技术生存率、死亡率较高(P<0.05);2 组患者生存率分析中,DM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NDM组患者(P<0.05).血清白蛋白变化分析中,2 组患者在腹膜炎前后血清白蛋白状况均显著下降,相较于NDM组患者,DM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状况在腹膜炎前后均更差(P<0.05).DM组患者中的性别、血红蛋白、血钾、血肌酐、血钙等对血清白蛋白的影响具有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相比NDM组,DM组患者年龄明显较大,复发、再发、重现的发生率较高,治愈率较低,而治疗结束后技术生存率、死亡率较高.生存曲线分析中,DM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NDM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在DM和NDM患者中在腹膜炎前后均显著下降,而DM组患者腹膜炎发生前后白蛋白水平更低(P<0.05).影响DM合并腹膜炎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因素包括性别、血红蛋白、血钾、血肌酐、尿素、血钙等,其中性别、血红蛋白、血钾、血肌酐、血钙等是血清白蛋白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