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灾害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灾害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张巴克

月刊

1004-7395

nyzhyjbjb@163.com

0551-5160975;5145927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农业灾害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6-2020年英德市空气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李洁林娟娟刘祥豪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6-2020年英德市逐日污染物监测浓度、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英德市空气质量污染特征,并探讨了英德市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空气污染特征臭氧PM2.5气象要素

    清徐县酿醋高粱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

    王溢梅段晓瞳尹文娟李瑞萍...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统计分析气温、积温、降水和日照等气象要素数据,结合高粱农气观测数据,总体来看,清徐县适宜酿醋高粱的种植.根据清徐温度回升和晚霜冻的出现时间,高粱5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开始收获,生育期>15℃积温为3321.3℃·d,持续日数为165 d,适合多种中晚熟品种对积温的要求.拔节孕穗期降水量明显不足,需适时进行人工灌溉,光照条件也充分满足高粱生长需求.影响高粱生长和产量的灾害性天气包括连阴雨和持续低温,干旱、大风和暴雨等,可根据不同生育期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

    酿醋高粱气候条件清徐县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多要素用电量动态预测

    谭诗琪范嘉智耿欢廖春花...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地预测用电量有助于电力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并可保障电力系统经济、安全、可靠运行.基于东至县2014-2018年日用电量数据,结合气象要素和日期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要素,并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开展多时次用电量预测.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平均地面温度、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水汽压、日期因素和用电量序列数据构建用电量预测LSTM模型,该模型利用过去24日数据,对未来1、3、6日日用电量进行预测,其标准化均方根误差(CVRMSE)分别为0.06、0.09和0.11,相对误差(RE)分别为0.27、0.26、0.27,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6、0.22、0.12.结果证实了基于LSTM神经网络预测短期用电量的可行性,可为电力部门开展需求侧管理、提高能源存储运营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电力气象服务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多时次预测日用电量

    弱降水预报检验及天气分型

    田琳刘多文亢云龙李俊乐...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计了抚顺地区2022年4-10月48个弱降水天气过程,运用多个案例天气形势、物理量要素的综合对比分析方法,并结合ECMWF模式预报检验,对上述弱降水天气个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弱降水天气中,降水量越小,预报员漏报的概率越大,其中(0,0.5]mm降水的漏报日占比最大,为57.89%.ECMWF模式对抚顺弱降水的空报率(35.94%~59.38%)较高,漏报率(1.56%~9.38%)较低;章党站的空报率为3站中的最高值,章党站晴雨预报TS评分在3站中最低,为35.94%,清原站和新宾站的TS评分为54.68%和50.00%.当ECMWF细网格模式24 h时效内预报降水量为0 mm时,新宾站和章党站的晴雨正确率较高,分别为85.71%和76.92%;预报降水量为(0,3]mm时,清原的晴雨正确率相对较高,为61.76%~63.64%.根据影响系统的不同,将弱降水天气过程分为高空冷涡型、高空槽型、低压顶部型及高压前部型.漏报多出现在高空冷涡型与低压前部型天气系统,分别占42.11%和26.32%;空报多出现在高空槽型与冷涡型,分别占37.93%和31.03%.4种弱降水天气类型的关注重点是系统位置与各层湿度的配合.

    弱降水ECMWF模式预报检验天气分型

    福安市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精细化服务对策

    李春天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生产过程中受天气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气象灾害的出现严重危害着农业生产,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而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农业稳产高产,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需要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办法.在概括福安市农业气候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福安市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精细化服务对策,以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确保优质高产农作物良好生长.

    气象灾害农业生产福安市

    自动气象站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

    刘文静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自动气象站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为了充分发挥无线通信技术在自动气象站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实现自动气象站与无线通信技术在促进自动气象站发展方面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自动气象站的智能化水平,阐述了自动气象站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自动气象站的运行原理,并针对通信技术在自动气象站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用优化策略.

    自动气象站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原理

    气象要素变化对油菜花观赏期影响及应对措施的分析

    徐啟元杨春艳范倩吴静...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油菜花观赏期气象要素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气象要素对油菜花观赏期的影响及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表明,气象要素变化对油菜花观赏期具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降水和光照3个方面.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油菜花的生长速度,从而影响观赏期;降水量的增加会导致油菜花的观赏期提前,而降水量的减少则会导致观赏期推迟;光照条件也会对油菜花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光照不足会导致油菜花的生长受限,进而影响观赏效果.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优化种植结构、调整播期、加强田间管理等,以实现油菜花观赏期的延长和观赏效果的增强.

    油菜花气象要素观赏期

    昭通一次冰雹过程的回波演变分析及其识别

    吕玲慧苏德斌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昭通C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对发生在云南昭通一次特大冰雹事件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使用模糊逻辑算法,以偏振参量作为输入进行冰雹识别.结果表明:冰雹云在降雹之前VIL、EF会经历较大的跃增,此次过程中VIL增量高达48 kg/m2,EF增量达到5 km.雹云发展成熟至降雹阶段,强回波区CC值降低,KDP值在-1~1 deg/km之间,ZDR值在-0.5~0.5 dB之间.使用双偏振雷达进行冰雹识别,结果表明,双偏振雷达在相态识别及识别提前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双线偏振雷达雷达回波特征冰雹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对赤峰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性评估

    刘沫彤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天气影响技术的探索,人工干预天气已经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的使用可能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潜在影响,其中赤峰地区作为一个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域尤为值得关注.在此背景下,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和特点,分析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对赤峰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对赤峰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策略.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赤峰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估

    2023年6月19-24日广西河池暴雨过程成因及预报偏差分析

    蓝李旭黎金玲
    182-18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6月19-24日广西河池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导致严重气象灾害和经济损失,利用高空和地面资料、雷达、卫星及数值模式产品,对此次暴雨过程诊断分析,得到结论:(1)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南亚高压控制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中纬度西风带短波槽东移、下游高压坝稳定维持的环流背景下,低层切变线及其南侧偏南气流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2)强对流云团及强降水回波影响范围及持续时间与灾害发生时间有较好对应关系,弓形回波为此次暴雨过程带来多处大风天气;(3)EC和GFS对环流形势预报都较好,但降水量级预报偏小,其余数值模式此次过程重参考性较小;(4)临近最强降水时段的各项物理量都达到整个暴雨过程最高点,对预报降水最强时段有一定指示意义.

    暴雨天气形势数值预报预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