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装备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装备技术
农业装备技术

毛罕平

双月刊

1671-6337

nyzbjs@sina.com; nyzbjs@yahoo.com

0511-84403490;84423007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71号

农业装备技术/Journal Agricultural Equipment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新世纪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在提高我国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和推广国外先进技术,促进农业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协调发展,加强开展现代农业装备及相关技术的研究和交流,报道科技成果,介绍实用技术,交流国内外科技信息,为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引领推进农业现代化 江苏走在前

    《新华日报》报社
    1页

    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发展现状与建议

    郭林杰朱勃韩忠禄周奇...
    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概述了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发展现状,包括水稻机械化收获技术模式、损失方式和影响因素.分析了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机械设备、技术落实和气候状况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提升农机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控制能力;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对收割机械的操作和维护水平;加快农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确保颗粒归仓.

    农业机械水稻机收减损发展现状建议

    禽蛋机械化收集装置的设计

    庾豪郑爱琪于倩倩杨灵洁...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自动化是当今不可阻挡的大趋势,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能够解决安全性、效率、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并能完成人类无法触及的领域或空间内的工作.为了实现家禽养殖场禽蛋收集的机械化作业,文章设计了一种满足高效收集和低破损率的禽蛋机械化收集装置,并通过三维软件进行装置的结构设计,满足作业强度要求.

    蛋类收集装置结构设计机器人机械化

    工厂化食用菌采收装备关键技术研究

    路小波王琪玲
    10-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收切根是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关键环节,针对现有食用菌采收装备存在技术集成度不够、配套性差、作业效果不理想、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集成创新了工厂化整筐瓶栽金针菇自动采收生产技术与装备,突破了瓶栽金针菇自动化采收、切根、瓶筐回收的技术瓶颈制约,实现了菌瓶菌筐分离、菌瓶定向排布输送、菌菇柔性夹持、高效无损采收、菌菇切根等环节的智能化、精准化.

    食用菌采收装备技术研究

    花椰菜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装备匹配的研究

    张东凤朱元昕丁小虎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花椰菜在育苗、耕整、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不同生产环节中的机械化技术要求,另外,根据花椰菜机械化技术要求,对现有机械化装备性能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生产环节的主要机械化装备匹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椰菜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种植成本,促进花椰菜机械化生产,给种植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花椰菜农艺技术装备

    基于TRIZ的温室保温系统设计

    张兆朋黄永红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植物生长,需要对温室进行保温,为育苗和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但仅仅覆盖防寒衣效果不好,依靠人工加热,劳动强度大,而且不一定及时.利用TRIZ理论中的矛盾矩阵和 40 发明原理,解决温室保温系统开发中遇到的物理矛盾和技术矛盾,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的实用性.通过按键可以在不同的时期设定不同的温度范围,以利于植物出苗和成长,通过检测温度、湿度以及CO2 浓度,启动不同的加热方式,如果采用柴油机或者煤炭(锅炉)加热,在加热过程中,CO2 浓度会变高,也有可能造成CO浓度增高,加入CO传感器以及浓度范围的LED时刻监测CO浓度,并安装蜂鸣器报警装置,及时提醒温室内的种植人员注意安全.该产品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温室内环境信息,并把信息传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执行机构工作并在液晶屏和LED上显示,实现温室育苗环境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相结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育苗的成活率和植物的产量.

    加热插座温度控制实时监测

    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夜间检测系统研究

    李剑锋颜恒杰杨启志施琴...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开发了一套番茄采摘机器人专用的视觉夜间检测系统,主要涉及硬件搭载平台、辅助照明装置以及自动升降系统等设计,集双目相机、视觉处理器、辅助照明装置和自动升降系统为一体.该系统通过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简称"TCP")通信方式,实现视觉处理器与升降系统的实时通信,进而控制升降系统升降操作,以满足采摘不同高度番茄的需求.

    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夜间检测系统辅助照明装置自动升降系统传输控制协议

    不同机械化有序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绍贵唐建鹏苏伟陈京都...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机械化有序种植方式对水稻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文章在长江中下游里下河稻区以常规机插为对照,选用宽窄行机插、密苗机插和机械穴直播等不同机械化种植方式开展研究,比较不同种植方式下水稻生育期、茎蘖动态、产量及其产量结构差异.与传统毯苗机插相比,宽窄行机插方式不仅增加了单位面积穴数和苗数,又能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有效协调群体大小,实现穗数和穗粒数的优势组合,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密苗机插节省育秧和机插时间,同时不降低产量.机械穴直播技术在适宜播期、播量和密度下,充分发挥了直播种植优势,后期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得到保障,获得较高产量,且高于机插秧.在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时间情况下,同时增产增效.

    宽窄行机插密苗机插机械穴直播水稻产量

    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分析

    曹华宁郭洁李亚楠孙海超...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是我国分布较广的农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一种粮食作物,更是一种战略物资.但种植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新的挑战,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日益严重,其中玉米穗部病虫害是制约玉米产品质量的瓶颈,"烂穗"问题最为突出.为提高玉米产量,提升玉米产品价值,文章总结了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期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玉米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不同除草剂对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封闭防效试验初报

    常琳沈静戴振福
    31-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进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扬中市的应用,特别设计了该试验,期望解决该模式田间杂草防控的难题.试验为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采用 8 个不同的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组合或复配剂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重点考察株防效和鲜重防效.结果表明每 667 m2 用50%乙草胺 200 mL+33.3%二甲戊灵 150 mL和 50%乙草胺 200 mL+50%2,4-滴异辛酯 100 mL在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封闭防效好,药后 60 d株防效大于 98%,鲜重防效大于 90%,建议推荐应用.

    鲜食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封闭除草剂株防效鲜重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