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李文华

月刊

1672-2043

caep@vip.163.com

022-23674336

300191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31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是由农业部主管、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科学领域内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报道领域包括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生态农业、环境修复技术与原理、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力停留时间强化复合载体基固定化藻菌系统处理低C/N废水脱氮

    吴诗淳黄福勇何培民邵留...
    1632-1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一种低C/N废水脱氮新技术,本研究将绿沸石和玉米芯组成复合载体,以小球藻和活性污泥为接种物,通过吸附法构建固定化藻菌系统(IABS),探究了装置的脱氮效果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载体可有效改善废水的C/N,构建的固定化藻菌系统可实现低C/N废水中氮素的有效去除。装置脱氮效果随着HRT的延长而提升,当HRT达18h时,装置的总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8%;氨氮去除率可达100%。综合而言,绿沸石和玉米芯复合载体构建的固定化藻菌系统具有脱氮效率高、无需连续投加碳源、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

    低C/N废水固定化藻菌脱氮

    中药渣对牛粪蚯蚓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的影响

    赵冉韩秉君王宽周兴志...
    1639-1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蚯蚓堆肥可削减畜禽粪便中部分耐药基因(ARGs),为进一步削减ARGs残留,本研究通过向牛粪蚯蚓堆肥中加入3%的板蓝根(BG)等8种不同抑菌功效的中药渣,研究其对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动态变化影响(0~28 d)。结果表明:不同中药渣对蚯蚓的存活影响不同,当归(DG)和板蓝根有利于其存活,而枸杞(GQ)、苦参(KS)、蒲公英(PY)和三七(SQ)对其存活不利。堆体中ARGs普遍存在,优势主导基因为sul-ARGs、tet X和str-ARGs。不同中药渣对ARGs影响不同,28 d的ARGs丰度为:DG<ZS(紫苏)<BG<CK<PY<KS<GG(葛根)<SQ<GQ,DG对sul-ARGs和str-ARGs的去除更为有效,前者中的sul1和sul2的去除率分别为81。50%和82。72%;后者中str B的去除率为72。02%。DG、ZS和BG对MGEs中的intI1的削减率分别为84。76%、79。72%和58。58%,对intI2的削减均达到100%;其他中药渣对intI1有促进增殖作用。研究表明,不同中药渣对蚯蚓堆肥过程ARGs和MGEs的影响存在差异,当归、板蓝根和紫苏可有效减少ARGs的污染和传播风险。

    中药渣牛粪蚯蚓堆肥耐药基因传播风险

    稻壳炭强化城市污泥蚯蚓堆肥过程中重金属变化特征

    王兴明徐岚范廷玉储昭霞...
    1648-1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稻壳炭强化蚯蚓堆肥对污泥性质和重金属的影响,本研究以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添加不同比例稻壳炭对蚯蚓堆肥进行强化处理,探究不同生物炭剂量(污泥干质量的2%、4%、6%、8%)对城市污泥蚯蚓堆肥过程中重金属有效态以及赋存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pH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电导率先降低后升高,有机质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不添加稻壳炭)相比,添加不同比例稻壳炭强化后的电导率、有机质分别降低28。96%~47。46%、2。84%~18。87%;稻壳炭强化的污泥堆肥中养分增加,总氮、总磷和总钾在8%添加量时分别提高9。89%、24。39%和2。51%。当稻壳炭添加到蚯蚓堆肥后,重金属从易迁移转化形态向稳定态转化,在8%添加比例时,Cd、Cu、Ni的残渣态占比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57、19。12、9。27个百分点,有效态分别降低56。25%、34。22%、28。20%;添加4%稻壳炭使Pb由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向稳定的有机结合态转化,且有效态降低27。69%。相关性分析发现稻壳炭强化蚯蚓堆肥,升高堆体pH降低了污泥中Cd、Cu、Ni、Pb有效态含量。研究表明,稻壳炭强化蚯蚓堆肥可显著提升城市污泥营养元素,改善理化性质,提高污泥中重金属钝化效率。

    蚯蚓稻壳炭城市污泥堆肥重金属形态

    不同品种茶树修剪叶分解及碳氮磷释放动态特征

    周靖超蒲勇焦银龙杨鎏璘...
    1657-1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不同品种茶树修剪叶初始化学组成对其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川西低山丘陵区福鼎大白(C。sinensis,Fuding Dabaicha)、川茶3号(Chuancha No。3)、川沐217(Chuanmu No。217)和川农黄芽早(Chuannong Huangyazao)4个典型品种茶树的修剪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进行为期360 d的室内模拟分解试验,探讨修剪叶分解动态及其碳(C)、氮(N)、磷(P)元素释放特征。结果表明:4个品种茶树修剪叶前期(0~120 d)分解较快、后期(121~360 d)分解较慢,分解半衰期在1。20~1。43 a。川沐217和福鼎大白茶树修剪叶分解较快,分解系数比川茶3号和川农黄芽早高11。7%~18。5%。初始化学组成的C含量、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是影响茶树修剪叶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4个品种茶树修剪叶的C、P元素均为直接释放模式;福鼎大白和川茶3号茶树修剪叶的N元素为直接释放模式,川沐217和川农黄芽早茶树修剪叶的N元素属于淋溶-积累-释放模式。茶树修剪叶的C、N、P元素释放因品种和分解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且受到初始化学组成N、P含量的影响。在分解过程中,福鼎大白和川农黄芽早修剪叶的C、N释放率较高,川茶3号和川沐217修剪叶的P释放率较高。4个品种茶树修剪叶C、N、P元素的释放率分别为36。1%~44。5%、53。8%~58。3%、65。4%~71。5%。因此,在茶树修剪叶归还过程中可考虑采用堆肥等方式以促进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修剪过后适量施氮以抑制修剪叶N元素的释放,从而提升茶树对修剪叶的养分利用效率。

    茶树品种茶树修剪叶分解动态养分释放

    大气CO2浓度升高背景下优化施氮对淹水稻田CH4排放的影响

    黄薇王圆媛刘超伍翥嵘...
    1666-1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合理管理氮肥以充分协调水稻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量之间的矛盾,实现低碳排放并保持水稻产量,本研究探讨了大气CO2浓度升高120 μmol·mol-1与氮肥减施40%对淹水稻田水稻生产及CH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组成的CO2 浓度自动调控平台设置4个处理,即环境CO2 浓度+施氮250 kg·hm-2(CK)、大气CO2 浓度升高120 μmol·mol-1+施氮250 kg·hm-2(C+)、环境CO2 浓度+施氮150 kg·hm-2(N-)、大气CO2 浓度升高120 μmol·mol-1+施氮150 kg·hm-2(C+N-),分析了稻田CH4累积排放量(CAC)、水稻生物量及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C+处理使CAC/产量显著提高了16。93%,N-处理使CAC/产量显著降低了13。33%,C+N-处理使CAC/产量降低了7。89%,但不显著;N-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C+处理对CAC、CAC/产量、水稻生物量、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促进作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基于可溶性有机碳和硝态氮含量及土壤脲酶活性的线性模型,可解释稻田CH4累积排放64%的变异。综上,在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氮肥减施可通过影响土壤碳、氮基质及土壤脲酶活性来调节稻田CH4排放。

    大气CO2浓度升高氮肥减施CH4排放水稻生产

    有机肥减量配施外源碳基肥对设施菜地氨挥发及黄瓜产量的影响

    王肃周其文吴林亿胡如男...
    1677-1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农业源氨排放过高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有机肥减量配施外源碳基肥(生物炭及腐植酸)对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及黄瓜产量的影响,并结合高通量qPCR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影响氨挥发的微生物学机制,明晰设施菜地有效的氨减排措施。以天津市武清区设施菜地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共设置5个处理:不施氮CK、推荐施肥量N1(37 500 kg·hm-2有机肥)、推荐施肥量配施腐植酸N1F(37 500 kg·hm-2有机肥+2 250 kg·hm-2腐植酸)、推荐施肥量配施生物炭N1B(37 500 kg·hm-2有机肥+40 t·hm-2生物炭)、农民常规用量N2(60 000 kg·hm-2有机肥)。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氨挥发动态基本一致,N2处理氨挥发速率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土壤氨挥发累积量逐渐增加,氨挥发累积量从高到低依次为N2、N1、N1B、N1F、CK,N1F处理和N1B处理较N2处理显著降低了24。5%和21。0%的氨挥发累积量(P<0。05)。N2处理土壤在末果期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1、N1F、N1B处理在盛果期和末果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N2处理。施肥以及配施生物炭和腐植酸均能显著增加AOA-amoA基因丰度,与CK相比,N1、N2的AOA-amoA基因丰度显著提高(P<0。05);与N2、N1相比,N1F和N1B处理AOA-amoA基因丰度显著提高(P<0。05)。推荐施肥量增加了土壤AOB-amoA的基因丰度,配施腐植酸和生物炭无显著影响。Mantel test结果表明,NH4+-N含量、AOA-amoA、AOB-amoA能够显著影响设施菜地土壤氨挥发。减量施肥配施生物炭和腐植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施菜地土壤的氨挥发量,且腐植酸配施效果更好,并能够有效固持土壤的无机氮。N1、N1F、N1B各处理保证了作物产量并较N2处理显著提高了氮素利用率。综合考虑农学和环境效益,有机肥减量配施腐植酸N1F为适宜的施肥方式。

    设施菜地有机肥减量配施氨挥发土壤无机氮生物炭腐植酸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