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工程
农业工程

张品纯

双月刊

2095-1795

nygc_2011@163.comnygc_2011@sina.com

010-64882380;64883625;64883812;64883384

100083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北沙滩1号16信箱

农业工程/Journ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昌都市土壤重金属镉污染防范治理措施及建议

    陈小燕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金属镉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在我国部分地区长期存在,随着含镉农药、化肥的长期施用,生态环境较好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也开始出现土壤镉污染问题.结合高原地区农业发展实际,以昌都市农业发展中重金属镉污染治理为例,探索昌都市耕地镉污染防治主要措施,如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和耕作方式、调节土壤pH值、科学施肥及控制污染物源头等,为充分利用有限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和农牧民群众身体健康、改善昌都市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重金属镉污染防范治理土壤治理昌都市

    面向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黄园园谢守勇杨玲杨明金...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其中智能制造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同时,对制造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遵循群体培养与多元发展相统一、工程实践与科学思维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从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工程训练实践项目教学新模式和构建智能制造信息化平台等方面探索技术融合和系统集成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国家战略发展的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

    科教融汇及思政育人新路径——食品包装技术课程创新实验设计

    张琳马悦张悦陆辉杰...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食品包装技术实验课开设了明胶-淀粉复合膜制备和性能评估实验,引入绿色包装材料最新科研成果,紧贴社会热点环境保护,结合食品专业多学科知识,涵盖产品研发全过程,全方位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实验包括学生自行筛选复合膜配方、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分析、撰写论文模式实验报告.3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设计创新性强、综合性高、学生认可度高且教学成果丰富,能极大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培养正确思想价值.

    食品包装技术创新性实验科教融合课程思政明胶-淀粉复合膜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为例

    朱梅杨智良王笑宇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与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建立协调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成果共享与示范引领,在促进新工科、新农科建设,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农业水利工程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立德树人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我国农产品流通未来趋势与创新策略

    张卿豪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流通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促进农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带领农民致富的关键环节.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应用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向更加有序、高效、安全、健康、绿色和智能化的生态方向迈进.目前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有批发市场模式、农产品超市对接模式、农贸市场模式和网络平台模式,厘清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基于云计算的农产品流通未来发展趋势,并从贸易模式、供求模式、配送模式、组织模式、产品品牌和经营机制 6个方面总结了加快建设基于云计算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为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供参考建议.

    云计算农产品流通供应链流通体系发展趋势创新策略

    肥城桃不同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析及建议

    于洁李恭宁刘舒萌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城桃是地方名优特果品之一,近年来,肥城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一些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新型栽培技术的应用,极大推动了肥城桃的区域规模种植,肥城桃种植成为当地桃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山东省肥城桃产业实践应用中的 3种不同栽培种植模式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肥城桃种植提质增效和高质量规划发展提供参考.

    肥城桃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桃产业

    山东省小麦生产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李联奇崔茂森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更充分考虑粮食生产过程的投入指标对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使用包含了非期望产出规模报酬不变的SBM模型对 2000-2020年山东省小麦全要素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建立Tobit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小麦生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械要素对于山东省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没有对小麦产量影响程度大;山东省小麦主产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非主产城市,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方面;山东省小麦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指数变化趋势高度相同.提出了相关建议:根据各地区特点及发展状况改善经营规模,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推广机械设备科技含量,研发高效率农机,减少损耗,资源配置满足当地区域发展的前景及需求,提高山东省小麦全要素生产率.

    小麦生产效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山东省

    《农业工程》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