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韩宝平

月刊

1674-3571(社)

bjb@xzit.edu.cn

0516-83105875

221008

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徐州工程学院原来园校区第二教学楼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潇湘八景"何以经典—— 中国理想景观叙事机制初探

    黄金葵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中国历代景观欣赏实践影响深远的"潇湘八景"这组景观之所以经典,源自一套依附景观形象及隐喻而存在的,能够触发观众心理共鸣的叙事机制."潇湘八景"揭示的正是中国古典理想景观的内在叙事逻辑.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叙事机制通常包含体验与表达两个环节.景观叙事机制中的体验指各种外部景象在人们脑海中凝固成深刻印象的过程;表达则指这些印象化的形象最终能够被更广泛的文化群体接受,形成固定概念并被命名且不断阐释的过程.因此,经典的景观应是人类在欣赏客观世界景象中萃取出的精致化对象,该过程通过人类情感与客观景象形成稳定的认知隐喻关联得以实现.景观命名作为景观整体文化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语言质量深刻影响着当地公共文化系统的人文气质.

    潇湘八景景观叙事机制情景关联审美思维文化隐喻

    文化记忆的体化实践:传统节日儿童传承的人类学基础与路径

    杨丽嘉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传播文化记忆 、凝聚民族力量 、确立民族文化身份的文化功能与价值.当代中国,重建民众集体文化记忆,激发文化认同感,成为传统节日传承的主要任务.童年社会学研究表明,儿童并非被动地接受社会文化的建构,他们也是能动性的主体.传统节日的传承,应该重视发挥儿童的文化主体性.传统节日的儿童传承和成人传承的区别在于体化实践理应成为主导性实践.挖掘传统节俗活动资源,以家庭 、社区为场域,以游戏精神贯穿庆祝活动,增强传统节日对儿童的吸引力,以传统节日的儿童传承促进节日遗产的世代传承.

    文化记忆体化实践传统节日儿童传承节日遗产

    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历程 、特征和经验

    郭英楠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新时代为了促进党风根本好转,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党的纪律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强化了政治纪律,全面完善了组织纪律,推进了党的纪律建设加快发展.在这一阶段,党的纪律建设主要特点是发展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兼顾整体又突出重点.总结这个阶段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经验,在理论上厘清纪律与法律 、党纪与国法的关系,明确党的纪律建设,以维护党的坚强领导为目标,把党的纪律建设作为管党治党的前提,推进党的纪律建设与其他建设相结合,坚持党的纪律建设与时俱进.

    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党风根本好转

    中国房地产平稳发展长效机制的研究

    盛宝柱朱雅甜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房地产长效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很多模块还没有研究.通过对房地产税 、土地财政 、土地使用权 、农村宅基地等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地方政企合作转变房地产消费理念,使之趋于正常并健全供求 、竞争机制;建立地域特色征地补偿机制和符合国情的农村宅基地买卖市场;完善"自上而下"式财政税收系统,明确"事权"与"财权"分担机制.同时选取中国2002—2015年数据建立中国房地产相关指标的关联度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加快研究建立与中国国情相符合,并且与中国房地产市场规律相适应的平稳健康的房地产控制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房地产税土地财政房价波动

    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测度—— 基于长春市2000—201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孙葆春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否相互协调,有必要在客观测度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评价二者的协调发展度.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群组决策特征根法确定权重,分别对长春市2000—2015年的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年度序列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春市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交替领先,但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稳定性要优于城乡一体化.验证了长春市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度,在起伏震荡中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提出了促进长春市城乡一体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度

    汤因比文明观念的对话主义内涵与"星丛"归宿

    刘宝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汤因比历史哲学对于文明有两个重要的判断:所有文明都是同时代的,所有文明都是可以比较的.作者从这两个论断出发,探讨了文明"同时代性"与"可比较性"的对话主义内涵,并且借用阿多诺"星丛"概念彰显了汤因比文明对话的状态或归宿.

    汤因比文明对话主义星丛

    赋形与时空:现象学美学的"身体化美学"特征阐释—— 以茵加登和杜夫海纳美学为例

    马正平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茵加登和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的身体主体的身体化美学维度的分析,我们看到:所谓现象学美学中的"现象"奥秘所在和身体化美学的特征所在,实质上就是在审美活动中的身体化参与的身体感与生命感直观的介入问题.反过来说,所谓"身体化美学"不是以身体为审美对象的客体论身体美学,而是对美和审美的身体化与生命化体验成果与成果进行描述的现象学美学,于是,我们发现目前很多"身体美学"是"有身体,没美学"的身体美学;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现象学美学都是"身体化美学",只有真正对审美活动与审美创生物进行身体性感觉 、体验,并进行描述的现象学美学才是身体化美学.这样我们就又发现,国内当前很多所谓的现象学美学并非身体化美学,也非真正的现象学,尤其是思维现象学的身体化美学,而是一种"有美学,没身体"的现象学美学.总之,真正的美学是对审美活动的过程和深创生成果的直观,并对直观成果进行描述,最后形成的美学体系,这才是真正的现象学美学,也是真正的身体化美学.

    时空美学主体论身体美学身体化美学思维现象学

    试论淮海词人群体的创作风格

    茆萌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洪杨之乱影响,咸同时期,淮海地区词人群体羁旅行役,流转他乡,在社会动乱与孤寂生活的双重磨难下,他们的词作多显落寞之感,词境萧索.淮海词人群体的创作整体上以"哀音苦调"为主,以营造幽怨凄凉的词境为主要特色,呈现出离乱之苦和悲恸之美.在创作理论上,他们各有自己的主张,但其大体上显现出"词清笔婉"的创作特色,善用比兴寄托,呈现意内言外的创作风格.另外,淮海词人群体十分注重声律,强调著词当"循声按拍",这也是他们词作上重要的风格特色.

    淮海词人群体哀音苦调循声按拍

    新补《全清词 · 顺康卷》51首

    陆勇强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总集 、别集 、诗话 、地方志等各类文献中,辑录《全清词 · 顺康卷》及《补编》未收之作品51首,并对《顺康卷》及《补编》未及收录的作者,对其姓氏 、字号 、里籍 、生平事迹等略作考述.

    全清词顺康卷补遗

    《四库全书总目》儒家类存目书提要辨正—— 兼论存目书提要与著录书提要之差异

    张宗友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库全书总目》集古代目录之大成,其提要可分为著录书提要与存目书提要,二者之间存在不少差异.由儒家类存目书提要可以看出,其讹误主要集中在图书信息 、作者信息及图书内容的客观介绍上;同著录书提要相比,存目书提要在内容上缺少著述旨趣及学术得失的主观品评,在文字上体现为较为简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四库馆臣所费心力不同;而其根源,则在于清高宗弘历纂修《全书》的指导思想,即为了树立本朝文化正统 、构建极权帝国的文献体系,而对天下图书进行甄别处理,有应刊 、应抄 、应存 、应删的分别;两类提要之间的差别,正是"寓禁于征,寓毁于修"之策略在《总目》编撰方面的具体体现.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提要存目书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