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宋凤斌

季刊

1001-0068

nxkyzy@sohu.com

0451-86622142

150081

哈尔滨市哈平路138号(哈尔滨市402信箱)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Journal Syste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ultu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农业系统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综述及研究简报。目前已被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

    韩文成孙世民李娟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供应链管理是解决目前我国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形成并提升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是优质猪肉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分析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安全控制能力的概念与构成.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实现机制、激励一约束机制和促进一保障机制等方面,剖析了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的形成机理.图1,参13.

    优质猪肉供应链核心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形成机理

    渭库绿洲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

    王家强哈学萍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盐渍化问题始终是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战略问题.土壤盐渍化作为土壤退化形式之一,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研究热点.而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也是遥感专题信息提取的难点之一;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研究区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分类,实现了基于知识的土壤盐渍地专题信息的自动提取,从而分析了渭库绿洲的盐渍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1-2006年问研究区盐渍化土壤总面积略有增加,其中轻度和中度盐渍地的变化程度剧烈,且各类盐渍地均有向绿洲内部西北方向偏移发展的趋势.图4,表5,参9.

    渭库绿洲盐渍地时空变异

    基于TM影像的农田防护林信息提取研究

    邓荣鑫李颖张树文王文娟...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田防护林作为防护林的类型之一,在农田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快速掌握农田防护林的动态变化,对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吉林省德惠市区域作为试验区,选取2002年6月4日TM影像作为实验数据,结合研究区特点.将该区分为防护林地、其它林地、耕地、居民地、水域及未利用地等6类.通过光谱曲线分析、主成分变换分析和形状指数分析,利用决策树方法.最终提取出农田防护林信息.经验证,农田防护林的提取精度为85.52%,说明该方法可以为防护林的提取提供参考,为防护林的监测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图6,表1,参21.

    农田防护林遥感决策树信息提取

    基于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的奇台县种植业结构优化配置

    熊黑钢常春华夏倩柔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对新疆奇台县农业种植结构优化配置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要使其农业综合效益最大,必须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在现有农业供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小麦、大麦面积需要逐渐减少.而玉米及经济作物(油料、甜菜)的面积应适当增加.相对2005年,在P=50%的灌溉用水的保证率下,2010年小麦、大麦种植面积应分别减少14.9%、19.2%,而玉米、油料、甜菜则应分别增长4.7%、23.4%、75.7%;到2015年,前两者需减少15.0%和20.6%,后3者增加2.6%、23.1%、75.0%.同时,在这两个时间段农田总面积将减少1580 hm2、1935 hm2,使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水量实现最优分配.表8,参8.

    种植业优化配置多目标

    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析

    高迎春佟连军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环境引入生产要素,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从变化趋势、动力、成因,以及不同生产要素的作用差异等方面.对2000-2007年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环境效率的提高快于资源效率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末端治理模式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有其合理性;②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各市州间表现出较大差异;③长春、吉林等区域中部核心城市的经济运行绩效对于吉林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起着主导作用;④吉林省区域内部和年度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方式差异较大,在投资拉动战略下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⑤在推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提高劳动力素质、组织管理效率等软技术对全要生产率的贡献,同时重视环境成本的高位运行问题.图3,表3,参17.

    Malmquist指数全要素生产率末端治理增长方式吉林省

    向海湿地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白军红高海峰肖蓉王国平...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分析向海湿地8种植被群落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差异,研究了不同植被群落下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芦苇群落、芦苇一沼柳群落和香蒲群落下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均高于其它植物群落;根系分布较浅的碱草群落、三棱群落和碱蓬群落下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较低.且碱蓬群落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显著低于其它植物群落.除芦苇群落和辣蓼群落外,其它群落下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亚表层土层;对于全磷而言,除辣蓼群落外,其它各植物群落下表层土壤群落下土壤全磷含量均高于亚表层土壤.湿地土壤全磷含量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C/N比和pH值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和指数衰减函数变化,但土壤全磷与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图3,参11.

    向海湿地植物群落湿地土壤有机质全磷空间分布

    农田系统研究进展

    乔家君许家伟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4-2010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世界具有独特性.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农业、粮食、粮食加工大省,在全国农田系统研究中更具代表性和特殊性.已有文献从4个方面对农田系统开展研究:第一,地形视角,分为山地、平原区、丘陵区农田系统;第二,研究内容方面,施肥、养分及其流失,化感作用,碳平衡,受污农田,生物多样性,LUCC变化;第三,耕作方式视角,可划分为轮作、间作、免耕等农田系统类型;第四,研究方法上,有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物理学方法、3S技术方法等.目前成果尚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传统农区关注不够;第二,3S技术应用范围急需扩展;第三,田野调查方法运用不足;第四,微观视角研究欠缺.并且,在农田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农田区住理论、农田结构及其动态分化研究、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不同尺度农田系统运行模式的总结、中国农田系统研究等方面尚待加强.进一步提出了农田的发展趋势:数量进一步减少;产出逐渐提高、但弱势地位难以改观;产出差异扩大;发展模式更趋多元化;集聚经济将重现活力;影响因素更趋复杂.参82.

    农田系统研究进展分类

    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演变态势及其驱动力分析

    杨薇臻刘金洲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1980年以来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态势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波动趋势明显,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转换主导农业经济结构演变过程.省域间农业经济结构高度相似,并表现出趋异的态势.农业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变化是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演变最为主要驱动力,而居民消费水平、农产品市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图5,表3,参10.

    农业经济结构数理统计驱动力东北地区

    基于分散决策的生猪供应链上发展沼气项目的激励机制优化

    于晓秋冷志杰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从研究生猪供应链养殖企业发展沼气项目的机制入手,明确了生猪供应链发展沼气项目的动因、模式和结果.其次,通过以一类发展较好的基于分散决策利润共享的生猪供应链模式为例研究,建立了以养殖企业利润最大为目标函数,屠宰加工企业利润最大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分析,得出了通过基于分散决策实行利润共享发展沼气项目,可以解决产业链上独立经济主体的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问题,既达到延长生猪供应链的目的,又有利于增加系统协调和稳定.最后,利用实证分析,证明基于分散决策采取利润共享推进发展沼气项目的激励协调机制是可行的,同时利用线性规划方法为生猪供应链解决粪便污染环境的难题和推进沼气项目提高利润优选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优化方案.表1,参11.

    生猪供应链沼气项目循环经济激励机制优化模型实证分析

    安康市汉滨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

    肖薇薇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15个指标对安康市汉滨区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是汉滨区的生态安全度是逐年提高的,但评价结果数据非常接近不安全的级别,这就预示着需要继续保护生态环境,并加大环保力度,否则将使本地区生态安全步入不安全的级别.表9,参5.

    安康市汉滨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