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灾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张巴克

月刊

1004-7395

nyzhyjbjb@163.com

0551-5160975;5145927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农业灾害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纹甜瓜栽培试验中气象条件的分析和研究

    李青松林韬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甜瓜作为蔬菜领域的关键农作物,因其商品价值与广泛消费需求备受关注.在其栽培环节中,气候因素常直接影响其生长与产果情况.其中,网纹甜瓜作为特定的甜瓜种类,针对其在不同气象环境下的栽培实验及对其生长发育影响的探讨极为重要,这将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适应能力及优化其栽培管理方法.基于此,介绍网纹甜瓜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栽培试验,探讨了气象因素调控网纹甜瓜生长的策略,以期为网纹甜瓜的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网纹甜瓜栽培试验气象条件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融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研究

    杨洁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引导乡村社会风俗变革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文旅融合不仅展现了其巨大的潜力,而且成为当前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导路径.对此,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旅融合发展的逻辑关联,分析了文旅融合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提出了文旅融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旨在促进乡村地区实现高质量、快速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农村经济产业振兴

    地理信息系统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的应用——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为例

    何小强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在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选址、规划设计、管理与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为例,分析了GIS技术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为耕地保护提供借鉴.

    地理信息系统高标准基本农田选址评价规划设计农田建设

    探析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王西翠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蔬菜种植产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蔬菜种植模式直接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将生态农业技术应用于有机蔬菜种植,可显著提高有机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基于此,概述了有机蔬菜种植相关概念、特点及发展前景,分析了有机蔬菜种植方法,提出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策略,以对传统种植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实现有机蔬菜的高产.

    有机蔬菜种植模式生态农业技术

    平江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探讨

    戴海燕刘石磊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平江县2011-2021年耕地土壤pH值监测数据与第二次土壤普查pH值结果,分析全县耕地土壤的酸化现状及成因.为突破土壤酸化对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结合平江县生产实际,从化学改良、生物改良、科学施肥和深耕轮作4个方面提出了酸化土壤改良措施.结果表明:平江县2011-2021年耕地土壤pH值为5.53,相比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下降了0.34,且pH值下降以水田为主,下降了0.51,水田酸化现象严重.

    耕地土壤酸化改良措施平江县

    林业育苗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侯晓莉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生态林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林业育苗技术对提高造林质量、保障生态系统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概述了林业育苗技术和生态林建设的目标,分析了林业育苗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推广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宣传与培训,提高林农认知;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法规,建立长效推广机制;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林业育苗技术生态林业技术推广苗木培育

    鸡粪玉米秸秆厌氧堆肥中含水量、碳氮比、菌剂优化组合研究

    万祥和魏椿萱蒋涛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粪玉米秸秆厌氧堆肥中,堆体中的含水量、碳氮比、厌氧菌剂对堆肥进程都会产生影响.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明,堆体含水量为65%~70%,碳氮比为20、施入厌氧加强菌剂量较多时,有利于堆肥腐熟.厌氧堆肥较缓慢,很难达到期望的高温,因此,在环境温度达不到堆肥要求时,可适当借助热源.在厌氧堆肥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等,pH值较低,会抑制有害病菌及寄生虫生长.

    鸡粪厌氧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

    荒漠化防治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履行问题研究——以宁夏中北部H县为例

    杨昊鹏李丹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调查2004-2019年间宁夏H县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情况,收集了大量资料,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监测数据与现地调查、无人机观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梳理汇总数据后得到各类型荒漠化及沙化土地面积.结合H县地理面貌、地区植被、土壤类型、气象、水文、"三调"国土类型等评价指标,介绍了H县防沙治沙现状,概述了H县防沙治沙过程中政府履职情况,指出了H县防沙治沙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H县防沙治沙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对策.

    荒漠化及沙化防治动态变化政府职能

    冬荪不同栽培方式的综合评价分析

    谢龙安翟晓岚谢鹏程熊威...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摘 要:为探明不同栽培方式对冬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寻求冬荪最佳栽培方式,为冬荪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菌材长15 cm横向铺设+菌种3 kg/m2+竹碎料3 kg/m2+麦麸+白糖+覆盖菌材+覆土4~6 cm+覆盖木叶2~3 cm"为参照,实施不同水平的菌种播种量(T1~T3)、不同规格菌材及菌材铺材方式(T4~T6)、不同种类菌种覆盖料(T7~T9)、不同覆土厚度(T10~T12)和不同覆盖物及遮阳方式(T13~T16)的栽培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冬荪农艺性状特征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对17种栽培方式下冬荪栽培结果指标中的7个主要因子变量进行分析,高秆肉质型冬荪最适合"底层25 kg长木材(长度10 cm,径粗5 cm)栽培料+2 kg菌种块状均匀分布+3 kg竹碎料(长5~8 cm)覆盖料覆盖菌种+营养料(0.5 kg白糖,0.5kg麦麸)+上层15 kg长木材(长度10 cm,径粗5 cm)栽培料+土壤覆盖4~6 cm+地表覆盖3 cm木叶遮阳"栽培技术组合产量最优.由此可见,不同栽培技术组合对冬荪的农学特征和产量有重要影响,选择适合的栽培方案对冬荪产业发展尤为重要.

    冬荪栽培方式主成分分析产量

    装备保障科目中两种气温雨量多传感器标准系统的差异分析

    孟丽红许丽景戴永欣王凌波...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起,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开展气温雨量多传感器标准系统改造,正式开展业务运行.基于装备保障科目设计的设备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与排除、直连调试等题目,分析安装在DZZ4、DZZ5型自动气象站的2种气温雨量多传感器标准系统考点,为广大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提供参考.

    气温雨量多传感器标准系统竞赛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