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呈现气候暖干化趋势,而保护性耕作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探究4种主要保护性耕作措施(秸秆覆盖、免耕、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介导的农田水热变化对东北玉米高产稳产性的可能影响,可为区域尺度上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文章以保护性耕作介导下玉米生长季内的土壤水热变化为切入点,应用APSIM-Maize模型评估1988-2017年保护性耕作对东北玉米高产性稳产性的可能影响.[结果](1)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黑龙江和吉林两地的玉米单产分别减少262 kg/hm2和119 kg/hm2,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下降0.03和0.06,辽宁和内蒙古东四盟的玉米单产分别增加452 kg/hm2和2 458 kg/hm2,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下降0.08和0.25;各研究站点单产呈东减西增、增产大于减产,产量变异系数呈降幅普遍大于增幅,整体下降的变化趋势;最高稳区和高稳区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由45.63%降低为37.41%,单产分别降低64 kg/hm2、57 kg/hm2,可应用区占研究区域面积的比例由27.16%降低为18.84%,单产增加515 kg/hm2,而次高稳区面积占比由27.21%增加为43.76%,单产增加860 kg/hm2.(2)与传统耕作相比,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东北地区玉米整体呈增产,同时产量变异系数均出现下降;最高稳区和可应用区面积均缩小,次高稳区面积均扩大,高稳区面积在免耕+秸秆覆盖和深松措施下扩大,在秸秆覆盖和免耕措施下缩小.[结论]东北玉米农田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后黑龙江和吉林减产较少,辽宁和内蒙古东四盟大幅增产,同时产量变异系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因此应用保护性耕作措施后东北地区整体高产性和稳产性提高.黑龙江可采取深松措施,吉林推广秸秆覆盖和免耕+秸秆覆盖均有良好增产稳产效果,而辽宁和内蒙古东四盟在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均表现出较传统耕作更优的高产稳产性,宜根据当地环境实施合适的保护性耕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