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皮肤病与性病
皮肤病与性病

双月刊

1002-1310

0871-63536231

650011

昆明市环城南路双龙新村243号

皮肤病与性病/Jour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推广、宣传、交流有关常见性、多发性皮肤病及麻风病、性病、爱滋病等的防治知识、经验、科研动态,尤其是性病的防治理论基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I计算机辅助对1013例痤疮患者面部皮损识别及分级检测

    陈名华刘本蓝雨陈柳余...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临床医生与计算机开发人员合作开发针对痤疮诊断及病情分级检测的人工智能(AI)程序,为痤疮患者提供皮损识别、痤疮分级意见。方法 采集门诊痤疮患者面部照片及视频,以2名主治及以上临床医生通过图片结合视频对皮损识别为最终参照,通过计算机建模及算法对采集对象进行检测,同时收集只有1名临床医生仅对拍摄照片进行皮损识别的结果。最后比对AI计算机及只有1名临床医生对患者面部皮损识别及分级的评估结果。结果 以2名主治及以上临床医生评估结果为参考,AI计算机对痤疮面部皮损识别的平均召回率达71%,平均准确率达65%。对面部痤疮识别分级总体准确率达85%。结论 AI计算机技术对患者面部痤疮皮损识别及分级对临床医生的诊断评估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痤疮AI检测分级

    重症银屑病患者应用依奇珠单抗后疗效和满意度短期测评与分析

    赵艳君储丹凤张敏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重度银屑病患者应用依奇珠单抗后的有效率、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重度银屑病患者应用依奇珠单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在长海医院皮肤科确诊为重度银屑病并接受过依奇珠单抗治疗的患者93人,对其进行一般调查问卷、依奇珠单抗使用12周后效果测评及满意度问卷调查,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重度银屑病患者应用依奇珠单抗后治疗有效率为94。62%,患者总体满意度72。04%;依奇珠单抗治疗有效率与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是否有人患银屑病、银屑病患者是否有"共病"有关。患者的满意度与患者的文化程度、病程、银屑病患者是否有共病、除服用治疗银屑病以外有无服用其他药物有关。结论 患者对依奇珠单抗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不仅是由治疗有效率决定的,患者自身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重症银屑病依奇珠单抗疗效满意度

    基于微信平台的慢性光化性皮炎综合管理方案初探

    徐艳江王敏华黄玲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知信行(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KAP)理论指导下,以微信为平台,探索有效的慢性光化性皮炎(chronic actinic dermatitis,CAD)疾病管理模式,使疾病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L)。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云南省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CA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除了常规药物治疗外,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干预的方法包括讲座、面访、电话随访、微信随访等多种方式,干预期限为3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及干预3月后采用防晒知识评分表、防晒行为评分表、Duo氏瘙痒评分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2周后试验组患者防晒知识评分、防晒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ADS抑郁亚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试验组患者防晒知识评分、防晒行为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Duo氏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EASI评分、HADS焦虑亚量表评分及抑郁评分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慢性光化性皮炎综合管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防晒知识,改善防晒行为,稳定病情,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HRQL。

    慢性光化性皮炎生活质量焦虑抑郁

    大理3588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徐静代榆石红梅王莹...
    57-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大理地区的过敏原分布特点及规律,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3588例受检者血清中19项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按照不同年龄、性别、季节、年份分组统计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分析过敏原与过敏性疾病相关性及大理分布特点及规律。结果 3588例过敏原检测患者中,共1839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51。25%,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前五名为室内屋尘螨(19。01%)、艾蒿(13。63%)、普通豚草(9。14%)、树木(9。11%)、蟑螂(7。50%),食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前五名为蛋清(7。64%)、牛奶(5。46%)、螃蟹(4。80%)、黄豆(4。40%)、花生(3。87%)。通过分组统计显示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婴幼儿主要以食入性过敏原为主,前三名为蛋清(36。22%)、牛奶(36。22%)、牛肉(31。50%),青少年组、成年组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前三名为室内屋尘螨组合、艾蒿、螃蟹,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老年组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前三名为室内屋尘螨组合(17。39%)、艾蒿(26。09%)、树木组合(15。94%)。男性患者过敏原中树木组合、蛋清、牛奶、花生、牛肉、羊肉、虾/对虾、螃蟹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P<0。05)。春、夏、秋3个季节阳性率均高于冬季(P<0。001)。2019年至2022年特异性IgE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同一位患者对1种、2种、3种、4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率分别为31。35%、4。12%、1。87%、25。95%。总IgE阳性患者中特异性过敏原阳性人数占58。17%,有29。02%患者总IgE阳性但特异性IgE阴性(P<0。001)。结论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省大理的过敏原分布特点及规律,为临床提供诊断与治疗的依据,为患者提供有效避免接触过敏原的指导。

    特异性IgE抗体过敏原免疫印迹法

    间质性蕈样肉芽肿1例

    胡素娟黄友光任情情崔勇...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68岁,因"臀部、双下肢暗红色斑片伴瘙痒2年"就诊。皮肤科检查:臀、双下肢散在暗红色圆形或椭圆形浸润斑片,约柿饼至手掌大小,皮疹形态单一,边界欠清楚,压之退色,触之稍有浸润感。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细胞轻度增生伴过度角化,疑似个别淋巴样细胞进入表皮内,真皮乳头层可见少量淋巴样细胞沿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呈线状浸润,真皮血管周围弥漫淋巴样细胞浸润,胶原纤维间散在淋巴样细胞浸润,淋巴细胞部分轻度异形。抗酸染色阴性。

    蕈样肉芽肿间质性蕈样肉芽肿

    出血性水痘1例

    邵丹纳猛李璨宇王丽艳...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男,31岁,因"全身水疱5天"就诊。皮肤科检查:头面部肿胀,头面部可见散在大小不一、不规则糜烂面,可见淡黄色及血性渗液,表面可见血痂。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分布约米粒至绿豆大小暗红色、褐色水疱、血性水疱,疱壁薄,触之易破,无触痛,部分水疱呈脐凹状,尼氏征阴性。外生殖器、双侧大腿内侧可见部分水疱干涸、结痂。实验室检查:真菌培养(疱液、口腔、血液、尿液、皮肤组织):阴性。Dsg1、Dsg3、BP180、BP230:阴性。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坏死,表皮内疱,疱内可见融合性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内水肿,气球样变性,染色质边集,真皮乳头血管周围大量红细胞外溢。

    水痘出血性水痘组织病理

    皮肤Rosai-Dorfman病1例

    任新新张玉丽路云环戴景欣...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39岁。因双侧"面部红色斑块2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两侧面颊处可见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红色斑块,小如黄豆,大如拇指甲盖,界线清晰,压之褪色,浸润感明显,无明显鳞屑及破溃。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弥漫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较多组织细胞,部分组织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检查示:组织细胞 CD68(+)、S100(+)、CD1a(-)。诊断:皮肤 Rosai-Dorfman病。

    Rosai-Dorfman病皮肤Rosai-Dorfman病

    黑变病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

    杨毅云布晓婧黄玲李利...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75岁。因"面颈部皮肤黑变3月余"就诊。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干燥,面部、颈部可见弥漫性皮肤黑变,呈黑灰色、深褐色斑片,皮损累及部位境界清楚,未累及躯干、四肢及唇、口腔、外阴皮肤黏膜。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基底细胞空泡状液化变性,可见胶样小体,真皮浅层可见噬色素细胞,真皮血管周围浆细胞浸润,符合黑变病。

    黑变病干燥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