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皮革科学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皮革科学与工程
中国皮革协会 四川大学
皮革科学与工程

中国皮革协会 四川大学

廖隆理

双月刊

1004-7964

chenling00@263.net

028-85460597

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

皮革科学与工程/Journal Leath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皮革工业协会与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十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特色,注重学术期刊的理论性、学术性和权威性。《皮革科学与工程》以发展皮革科学、振兴皮革产业为宗旨,登载皮革化学与工程领域(制革、毛皮、鞣料、皮革化学品、皮革机械及皮革制品等)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实验研究方法、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对我国皮革科学及工程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的专题论述(包括政策性)和有参考价值的译文;实用制革工艺技术、皮革化工材料生产技术及工程问题等方面;对皮革及相关行业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会议信息、新产品、新技术研制开发信息、有关经济信息及文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运用德尔菲法调查分析制革过程的恶臭来源

    周晓宇黄彦杰曾运航陈占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制革过程的恶臭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尚缺少对制革恶臭来源、成因及防治方法的系统研究和整理归纳.文章使用德尔菲法向来自制革企业、行业协会、相关高校的51位专家发放了 3轮调查问卷,研究了制革过程的恶臭程度及来源.结果表明:制革过程的主要恶臭来源为7个工序,按照恶臭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原料皮贮存、脱毛、浸灰、浸水、去肉、脱灰和片皮;恶臭物质主要是原料皮仓库、去肉机、片皮机和地面缝隙处腐败皮质产生的臭味气体、工业硫化物中的杂质气味、铵盐脱灰释放的氨气和硫化氢等.建议制革厂通过抑制原料皮腐败、保持机械和地面卫生、采用低硫保毛脱毛和无铵盐脱灰技术、喷洒除臭剂等方式来防治恶臭污染.

    制革恶臭来源防治德尔菲法

    多配体铬络合物的羊角月牙藻毒性评价与生物转化特点

    朱超利浩男许锦松孔德懿...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废水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铬极易与各类有机分子发生络合,导致难以完全去除,潜在的环境释放量较大.选择羊角月牙藻作为模式供试生物,探究了不同多配体铬络合物对羊角月牙藻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多配体铬络合物暴露会显著提升藻细胞内活性氧水平(44%~55%),诱导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不同程度地抑制藻类生长(抑制率16%~67%),且长期暴露下会抑制羊角月牙藻可溶性蛋白质和糖类的合成,其中以明胶-没食子酸-铬络合物为代表的多配体铬络合物的藻生物毒性最大.另外,长期共培养后,羊角月牙藻体内存在一定的多配体铬络合物生物降解效应.总体而言,多配体铬络合物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潜在风险.

    多配体铬络合物羊角月牙藻毒性生物转化

    壬酸增塑改性明胶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孔令月葛黎明徐志朗李德富...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明胶为原材料,通过壬酸增塑、双醛淀粉交联和热压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制得明胶膜,探究壬酸增塑和热压处理对双醛淀粉交联的明胶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壬酸添加比例为20%时,改性的明胶膜表面光滑、结构致密,具有最高的抗张强度和较低的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溶胀性能.经过11 min的热压处理后,明胶膜表现出良好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且在土壤中被降解22 d后仍然能够维持较完整的薄膜形貌,降解34 d后其质量损失超80%.基于壬酸增塑、双醛淀粉交联和热压处理制备的明胶膜机械强度高、耐水性好且可生物降解,其为环境友好蛋白塑料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策略.

    蛋白塑料明胶膜壬酸双醛淀粉耐水性力学性能可生物降解

    一种低共熔溶剂制备明胶基膜前驱液特性研究

    肖娅吴婷刘文涛程飞...
    25-3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明胶为原料,经一种三水乙酸钠/尿素/水-低共熔溶剂(DES/H20)体系溶解后制备明胶基膜前驱液.与传统水体系溶解相比,DES/H20溶解的明胶暴露出更多活性基团,以碳二亚胺盐酸盐为交联剂可与聚乙烯醇形成更多酯键.对获得的明胶基膜前驱液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ES/H20体系中DES含量为60%时(以DES/H2O溶液总质量为基准),所制备的明胶基膜前驱液的透光率为95.23%,粒径为1 524.0 nm,结晶温度为-31 ℃,当剪切速率为10 s-1时,黏度为449.07 mPa·s.表明此明胶基膜前驱液的交联作用较强,相容性较好,内部结构稳定,为制备具有较好物化性能的明胶基膜提供了新方法.

    明胶低共熔溶剂交联明胶基膜前驱液

    沸石鞣剂和铬鞣剂复鞣对艾力特AT鞣革纤维吸收阴离子染料性能的影响

    赵彩霞强西怀李闻欣段郑军...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沸石鞣剂和铬鞣剂分别对有机鞣剂艾力特AT鞣制的白湿革进行复鞣处理,运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复鞣后的革纤维对阴离子染料直接兰80和酸性红249的吸收特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物理吸附仪-比表面积分析仪、纳米粒度表面电位分析仪对复鞣后的革纤维松散程度及等电点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沸石鞣剂和铬鞣剂复鞣体系下,艾力特AT鞣革纤维的等电点均由5.5提高到7.0左右,纤维比表面积增加且松散程度提高.这说明在艾力特AT鞣革的湿染整过程中,沸石鞣剂与铬鞣剂的复鞣化学机制相似.此外,复鞣后革纤维吸收阴离子染料的能力有所提升,吸收结合机制都以化学反应为主,吸收过程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研究结果可为无铬鞣体系鞣革的湿染整加工工艺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复鞣沸石鞣剂铬鞣剂染料吸收皮革

    胶原纤维基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程佳丽庞楠炯刘娴廖学品...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附在化学化工等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发绿色、低成本的高效吸附材料是未来吸附分离的重要发展方向.胶原纤维(CFs)是一种来源于动物皮的天然生物质资源,其具有独特的三维多层级结构,同时含有丰富的活性官能团.因此,利用CFs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论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CFs固化单宁、负载金属离子和接枝功能基团等CFs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讨论了吸附材料在放射性核素离子、有毒重金属离子、无机阴离子、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以及天然产物的吸附分离和细胞固定等方面的应用,并对CFs基吸附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负载金属离子接枝吸附材料

    阻燃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浩楠金勇周荣毛喆贤...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氨酯(PU)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皮革、功能材料和医疗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PU易燃烧,因此在PU中引入具有阻燃功能的纳米材料,对提高PU材料防火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概括性地总结了纳米材料相比传统阻燃剂的优势,再根据引入纳米材料的类型(如碳纳米管、金属有机框架、MXene等),综述了阻燃PU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机理的研究进展,概述了阻燃PU纳米复合材料在皮革和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纳米材料聚氨酯复合材料阻燃合成应用

    DOPO衍生物-APP协同的阻燃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张月扈乐成于涵翁永根...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聚磷酸铵(APP)阻燃剂与阴离子聚氨酯相容性差,所得聚氨酯燃烧仍然产生大量熔滴,采用磷系阻燃剂对皮革用阴离子水性聚氨酯进行阻燃改性,探究APP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的衍生物(DOPO-PHB)两种阻燃剂协同作用的阻燃改性体系.通过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试验和热重分析考察了其阻燃性能和热降解性能,用拉伸机测定了薄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1%APP-4%DOPO-PHB阻燃剂时,聚氨酯LOI值为27.8%,垂直燃烧达到V-0级别,无熔滴,聚氨酯的力学性能提升,相容性提高.

    阻燃剂聚磷酸铵DOPO衍生物阴离子水性聚氨酯协同作用

    超细纤维绒面革热湿舒适性能的预测与分析

    吴若楠许秋歌郭寻朵永超...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正交试验,采用统计回归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建立了以水性聚氨酯(WPU)含量、固化温度和超纤革的减量程度为变量的数学模型,对超细纤维绒面革的热湿舒适性能进行预测.对模型进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WPU含量对透湿性有显著影响,减量程度对透气性影响最大.透气性和透湿性在统计回归预测模型中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871和0.865,而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997和0.989.综合来看,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优于统计回归模型.

    超细纤维绒面革水性聚氨酯热湿舒适性预测回归神经网络

    基于文化意象的运动鞋款设计方法研究

    景银程永胜朱琳徐骁琪...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阐释与辨析运动鞋款的造型设计与文化意象之间的匹配关系,提升用户对运动鞋款文化元素的识别度,提出一种以感性工学与形状文法相结合的文化意象运动鞋款设计方法.通过收集、评估与选定运动鞋款样本,并进行造型解构与特征解释;选定闽南非遗文化作为文化意象研究对象,通过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确定设计元素.构建金苍绣纹样因子库,运用形状文法进行产品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文化意象有明确的主观感受,鞋款的感性因子主要集中在造型和风格两方面.运用此方法成功提取了符合用户认知的非遗文化意象元素,并融入鞋款设计中,为相关产品设计提供了实证案例与方法参考.

    运动鞋设计纹样文化意象非遗感性工学形状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