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分会;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分会;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袁寿其

月刊

1674-8530

pgjx@ujs.edu.cn

0511-84493098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Machinery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排灌机械学会和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统计分析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主要报道党和国家有关排灌行业的方针政策、最新标准;报道排灌机械行业的新产品、新工艺及工程设计的新论点、新发明及具有研究意义的前沿课题;报道排灌机械行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报道机电排灌站新建、改造、管理等的新思路、新办法;并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承办单位形象及产品宣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动态摩阻的抽水蓄能电站水力瞬变建模模拟

    吴金远周领刘德有
    612-618,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抽水蓄能电站管道内水力瞬变问题,考虑动态摩阻,采用二阶有限体积法(FVM)Go-dunov格式进行数值建模与模拟。首先根据有限体积法将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通量计算用Riemann求解器。机组全特性曲线采用改进的Suter变换,在计算中分别考虑Brunone 与TVB动态摩阻模型,将计算结果与恒定摩阻和试验值进行对比,并进行了相应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抽水蓄能电站管路模型中,动态摩阻模型仅增加了管道内后续波动的衰减,对于初始波动几乎没有影响。在单管中,动态摩阻的影响随着关阀时间的缩短而增大;而在抽水蓄能电站系统中由于雷诺数较大,动态摩阻模型的适用性较差,对于各项物理参数的变化均不敏感。这表明在大管径、高流速的输水工程中,可忽略动态摩阻的影响,但对于小管径、低流速的工程,有必要考虑动态摩阻的影响。

    抽水蓄能水电站有限体积法Godunov格式动态摩阻水力瞬变

    盐碱地水肥耦合对基质栽培番茄生长与产量品质的影响

    赵文举曹伟吴克倩李建承...
    619-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盐碱地水肥耦合对基质栽培番茄生长的影响,设置 3 组灌溉水平W1(268 mm),W2(201 mm),W3(161 mm)和 3 组施肥水平(N-P2 O2-K2 O,kg/hm2)F1(260-200-220 kg/hm2),F2(208-160-176 kg/hm2),F3(156-120-132 kg/hm2),共 9 组耦合处理,以无基质水肥组合作为对照组CK,基于温室大棚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盐碱地土壤盐分、基质栽培番茄株高茎粗、根系特征、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并构建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模型确定盐碱地基质栽培番茄的最优水肥调控策略。结果表明:与CK相比,基质处理株高、茎粗、根系特征、水肥利用效率、产量与品质具有显著优势;基质处理土壤表层盐分含量较低,土壤剖面 0~30 cm表现为积盐过程,30~60 cm表现为脱盐过程;通过AHP-CRITIC主客观组合赋权的VIKOR法对番茄产量、风味品质进行评价,处理W3F1 的利益比率最小,产量与品质最佳;基于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Pa-reto最优解,确定盐碱地基质栽培番茄的最佳水肥耦合策略为W3F2,研究可为盐碱地高品质果蔬的水肥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水肥耦合基质栽培盐碱地主客观组合赋权多目标寻优

    黑土区玉米生理生长特性及产量对不同秸秆覆盖与施肥量的响应

    刘继龙陈俊丰曹晓强李济桢...
    627-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机制,设置 3 种秸秆覆盖量(0。5,1。0 和 1。5 倍)和 3 种施肥量(80%,100%和 120%)的交互试验和常规施肥无覆盖对照处理CK共 10 种处理,研究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与施肥量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 浓度Ci和叶绿素SPAD等光合特性指标及株高、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等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各处理生长指标与光合特性参数和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综合指数法优选出效果最优的秸秆覆盖与施肥模式。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施肥均能提高叶片Pn,Gs和叶绿素SPAD,降低Ci,玉米功能叶片Pn和Gs均随生育时期先增加后减少,而Ci随生育时期先增加后降低;叶绿素整体变化趋势与Pn一致;各处理玉米产量随秸秆覆盖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除 80%施肥量处理组外其他处理玉米产量较CK处理增加 8。9%~21。7%;秸秆覆盖量为8 000 kg/hm2,施肥量为336 kg/hm2 时对研究区域内玉米生长生理及增产效果最佳。

    东北黑土区秸秆覆盖施肥量生长生理特性综合指数法

    多因素影响下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

    樊倩雯费良军康守旋彭有亮...
    63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膜孔直径、膜孔间距、土壤初始体积含水率、入渗水头 4 个因素对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的影响,通过室内土箱入渗试验资料来验证HYDRUS-3D模拟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过程的可靠性,用HYDRUS-3D模拟不同膜孔直径、膜孔间距、土壤初始体积含水率、入渗水头条件下的单向交汇入渗过程,分析各因素耦合条件下单向交汇入渗规律,分别建立了各影响因素与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交汇时间、交汇面面积之间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4 个因素对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膜孔直径、土壤初始体积含水率、膜孔间距、入渗水头;对膜孔交汇入渗交汇发生时间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膜孔间距、膜孔直径、土壤初始体积含水率、入渗水头;对入渗结束时交汇面湿润体面积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膜孔直径、膜孔间距、土壤初始体积含水率、入渗水头。该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最优膜孔灌技术要素组合提供理论依据。

    膜孔灌HYDRUS-3D单向交汇多因素入渗特性

    不同水氮配施对北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疏影张金珠王振华温越...
    641-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灌水频率、灌溉定额和施氮量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明灌水频率、灌溉定额和施氮量的最优组合模式,为膜下滴灌棉花的水氮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依据。试验设置 3 个灌水频率:7 d(D1),10 d(D2),13 d(D3),2 个灌溉定额:4 400 m3/hm2(W1),3 300 m3/hm2(W2)和 2 个施氮水平:300 kg/hm2(F1),225 kg/hm2(F2),共 12 个处理,每个处理 3 次重复。结果表明:D1 的株高较D2,D3 分别降低 2。90%和 7。96%;叶面积指数与灌水频率呈正相关,D1 的叶面积指数较D2,D3 分别提高 1。96%和 7。28%;蕾铃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之比随灌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D1 的产量较D2 和D3 分别增加 3。84%和 11。76%;W1 的产量较W2 增加5。56%;F1 的产量较F2 增加 13。49%;D1 的水分利用效率WUE较D2 和D3 分别增加2。75%和 9。80%;W2 的WUE较W1 增加 22。71%;F1 的WUE较F2 增加 11。37%。说明D1 水平避免棉花过度生长,提高棉花群体发展,增强群体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能力,确保地上部生物量的生殖生长,并且随着灌溉定额和施氮量的增加,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也显著增加,从而提高棉花产量。此外,高频减水能够保持根层水分的适宜程度,满足棉花水分需求,高氮能够满足棉花生长的需氮量,减少水分蒸发损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所以,综合考虑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得出灌水频率7d,灌溉定额3 300 m3/hm2,施氮量300 kg/hm2 为较优管理模式。

    棉花膜下滴灌灌水频率水氮配施制度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