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旅+"背景下乡村旅游新业态

    何阳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乡村地区除了拥有农业资源外,还拥有格外丰富的乡土旅游资源.这就意味着,乡村地区不仅可以发展农业,还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文旅+"背景下,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业借助国家政策的"春风"迅速发展,旅游新业态体系也逐渐建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新业态仍处在建设的初期阶段,存在旅游产品重复开发、基础设施不健全、规模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本文基于"文旅+"背景,以乡村旅游新业态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可行性方案,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新业态的构建提供帮助.

    乡村旅游新业态文旅+旅游产品

    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科学内涵、现实短板及优化向度

    游朋轩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特征,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面共同富裕的关键.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经济效率层面上,是增加农民获得感的必要举措;社会保障层面上,是增进农民安全感的必要遵循;精神价值层面上,是增进农民幸福感的集中体现.当前农村农民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存在城乡差距大、服务配置低、城乡二元割裂、精神文明不均衡、农业转型缓慢、产业待优化等现实短板.需要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以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健全公共保障制度;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补齐农村精神短板,以此优化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路径.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民收入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内在机制、现实堵点与战略擘画

    刘海巍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备现代化的集体经济特征,在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资源整合、实现产业价值共创的作用,为农民带来共享福利.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动力不足、管理欠缺、基础薄弱、人才匮乏和区域分化等多重掣肘,影响着农民共同富裕.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致富效应,要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提高经营效率;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体系;落实集体经济收益分配,让乡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共同富裕共享发展

    农民数字素养推进共同富裕的困境与出路

    郭佳雯郑萌萌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举措之一是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农民数字素养能够加速乡村数字化、带动产业多元化、推进农业生态化、丰富文化多样化.当前,提升农民数字素养面临着"新农具"增收能力不足以及数字文化建设不足两方面的掣肘,必须从提升"新农具"增收能力和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两方面协同发力,增强农民数字素养,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农民数字素养共同富裕现实困境践行路径

    数字乡村赋能村民共同富裕的价值与实践研究

    李红娟强莉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是乡村共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赋能村民共同富裕的动力引擎.数字乡村赋能村民共同富裕面临产业"共富"能力薄弱、支持村民"共富"要素分布不均衡等困境,应通过发展乡村"共富"经济、完善村民"共富"支持和搭建村民"共富"平台,进而助力村民共同富裕.

    数字乡村村民共同富裕价值意义实践策略

    基于绿色生态视角的农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杨凡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绿色生态视角的农村共同富裕,既强调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财富增长、绿色低碳基础上的发展红利共享,也注重生态资源价值挖掘和公平享有,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层面共同推进发展前提下的人民综合收益富足.这就需要实现绿色生产基础上的农村生产力发展、绿色生产基础上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生产基础上的农民精神追求升级,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活低碳化,加速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未来应基于绿色环保、创新配置和高效利用等理念,实现科技与农业、市场与农业、城市与乡村间的更深融合,在国家嵌入性治理阶段中完成绿色共富理念构筑、在国家引领乡村自主治理中促进绿色共富路径探索、在乡村引领性自主治理中实现绿色共富模式创新.

    绿色生态共同富裕绿色环保农业生产

    新乡贤返乡治村: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郭静怡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乡贤是乡村治理重要的非制度性主体,新乡贤返乡治村回应了乡村社会巨大变化和治理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诉求,对创新多元化治理模式,提升乡村的柔性治理水平,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新乡贤返乡主要通过个体、组织、文化三个维度嵌入乡村社会网络赋能乡村治理.但新乡贤在乡村治理纵深拓展的过程中面临治村保障缺失、监督动力不足、集体行动困境、运行秩序失衡、价值文化脱嵌以及村民信任弱化等困境,限制了新乡贤的优势发挥,因此,要从优化制度设计、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治理环境与治理渠道、调整利益分配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完善新乡贤治村路径,提升治理效能.

    乡村治理新乡贤返乡治村高效治理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创新模式、时代困境、优化策略

    韦地常启云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农村地区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新主体,不仅可以充分整合乡村资源,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还能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推动基层民主自治,同时还有助于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参与乡村治理获得农村各界关注,本文梳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创新模式,归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的时代困境,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能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为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带来参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治理民主自治乡村振兴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农民最关心的七大问题

    豆书龙朱晴和李越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作为乡村建设主体,其所思所想所盼关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质量和推进方向.通过对陕西省3县6个村288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农民对宜业宜居和美乡村建设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有限、公共服务可及程度欠缺、乡村富民产业发育不足、乡村文化建设滞后、三治融合体系薄弱、内部建设结构失衡和主体角色定位不当七大问题,未来政府应顺应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农民最关心的七大问题,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高质量建设.

    和美乡村农民问题

    生态保护红线内农民权益保障的法治化路径

    徐丹王尚飞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虽然有利于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但对生态保护红线内农民的开发利用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引发了生态保护和农民权益之间的冲突,现行立法未充分考虑农民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出的特殊牺牲,对红线内农民权益的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根据空间正义理论要求应保障生态保护红线内农民的合法权益,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农民实体权利,构建实质参与机制保障农民程序权利,优化利益诉求机制保障农民法律救济权利.以期实现生态公共利益与红线内农民私人利益的平衡.

    生态保护红线农民权益补偿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