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今日养猪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今日养猪业
今日养猪业

李秀华

双月刊

1673-8977

pigstoday@vip.163.com

010-51503823

100097

北京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

今日养猪业/Journal Pigs Today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以“贴近实践、贴近生产”为宗旨,传播养猪新技术、新概念,报道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广大专业养猪场(户)提供技术资讯。读者对象:规模化猪场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管理者及养猪行业从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猪品种改良研究和探讨

    张秀云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猪品种改良方法,加快我国生猪品种改良的步伐,缩小与养猪发达国家的差距.[方法]分析生猪品种改良的意义,探讨当前我国生猪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进而为生猪品种改良工作提出建议.[结果]生猪品种改良可以改变生猪生产性状、提高养猪经济效益、满足市场消费需求.而当前我国生猪品种改良面临着改良目的不明确、技术手段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结论]生猪品种改良要兼顾消费需求、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成本降低等目标,采用多种技术进行品种改良.还需建立一个集成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以确保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的方向和效果得到准确的评估,还可为政策制定和市场推广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助推生猪种业发展.

    生猪品种改良养殖增产经济效益

    2023年猪病诊断回顾和思考

    卫秀余毛荣利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猪病防控,找到猪场疫病防控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方法]对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与猪场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实验室样品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总结出 2023 年猪病诊断的几大要点,包括非洲猪瘟防控要以生物安全为核心,蓝耳病免疫净化逐渐得到认可,联苗或混合注射成为发展趋势,免疫抑制性疫病的疫苗免疫不可盲目减少等;同时,针对圆环病毒 2 型疫苗免疫效果评估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对使用圆环病毒 2 型基因工程疫苗(Cap蛋白)的猪群中Re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和抗体滴度来评估疫苗免疫后的亚临床感染状况,同时验证不同厂家产品的优劣.[结论]非洲猪瘟的防控方案仍需通过对疑似病例的传播途径溯源,从而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优化;通过建立完善的检测体系来预测预警疫病风险、指导制定经济有效的疫病防控方案,从而真正起到可持续的降本效果;非洲猪瘟、猪瘟、猪流行性腹泻、口蹄疫、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疥螨病、猪增生性肠病和猪痢疾等疫病的净化可能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

    猪病诊断疫苗防控

    猪场综合性疫病防控体系现状及其构建

    李秀娥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猪场如何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控体系,以提高养殖业的生物安全水平.[方法]从当前我国猪场的养殖模式、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来分析国内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猪场综合性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提出具体的建议.[结果]当前我国猪场生物安全体系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疫病形势严峻、防控压力大;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有待加强;兽药使用不够规范;猪场选址和设计存在缺陷等.[结论]猪场综合性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要综合考虑选址与布局,人员流动控制,养殖生产控制,饲料、兽药和饮水的控制以及病死猪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猪场生物安全疫病防控防控体系

    菌藻共生耦合等离子体净化猪场废水的效果研究

    杜学振申婷邢冠润李君荣...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各类菌藻共生系统耦合等离子体在废水处理方面的能力.[方法]以小球藻光合菌共生系统、栅藻光合菌共生系统及小球藻+栅藻光合菌共生系统 3 个菌藻共生系统耦合等离子体来处理猪场废水,分别测定处理后废水的COD(化学需氧量)、TN(总氮含量)、NH4+-N(铵态氮)和TP(总磷含量)等指标,并与无等离子体耦合的菌藻共生系统处理废水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处理猪场废水方面,菌藻共生系统和等离子体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在220 V条件下产生的等离子体在试验前期,对小球藻光合菌共生系统处理废水TP方面、对栅藻光合菌共生系统处理废水COD效果提升明显;在试验后期对栅藻光合菌共生系统处理废水COD和NH4+-N方面效果提升明显.[结论]等离子体对菌藻共生系统处理猪场废水的能力有一定提高.

    菌藻共生系统等离子体猪场废水

    复方红景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治效果研究

    刘星李燕燕王军建王老七...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复方红景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防治效果.[方法]试验选取同批次、发病蓝耳病的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于拌料中添加复方红景天发酵物,对照组不添加,低剂量组每头添加 1 g/d复方红景天发酵物,高剂量组每头添加 3 g/d复方红景天发酵物,试验持续 28 d.记录总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水平.[结果]高剂量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略大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但是差异均不显著.仔猪在 28 d时血液中检测的蓝耳病抗体水平显示,对照组为 2.256,低剂量组为 1.656,高剂量组为 1.852.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蓝耳病后期仔猪体内PRRSV抗体水平的增加,且高剂量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的离散程度小于低剂量组.[结论]综上研究表明,复方红景天有利于抑制断奶仔猪PRRSV抗体过度升高和降低猪群抗体离散度.

    复方红景天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防治PRRS

    猪场生态健康养猪技术及模式

    付兆武李培发刘福高唐梅...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分析生态健康养猪模式,为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猪肉品质和促进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提升猪肉品质、改善卫生环境、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 3 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健康养猪的优势;从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提供天然全价饲料、保证饮水清洁卫生、加强疫病有效防控和开展猪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 5 个方面,归纳了生态健康养猪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了生态放养模式、生物发酵垫料模式和沼气生态种养模式 3 种生态健康养猪模式.[结果]生态健康养猪是一种健康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方式,是规模化、绿色养猪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结论]开展生态健康养猪,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养猪业生态健康技术要点养殖模式发展趋势

    生长猪后躯瘫痪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连瑞营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生长猪后躯瘫痪是养猪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可由多种病原引起,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因后躯瘫痪造成的淘汰与死亡.[方法]后躯瘫痪发病原因主要分为中毒、疾病、营养、管理及其他因素.根据不同原因引发后躯瘫痪的临床症状与发病史综合分析,辨别何种原因引发的后躯瘫痪,从而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结果]预防生长猪后躯瘫痪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保持合理饲养密度、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等.寄生虫病引起的后躯瘫痪,如弓形虫病用磺胺-5-甲氧嘧啶、肾虫病用左咪唑、猪蛔虫病用伊维菌素、肉孢子虫用常山酮、旋毛虫病用噻苯咪唑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细菌性疾病引起的后躯瘫痪,脑炎型链球菌用肌肉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配合地塞米松、头孢噻呋钠,脑炎型李氏杆菌肌肉注射 20%磺胺嘧啶钠液配合硫酸链霉素,巴氏杆菌用 10%磺胺噻唑钠,急性败血性猪丹毒用青霉素,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生长猪后躯瘫痪的防治,要做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适当的群体,加强巡视,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生长猪规模猪场后躯瘫痪防治措施

    农业农村部部署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工作

    农业农村部网站
    27页

    市(州)县两级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

    伍祥龙包涛涛杨先富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做好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在开展动物疫病检测及研究工作过程中,降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几率,防止病原体外泄,保护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方法]开探讨,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结果]对兽医实验室存在不同程度的生物安全隐患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性提出了建议措施.[结论]要重视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调整兽医实验室布局、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试验废水进行完全无害化处理,方能保障实验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分析

    后备母猪的生殖选育与发情控制

    朱雁飞李允王国强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提高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方法]通过对后备母猪第二性征、初情期、内生殖器官的研判与筛选,选留出内在生殖能力强的后备母猪;通过合理营养、精准饲喂、增加光照、异性接触、环境控制、加强管理、免疫接种、建立档案等措施,以保证后备母猪的正常发情排卵.[结果]后备母猪是种猪生产的基础,生殖选育是提高后备母猪繁殖能力的前提,饲养管理是促进后备母猪正常发情排卵的保障.[结论]在后备母猪选留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后备母猪应科学利用不同选种方法,不仅要注意外形的选择,更要注重生产性能的选留;在发情控制方面,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管控,使后备母猪发挥最大的繁殖潜力,从而提升猪场后备母猪的利用率,为后期高产、稳产打下生殖基础.

    后备母猪选育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