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信息
中国农业信息

王道龙

月刊

1672-0423

zgnyxx001@126.com

010-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农科院

中国农业信息/Journal 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我国目前全方位登载国内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期刊,旨在沟通农业信息,预测市场动向,服务科教兴农、指导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entinel-2影像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早期提取研究

    牛鲁燕封文杰侯学会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旨在探讨基于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冬小麦种植面积早期快速提取、冬小麦空间分布情况快速制图与精度验证的方法,为山东省冬小麦高产、优质种植和农艺肥水的处方决策提供全局性信息。[方法](1)对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历史种植分布数据自动提取与人工选取相结合方式构建冬小麦识别样本库,将样本分为小麦、林地、水体、建筑和道路及其他作物五大类;(2)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计算机自动分类与影像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式,提取研究区冬小麦种植面积,绘制冬小麦种植空间分布图,并进行精度验证。[结果](1)解译得到研究区冬小麦种植面积为54。41万hm2,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总体分布精度为97。05%,kappa系数为0。94,解译效果良好;(2)该文提出的方法可实现冬小麦种植面积高精度提取以及快速制图。[结论]早期精准掌握冬小麦种植面积及空间分布信息,能够为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指导农事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Sentinel-2冬小麦种植面积快速提取

    欢迎订阅《中国农业信息》

    11页

    大田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技术及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赵倩刘长斌梅新梅广源...
    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高效准确监测大田作物病害对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文章旨在系统梳理大田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技术及模型的研究成果,推动作物病害监测技术发展与应用。[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归纳总结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大田作物病害遥感监测研究,阐述了大田作物病害遥感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1)阐述大田作物病害遥感监测基本原理,并构建了基本框架;(2)大田作物病害监测遥感数据源主要包括多光谱、高光谱、荧光和热红外遥感;(3)大田作物病害监测遥感模型主要包括统计模型、传统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结论]未来应以病害早期监测、实时监测系统和数据共享为重点突破和研究的方向,为大田作物病害实时或准实时监测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作物病害遥感监测反演模型研究现状未来展望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的土壤制图研究进展

    赵良军杨颢胡月明刘振华...
    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数字土壤制图成本低、精度高,是刻画土壤环境变量的新技术和新工具,遥感技术在数字土壤制图业务化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确定性。文章总结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基于遥感影像数据的土壤数字制图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梳理遥感技术在土壤类型与属性制图研究中的进展情况并进行总结展望,以期更好地发挥高空间、时间、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土壤数字制图方面的作用,为研发新模型、提高土壤制图模型精度提供信息支撑,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字土壤制图提供有益参考。[结果]遥感数据的特征与土壤发生学理论契合并推动了土壤制图的发展,但是,基于遥感的土壤制图技术在快速土壤环境变量因子提取、自适应制图指标筛选、满足多层级制图需求的土壤推测制图模型构建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结论]为了实现土壤类型与属性制图的业务化、流程化和自动化,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从"环境变量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筛选—预测模型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入手,探讨如何融合多种遥感载荷、综合运用新型模型,以提高数字土壤制图的精度,为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支撑。

    遥感土壤环境变量第三次土壤普查不确定性数字土壤制图

    异态异构农业模型服务化封装方法研究

    陆宏伟潘瑜春
    4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农业模型涉及多学科与多领域,是智慧农业的核心要素。屏蔽农业模型开发语言、调用运行方式等异态、异构特性,实现农业模型资源高效集成调用与共享,对于农业系统要素科学农业管理和决策,促进农业可持续、高效与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设计了模型描述接口、模型执行接口和模型部署接口等标准化封装接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COM组件、Jar包、R语言、Python语言以及DLL等不同形态模型运行体的标准化服务封装方法;以Python形态与DLL形态实现的马铃薯智能化推荐施肥模型为例,验证异态异构模型服务化封装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结果](1)封装后形成了模型标准化描述文档,完成了模型运行入口函数转换,增加了第三方依赖环境库,最终可通过网络请求直接运行模型,降低了模型使用成本;(2)以云南省为例,对封装后的标准模型服务进行调用运行,输入马铃薯目标产量,可获得该目标产量下最佳施肥量推荐,验证了异态异构模型服务化封装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结论]该方法能够屏蔽模型在语义、数据、形态、运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有效促进农业模型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复用共享,增强智慧农业领域模型资源管理能力。

    农业模型异态异构模型模型资源共享标准化服务封装

    数字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梁晨张华周志刚陈楠...
    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数字技术的引入为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深入探讨水产养殖数字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旨在挖掘数字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战略指导。[方法]采用文献整理和市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多的数字技术进行了梳理,并针对养殖水质监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养殖作业自动化、病害远程诊断以及水产品网络交易等应用场景展开详细分析。[结果]水产养殖中应用数字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模式、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等方面拥有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面临基础条件不足、技术门槛和资金投入高、技术可靠性和实用性有待提高等诸多挑战。[结论]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将成为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数字技术水产养殖应用进展展望人工智能

    贵州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实践、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向雁李俊杰侯艳林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明乡村旅游数字化发展现状,找准制约其现阶段发展的主要问题,对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对贵州省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案例进行调研,分析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实践,探讨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结果]贵州乡村旅游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取得了数字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新技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营销矩阵逐步拓展,大数据洞察能力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活跃等良好局面;但也面临着数字鸿沟有待弥合,从业者数字素养有待提升,数据壁垒有待打破,盈利瓶颈有待突破,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结论]从加快乡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旅游数字化培训教育、推进乡村旅游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塑造乡村旅游数字化运作商业模式、扩大优质内容产能和新技术应用场景等五方面提出详细的应对举措,以推动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

    乡村旅游数字化转型实践困境贵州省

    北京市食用菌种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琳王晓东赵安平王增飞...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北京市食用菌种业发展情况,推动北京食用菌种业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基于北京市食用菌生产企业和种植户的走访调研,梳理近几年食用菌种业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北京市食用菌种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创新性举措。[结果]北京市食用菌菌种选育科研技术力量较强,在京津冀区域内菌种需求空间较大,但同时在生产环节菌种来源较多,整体处于小而散的状态。[结论]基于"菌种创新工程"任务需求和北京食用菌种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把食用菌菌种产业纳入现代种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明确以新品种研发选育为重点的产业定位,探索发展菌种保藏、鉴定及品种权交易等服务业,发挥首都示范效应,率先在菌种规范化发展方面做出模式的政策建议。

    食用菌菌种管理产业概况发展趋势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