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技术
能源技术

沈跃栋

双月刊

1005-7439

et@mat-test.com

021-65556775-365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能源技术/Journal Energy Technology
查看更多>>《能源技术》双月刊,国际刊号ISSN 1005-7439,国内刊号CN 31-1458/TK,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正式出版物。上海市工程热物理学会会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全国《CAJ- 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能源技术》杂志社为全国能源刊物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东省调峰电源需求及LNG发电的竞争力

    王京立陈茂濠
    56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入分析广东调峰电源现状和广东电力负荷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电力需求的预测和广东省电力规划,综合考虑各种电源的合理运行配置和可能调峰性能,研究了广东调峰需求缺口;同时,从经济性和环保效益的角度探讨了广东气电的竞争力,并提出提高天然气发电竞争力的建议。

    调峰电力需求气电经济性环保效益建议

    风光互补微电网智能测控终端的设计

    吕继伟向驰付永长周振华...
    569-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集中采集微网系统实时运行数据,并且对微网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以及对蓄电池充放电进行有效管理,设计了微网智能测控终端。测控终端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硬件上采用高性能的ADSP—BF518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和高精度同步采样模数转换芯片AD7606,从而实现数据集中采集功能,并采用基于短期负荷预测的储能控制策略实现蓄电池管理。测控终端通过通信网络可以及时向监控中心上传数据,并能够接受中心下发遥控指令对微网系统进行控制。工程实践表明,该设计在微网实时监测与集中控制方面效果明显。

    微网智能测控终端AD7606负荷预测数据采集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研究开发现状

    刘静静杨帆金以明
    573-576,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大规模太阳能利用技术。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塔式、槽式、碟式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状况,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以及一些改进方案。结合我国国情,指出了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分析了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前景。

    太阳能热发电槽式系统塔式系统碟式系统

    新V型内聚光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的热性能

    王俊王军李开创张博文...
    57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圆管型复合抛物聚光器(CPC)的研究,由于接受体和CPC反光板之间存在缝隙而造成大量漏光损失,设计了一种可以减少漏光损失和热损的新V型CPC反光板,并综合利用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的优越性,开发出一种新V型内聚光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首先给出了其设计结构,并对其进行传热分析,推导出该型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总热损系数的计算方法,再进行室外动态性能试验,测定了它的效率曲线,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较符合。

    漏光内聚光CPC热管式真空管集热效率总损失系数

    十八党代会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吴国梁
    583-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进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成章,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思路,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退化尊重自然小康社会资源约束环境污染

    沼气发电站厌氧罐的热平衡与调节

    马飞刘宇
    584-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沼气发电站厌氧消化池的热平衡决定了产生沼气的速率及产量,厌氧消化系统的稳定与高效对沼气发电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厌氧消化罐的加热系统建立传热模型,计算一次进料周期内系统的得热量和散热量,判断系统的最终稳定温度是否处于最优消化温度范围,为厌氧消化罐的加热系统提供调节措施,并为沼气发电站前期设计计算提供可行方法。

    厌氧消化热平衡换热系数

    采用丁字横担解决导线间距偏小的实践

    周虹霞梁海生
    587-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力发电规模的不断发展,在风电场中同塔多回路集电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T接线路的使用也日益增多。常用的单回路T接一般导线间距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采用多回路T接时,由于导线布置方式的改变,将导致不同回路导线的间距不能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对“增加转换铁塔、伸长导线横担及增大导线水平间距、增加丁字横担”三种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对比分析,尤其是对多个风力发电工程的集电线路采用多回路T接时进行优化设计的实践总结,证实了风电场中同塔多回路集电线路遇到双回路由鼓型排列T接至同塔四回路主线时,可以采用丁字横担方案解决导线间距偏小的难题。

    风电场T接线路导线间距丁字横担

    不同电压等级架空线和电缆混合线路的过渡方式

    陶春凤李念乔
    590-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架空线与电缆的过渡方式,一般分为地面过渡和杆塔过渡两种。介绍了上海地区不同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采用不同型式的架空线和电缆之间的过渡方式,例如:220kV采用电缆终端站方式;110kv采用电缆登塔或电缆登杆方式;35kV与10kV采用电缆登杆方式。实践证明,上海地区针对不同电压等级,采用架空线和电缆混合线路的过渡方式,具有较好的技术性和经济性。

    输配电线路架空线电缆过渡方式

    从智能电表获取电能质量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王庆
    593-595,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能电网中,电能质量监测管理系统是一个完善的、可扩充的、标准的信息平台。如果仅靠专用的电能质量采集设备获取日常数据,而忽视非电能质量设备中的电能质量数据共享,就会成为电能质量监测网的“信息孤岛”。介绍了一种从智能电表系统获取电能质量数据的系统构建方案,用以准确、连续地监测电网的电能质量。电能质量监测管理系统投运后,通过获取多方面的电能质量数据,不断地进行充实和完善,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利用率,较好地解决了基础信息更新、扩展、数据转换和安全等问题。

    电能质量信息孤岛智能电表数据接口

    配电线路矮杆培训装置的应用

    王建军
    596-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配电线路的技能水平与培训效果,解决配电线路技能培训需求增大和培训资源不足的矛盾,在总结当前配电线路技术培训不足的基础上,采用模拟配电线路实际运行的装置,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遵循专业培训机构标准化工作流程的要求,开发了配电线路的地面矮杆培训装置。现场培训证明了该套装置具有通用性、可操性、安全性、省时省钱、培训效果好,为配电线路的各项技能培训,提供了一套高效、实用的培训装置。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培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