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技术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技术与管理
能源技术与管理

双月刊

1672-9943

nej@vip.163.com

025-83332459

210024

南京市北京西路15-1号

能源技术与管理/Journal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查看更多>>《能源技术与管理》杂志(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江苏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苏省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主办的科技期刊。它是一本面向能源工业的综合性科技杂志,主要报道能源工业经济运行、科学技术进步、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新成果与信息动态,以及能源行业重大的经济事件、能源行业优秀的管理群体和他们创造的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在国内能源行业享有良好声誉,是中国煤炭信息库的重要信息源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垂荡板对波浪能浮标的水动力特性影响分析

    王淇元杜志昌杨梦成陈江龙...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垂荡板几何结构参数对垂荡板式浮标的水动力性能和转换效率的影响,提高垂荡板式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浮标的发电效率,利用AQWA水动力学软件,对具有不同开孔率、长度、厚度的垂荡板浮标的水动力特性和波浪能捕获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减小垂荡板开孔率、适当增加垂荡板长度和厚度,能提高浮标模型的俘获宽度比,最大俘获宽度比可达到57.84%.研究成果能为带垂荡板振荡水柱式波浪能发电浮标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波浪能振荡水柱垂荡板水动力参数俘获宽度比

    构造应力分布对弱胶结巷道变形的影响机制

    张明村刘洪林杨焕河于海军...
    7-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我国西部弱胶结煤系地层中复杂构造应力场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作用机制,以苇子沟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构造应力对巷道顶、底板的破坏性,得到了构造应力大小与角度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巷道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α对巷道围岩变形的影响较为严重,α值越大,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越剧烈;巷道围岩受构造应力的影响程度不同,总体表现为巷道围岩非对称变形;构造应力作用下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且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构造应力大小.

    构造应力软岩巷道弱胶结地层变形机制

    煤矿长距离斜井TBM辅助运输技术研究

    杨新文牛宾张家乐杨明...
    11-1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煤矿长距离斜井TBM施工中物料运输种类多、数量大的问题已成为制约TBM快速掘进的重要因素.根据可可盖煤矿主斜井工程中每日辅助运料的需求和运输条件对运输设备进行设计,并对无轨胶轮车的运输能力进行验算,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其成功应用可为国内类似TBM施工煤矿斜井工程提供借鉴.

    斜井TBM施工无轨辅助运输

    瓦斯涌出特征突出智能预警技术研究

    张士岭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及预测水平,推进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智能化发展,建立了反映瓦斯含量、应力、煤体结构等突出影响因素的瓦斯涌出特征预警指标,主要包括瓦斯量指标、瓦斯解吸指标、瓦斯波动指标、瓦斯发展趋势指标4大类,结合玉溪矿突出危险实际对这4类突出危险指标进行了适应性考察.结果表明:瓦斯量指标A和解吸指标B对玉溪矿有着较好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基于此开发的瓦斯涌出动态特征突出预警系统能够对瓦斯涌出异常突出预兆自动分析,实现了煤与瓦斯突出在线监测、超前提醒、实时预警、及时发布等功能,有力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煤与瓦斯突出智能化突出预警瓦斯涌出预警指标

    水害微震电法耦合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倪圣军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淮南板集煤矿110504工作面为厚松散层薄基岩工作面,受突水威胁严重.为此,首次采用水害微震电法耦合技术对回采全过程进行水害实时监测预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电位反映层间渗流积水状况与实际相符;注浆对顶板赋水性具有较大的影响,注浆后呈现整体视电阻率上升;微震事件发育高度与视电阻率剖面图耦合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为70 m.技术应用期间未见出水表征,回采过程无突水风险,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顶板松散层水害底板灰岩水害微震电法耦合自然电位"两带"高度

    机载LiDAR系统在山地架空输电线路勘测中的应用

    赵乐王宏胜徐静张雷...
    23-2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山地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测量,传统人工方式存在效率低、周期长及人力成本高等缺点,且在林木茂密与地形复杂区域,人员通行较为困难,造成线路勘测成果的质量难以保证.为此,运用机载LiDAR系统采集输电线路带状激光点云数据,经点云分类得到地面点,用于生成线路断面图.通过现场精度检测与分析可知,机载LiDAR系统获取的激光点云满足山地架空输电线路勘测精度要求,且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山地架空输电线路机载LiDAR系统点云分类

    淮南煤田口孜东矿太原组灰岩薄片镜下特征研究

    尹雪贞冯松宝孙林胥翔...
    26-2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淮南煤田口孜东矿太原组灰岩的镜下特征,将样品一灰~八灰制成薄片后放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并对其进行组分分析.通过偏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灰岩中的矿物成分、生物碎屑种类及分布、成岩作用等,并根据其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演该区域的古沉积环境.根据研究结果分析:灰岩岩样三灰和七灰具有不同程度陆源碎屑物质的侵入.在生物碎屑上,一灰和八灰生物碎屑含量较多,二灰灰岩几乎不含生物碎屑,三灰、四灰和七灰生物碎屑含量较少.根据灰岩中生物碎屑的耐盐度以及适宜气候等推断出研究区太原组灰岩一灰~三灰位于海湾潟湖沉积,四灰~八灰可能为浅水潮坪沉积.

    淮南煤矿口孜东矿太原组镜下特征生物碎屑沉积环境

    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调查保护与科学利用的建议与对策

    吴海权鹿献章刘乐李琴...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省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兼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和扬子陆块3个大地构造单元,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具有数量大、类型多、地学内涵丰富且地域特色显著等特点和重要的地质旅游、科学考察及经济价值.通过对安徽省重要地质遗迹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对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对全省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调查保护及科学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地质遗迹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保护建议与对策安徽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应用

    魏普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麻家梁煤矿14106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分析了该上隅角瓦斯超限原因,对工作面回风系统进行了优化,采用"U+L"型通风系统,并提出了"煤层迈步式瓦斯抽采钻孔抽采+高位裂隙钻孔抽采+采空区埋管"等综合瓦斯治理技术.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通过系统优化及综合瓦斯治理技术后,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4%以下,架后30 m范围内采空区内瓦斯浓度控制在0.9%以下,工作面在后期回采过程中未出现瓦斯超限断电事故,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综采工作面瓦斯超限分析通风系统优化瓦斯治理技术

    2172工作面煤与瓦斯协调开采技术研究

    刘铮唐建平贾泉敏
    36-3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地面瓦斯抽采井安全运行与2172工作面的顺利回采,通过数值模拟对工作面不同推进长度下覆岩位移及应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采煤工作面的合理布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瓦斯抽采井的破坏条件为周边覆岩位移大于50 mm和应力大于21 MPa;通过FLAC3D模拟分析得出工作面最大推进长度为550 m,此时抽采井周边覆岩位移量约为35 mm,抽采井主体位于20~21 MPa安全应力区范围内;2172工作面共计回采煤量94.8万t,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抽采井产量稳定在500 m3/d左右,实现了煤与瓦斯协调开采.

    瓦斯抽采井工作面推进长度覆岩位移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