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考古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考古
农业考古

施由明

双月刊

1006-2335

agarsym@126.com

0791-88592077,88595816

330077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农业考古/Journal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首创篇幅最大的专业性考古杂志,着重从考古学和生产力角度研究我国古代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历史,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普及农业历史知识,为实现代化服务,同时用较多的篇幅介绍国外农业起源、稻作起源、农业历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农业考古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先进技术,供国内学术界借鉴、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茶艺与茶道的诠释:茶艺是茶道回家的路

    范增平
    5-7页

    饮茶是文明的尺度:东方生活美学回归与中兴

    周重林
    8-13页

    论茶俗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

    李萍宋馨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世界茶文化之乡,很早就出现了有关茶种植、加工、品饮的习俗,但"茶俗"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产生则是在近代开启现代化事业之后.茶俗的特点包括雅俗共赏、乐生、多中含一.茶俗的主体可以分成普通主体和排他性主体.茶俗再现了当地人群的生活场景.在当代,不断被发明的茶俗正在为各地民众提供足以形成社会认同的文化符号和地方传统.

    茶俗现代性历史合理性文化符号中华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对增强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的历史贡献

    陈永昊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茶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成果,伴随着中华民族成长的全部过程,对增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第一,茶文化促进了中华各民族间生活方式的交流和交融;第二,茶文化促进了中华各民族间人口的交流和交融;第三,茶文化促进了民族心理的交流和交融;第四,茶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中华茶文化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贡献

    茶道君子论略

    张耀武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为国饮,君子为传统人格楷模,茶与君子相通相融,催生了茶道君子这一高标人格符号.从君子之知而言,仁爱礼敬的品德、中庸清逸的睿智、自强弘毅的精神,蕴育了茶道的内涵;从茶道之行来看,精行俭德之人、恬淡坚贞之士、亲家爱国之子,彰显了君子的风貌;而从知行合一来分析,秉持守正笃行的理念、打造心物合一的美境、共享古今茶德的趣旨,则是茶道君子修炼的基本路径.

    茶道君子茶道内涵君子风貌知行合一路径

    传统茶文化"以茶养廉"思想的历史脉络与现代思考

    邱欣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茶文化中蕴含着"以茶养廉"的理念,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深化和弘扬五个阶段,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并在文人雅士中传播.随着时间推移,文人雅士开始赋予茶文化更多内涵和道德意义,认为茶具备清正廉洁、勤俭节约以及艰苦奋斗的核心思想.从现代思考来看,强化"以茶养廉"思想宣传教育、拓展"以茶养廉"思想建设阵地、丰富"以茶养廉"思想活动载体,可使"明廉"建设筑牢根基,能促进"清廉"建设提档升级,为"敬廉"建设增添活力,对我国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以茶养廉"思想中国茶文化廉俭节约清正廉洁艰苦奋斗

    宋代茶文化的辉煌成就及其深层成因

    杨东铭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茶产业与茶文化发展迅速,走向鼎盛时期.在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宋代几乎都创造了极致成就,茶业经济异常繁荣,文化活力十足创新不断,茶生产力大发展,内外影响广泛深远.宋代茶文化的大发展有着深层原因,与两宋时期的政治生态、经济社会、生产方式、文化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宋代茶文化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今天茶文化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启迪.

    宋代茶文化发展成就原因

    花香茶源流考略

    秦威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香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茶叶历史之前的饮茶生活.其发展经历了唐代及以前添加调味料的茶饮方式,宋代开始的添加香料的茶饼生产,以及产生于明代后期的使用香花窨制花香茶的发展历程.从清代开始先后出现了三个传统花香茶产区,即苏州、广州与福州,这三个产区在中国近代茶叶发展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国内茶叶消费市场提供了大量的茶叶商品,并在国际茶叶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区域经济开发和产业的变迁与发展,产生了四个新的花香茶产区.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花香茶旧产区的衰落与新产区的产生,为花香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与思路.

    花香茶茶史文化变迁产业发展

    山东省"南茶北引"研究述评

    王申奥杜新豪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山东省开展的"南茶北引"活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北方地区长期缺乏规模化茶树种植及茶叶生产的局面,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因此,学界针对山东省"南茶北引"的历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讨论.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为当下山东省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建议.此外,20世纪70年代学界曾对"南茶北引"等作物引种活动进行了学理层面的重新审视.总结分析既往研究,可以发现对山东省"南茶北引"这一议题需充分利用档案文献,从基本史实的考证与研究视角的拓展两方面作进一步深入探析.

    山东省"南茶北引"综述

    明清民国时期茶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研究

    高添璧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人民"恃茶"行为的生成,与茶对身体的保健疗救作用密不可分,这种身体的习惯是唐代以来中原王朝以"茶"羁縻诸番的基础,亦是民间茶马贸易由来已久的重要成因.明清民国时期,一方面,"茶"以其特殊的物质及精神内涵被上层阶级塑造成不可或缺之物和代表上流生活的文化意象,引起了民间的追慕和效仿.统治阶级便以茶为契机,较为委婉与和缓地实施其政治与经济上的羁縻意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权力直接席卷而来时带来的激烈冲突,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又依据身体及日常生活的需要对茶的使用与传播进行了改造与扩展,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茶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