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工程
农业工程

张品纯

双月刊

2095-1795

nygc_2011@163.comnygc_2011@sina.com

010-64882380;64883625;64883812;64883384

100083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北沙滩1号16信箱

农业工程/Jour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包头市南部农田污灌区土壤分析及风险评价

    杨宇亮段婷袁宏伟包凤琴...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南部作为主要调研区域,采集 945个表层土壤样本,对样本中的镉(Cd)和铅(Pb)含量展开测定.基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要求,将研究区分为污染区与非污染区两种情况,并对其中 137份组合样本进一步分析Cd与Pb的赋存状态.研究区土壤中的Cd和Pb平均值分别为 0.38和 151.56 mg/kg.与其他结合态相比,Pb在腐植酸和铁锰氧化物中占据较高比例.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的评估显示,Cd可能带来极强的生态风险,而Pb只会带来轻微的生态风险.根据RAC法,Cd的极强风险 65.69%,高风险 34.31%;Pb中低风险比例达到64.96%,高风险及更高风险 35.04%.综上所述,调查区内的Cd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较高,因此需要对土壤中Cd进行减量化处理;而Pb的潜在生态风险相对较高,同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土壤包头市农用地生态风险RAC

    基于并行模式的工科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为例

    马少辉曹琦刘俊杰何义川...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会引发实践教学活动场所紧张,仪器设备相对不足,学生操作和使用仪器设备时间缩短,实践教学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打破常规实践教学活动安排模式,采取了并行模式安排专业内部各实践教学活动,并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并行模式安排专业内部各实践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践教学活动场地紧张、仪器设备相对不足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实践教学质量,此实践教学改革对其他大中专院校解决或缓解类似问题有一定借鉴作用.

    工科实践教学并行模式教学改革

    有限元方法课程理论教学改革研究与设计

    王家胜刘惠敏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扎实的有限元方法课程理论知识是硕士研究生进行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科学研究的保障,也是学生进行机械结构力学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应用的基础.在对现有课程理论教学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有限元方法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地调整,同时引入双语教学、经典文献导读等新的教学环节,使得授课内容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循序渐进及与时俱进,繁杂的知识点得到了很好地梳理,克服了由于数学、力学基础知识不扎实而造成的晦涩难懂现象,帮助学生准确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概念.实践证明,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了农业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学科成绩,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符合青岛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需求.

    有限元方法教学改革农业机械双语教学

    科教融合视角下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张琳赵振刚
    137-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食品科学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有效转化的新路径,并基于科教融合视角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模式.转化与融合主要包括4个环节:确定科研成果选择原则,确定转化成果、制定目标;落实转化内容、细化转化过程;实验开课、作业优化;效果考核、反馈提升.以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设立的食品营养与健康本科专业为例,依托学院优质科研资源和实验条件,开设多项科教融合创新实验课.教改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反馈良好,学生认可度高.科研转化和科教融合,不仅能更新扩展实验内容,优化创新实验教学模式,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

    食品营养与健康实验教学科教融合教学改革

    依据岗位需求的设施农业环境监控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刘雁征杨学坤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引发新一轮教学改革.如何依据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岗位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引入先进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以设施农业环境监控技术课程为例,依据行业导向、工作岗位需求,以企业真实案例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分阶段有条不紊地完成课程内容建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

    设施农业环境监控信息化岗位需求教学改革

    茶产业旅游响应度评价及茶旅融合对策——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陈丽军陈艳吴鹏王斯雅...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构建综合指数模型、响应度模型,对茶产业旅游响应度进行评价,为科学指导茶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2016-2021年黄冈市茶产业、旅游产业均呈增长趋势,发展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9.91%、20.19%,旅游产业发展指数值显著高于茶产业发展指数;虽然旅游产业在 2020年增速较茶产业明显偏低,但产业发展韧性强,茶旅融合发展态势良好.2016-2021年黄冈市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呈正响应关系,但茶产业旅游响应度呈逐年下降趋势.研究指出,黄冈市应进一步统筹布局、科学规划,加强茶旅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茶旅产业;高度参与、深度体验,大力开发茶旅组合精品;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促进茶旅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茶产业茶旅融合响应度特色产业黄冈市

    基于农业多功能要素的村域产业振兴案例分析

    王莉张瑞芳王莹贾丽霞...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农业多功能性的不断增强,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农业具有丰富的内涵,以新的视角认识农业,以新的理念发展农业,将为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的构造搭建平台.基于此,分析了农业多功能性的主要特征,并以桑产业为例,打造以桑产业为主的多功能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并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农业多功能性产业振兴要素集合案例分析桑产业

    视觉识别系统在乡村振兴规划中的应用

    付佳洁张德林张鹏张海瑜...
    157-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识别系统是落实视觉传达精确性和有效性的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化、形象化的信息管理技术为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形象,形成综合性的市场影响力.提出乡村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及应用问题,并分析其对于乡村产业发展、内部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聚合作用.以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乡村振兴规划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及实际应用为例,提出现阶段乡村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应以乡村产业发展为重点,并围绕乡村文化传承、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发展目标进行跨层次融合,以促进乡村振兴整体发展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的实现和完成.

    视觉识别系统乡村振兴产业规划品牌形象

    2024年(第14卷)第1~12期总目次

    162-168页

    《农业工程》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