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
农业经济

李思斋

月刊

1001-6139

nyjj2003@163.com nyjj@vip.163.com

024-88419905 23448979

110161

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

农业经济/Journal Agricultural Econo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领导机关宏观决策服务,为农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从事农经工作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经济类专业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业融合的富民效应、现实障碍和应对策略

    王瑜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兜底保障体系的构建和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已经得到历史性解决,但相较于共同富裕而言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推动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在农村,而产业融合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因而成为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进路径.不过,由于乡村产业融合处于初级阶段,叠加效应未得以充分显现,因而应采取有效的策略以构建高聚集度、强共生性的产业融合体系.

    产业融合农民共同富裕作用机制路径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翟春春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农村实现现代化应有的题中之义.加快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解决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问题;通过精准回应服务需要,解决农村公共法律服务针对性不强问题;通过规范精简服务流程,解决公众知晓率和使用率不高问题.

    农村公共法律服务建设

    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白凌燕崔淑贤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县域经济中的农业发展不仅是农民生活的重要来源,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县域经济产业增长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县域农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同时也能够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此,本文在解析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县域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浅析

    孙莉雯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定资产是农业科研单位高效运转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所具备的特点,分析了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推动实现固定资产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我国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时空演进、现实困囿与改革路向

    陈晨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以开放化解困境,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家与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在经历了起步、发展、增长与深化四个发展阶段后,实现了开放规模由小到大,开放质量由低到高,开放结构从单一到多元的巨大变化.当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面临农业对外开放结构不优、涉农企业"走出去"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诸多现实困囿,致使我国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对外开放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农业开放结构,积极培育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夯实农业对外开放发展基础,同时加快推动农业投资合作全球战略,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体系变革.

    农业发展高水平开放粮食安全制度型开放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成效、困境与对策思路

    丁永潮吕开宇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价补分离"政策作为三大主粮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的先行探索,分析其政策效果,有助于为今后粮食支持政策的完善积累经验,更为今后粮食政策改革找准方向.本文基于政策目标,梳理政策效果发现:玉米"价补分离"政策短期上基本实现了缩减玉米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障农民收入和提升玉米竞争力的既定政策目标,但长期上,实现部分目标面临新的挑战,出现了玉米供给不足和市场机制作用逐渐减弱的新困境.未来,不仅要立足国内、统筹国际,保障玉米供给,还应持续深化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以提高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为抓手,提升国内玉米竞争力与供给水平.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成效困境对策

    小农经济的资本化转型研究——以雇工农业和订单农业为例

    刘姝婧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资本下乡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转型.本文以雇工农业和订单农业为例,分析资本经营农业的动机与获利的方式,及其对小农经济的影响.文章认为,在雇工农业模式中,下乡企业通过基层政府主导土地流转,占有了大量的国家财政资源和农村土地资源,反过来挤压了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在订单农业模式中,企业与农户签订销售合同,将高风险、低回报的种养环节外包给农户,企业则在流通、销售环节获取利润,其实质是将小农生产吸纳到资本产业链中,为资本积累服务.

    资本下乡小农经济资本化转型雇工农业订单农业

    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内在机理、现实堵点及纾解之策

    李怡娴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业态新模式,对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业兴旺、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已然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本文通过对农村电商发展中现存的"堵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由此提出纾解之策:加快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政府统筹治理职能,完善农村电商的信用体系建设,补齐物流短板,促进特色农村电商品牌化发展.以期促进农村电商规范化发展,充分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电商乡村振兴内在机理纾解策略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现实境遇、国外模式、因应之策

    陈一静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市场化营销和服务化管理的互助模式,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中还存在营销渠道单一,营销策略不当以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致使农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通过总结他国模式与经验,提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因应之道:组建专业市场营销团队,拓宽合作社融资渠道,提高特色农产品品质,利用网络优势和信息技术等,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附加值市场营销品牌化营销

    多元主体整合赋能小农户对接电商市场实现机制研究

    胡卢卢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王村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小农户融入电子商务大市场面临的主要困境: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小农户的市场地位不高、农产品品牌力不足等.因此需要政府、村社集体、农业合作社等多方主体从销售、流通、生产领域入为小农户整合式赋能,提升小农户的电商发展能力.

    小农户农产品电商市场组织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