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情报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情报科学
情报科学

靖继鹏

月刊

1007-7634

infosci@jlu.edu.cn

0431-85095200

130022

吉林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情报科学/Journal Information Science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的学术刊物。旨在通过学术交流促进我国情报科学研究的发展,开展情报教育,普及情报知识。内容涉及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现代信息业发展、多媒体技术、情报人员结构等方面。主要栏目有学术前沿、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综述、研究生园地、书评、简介及专题论文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合用户相似度与文本解释的可解释性好友推荐模型研究

    杨瑞仙刘莉莉于政杰金燕...
    8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为了解决由于好友推荐缺乏对推荐结果解释导致用户无法评估推荐好友的质量,进而影响他们做出更好决策的问题。[方法/过程]首先利用LDA模型提取用户博文主题,计算余弦相似度得到博文相似度;通过用户共同好友比例计算好友相似度;运用Jaccard算法计算研究领域相似度。然后将以上三种相似度融合以计算用户相似度,并设计了基于博文主题、共同好友和研究领域的文本解释,最后融合用户相似度与文本解释,在提供好友推荐列表的同时提供文本解释。[结果/结论]模型不仅提高了好友推荐的准确性,而且通过提供解释帮助用户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提高好友推荐的质量和用户满意度。[创新/局限]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可解释性引入到好友推荐领域,增强了用户对推荐结果的理解和接受度,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但未考虑文本解释长度对解释有效性的影响,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好友推荐可解释推荐系统LDA模型相似度计算解释的有效性

    元宇宙视域下红色文献资源聚合服务模式研究

    李卓异龙和平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研究元宇宙视域下红色文献资源聚合的技术基础、体系框架和服务模式,挖掘红色文献资源价值、推动红色文化教育,为红色文献资源聚合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数字孪生、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技术,从红色文献资源聚合、孪生场景构建、人机交互操作等环节设计红色资源聚合服务框架,探索元宇宙视域下红色资源聚合服务模式。[结果/结论]设计红色文献资源情境服务模式、红色文献资源智能服务模式以及红色资源生态服务模式,打通现实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界限,实现红色文献资源深度开发和利用,提升用户的沉浸感和参与度。[创新/局限]从资源聚合技术的特征出发,分析元宇宙在红色资源聚合服务中的应用场景。由于红色文献资源聚合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企业、科研团队、高校图书馆等各主体积极参与和探讨。

    元宇宙红色文献资源资源聚合服务模式区块链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量化评价

    邹凯李雨欣刘耀飞王诗玉...
    105-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其发展需要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量化评价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能够为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更坚实的学术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和PMC指数模型,构建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10个一级变量和40个二级变量,其次对12份政策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计算PMC指数,绘制PMC曲面。[结果/结论]我国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整体态势良好,设计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以下不足:政策前瞻性偏弱,激励力度有待加强,各政策主体协同性不够及政策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创新/局限]利用文本挖掘法和统计学知识分析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文本,创新地结合PMC指数模型对政策文本内容量化评估。未来研究需针对政策执行效果展开深入探讨。

    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PMC指数模型政策评价政策量化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医疗健康信息协同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洪闯李中明
    116-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探索农村医疗健康信息协同的影响因素体系,识别出影响农村医疗健康信息协同的关键因素,对于提高农村医疗健康信息协同水平、助力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方法/过程]以WSR系统方法论为基础探究农村医疗健康信息协同的影响因素体系,并采用模糊DANP方法解析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相对重要程度,识别出影响农村医疗健康信息协同的关键因素。[结果/结论]构建了农村医疗健康信息协同的WSR模型,识别出8个农村医疗健康信息协同关键影响因素,最后从物理、事理、人理3个维度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创新/局限]基于WSR系统方法论探索农村医疗健康信息协同影响因素体系,能够为数字乡村建设和健康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但指标量化存在一定主观性,样本数量有待拓展丰富。

    数字乡村农村社区医疗健康信息信息协同WSR系统方法论关键影响因素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识别研究——以ChatGPT为例

    毛太田汤淦马家伟刘捷...
    12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分析影响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用户采纳意愿的要素,探究AIGC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架构和因子关联路径,为AIGC用户采纳意愿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本土 AIGC产品设计提供相应的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采用半结构化的访谈方式,对45名ChatGPT用户进行深度访谈,结合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索AIGC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并进行整合分析与关系梳理,并通过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模型(MICMAC)进行解释和验证。[结果/结论]确定了信息质量、用户感知、技术特点三个维度共15项影响AIGC用户采纳意愿的因素,并构建了 AIGC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确定了各级因素内部关联路径间的作用关系,并为本土 AIGC产品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启示和建议。[创新/局限]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构建了AIGC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揭示了内在关联路径,为本土 AIGC产品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建议和启示。然而,研究样本仅限于ChatGPT用户,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

    ChatGP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信息采纳影响因素关联路径

    基于开源LLMs的中文学术文本标题生成研究——以人文社科领域为例

    吴娜沈思王东波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标题作为论文的压缩表示和主旨精髓,在检索、标引等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文本标题生成任务为例,为大语言模型在学术文本挖掘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从实证的角度出发,探索当前的开源中文大语言模型Qwen-7B在学术文本标题生成任务中的有效性,以及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文本数据知识注入开源基座大语言模型的可行性。使用ROUGE和BLUE指标进行词汇级召回率和准确率评分,同时使用ChatGPT智能对话系统进行语句流畅度和语义相关性评分。[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将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文本知识注入Qwen-7B基座模型中并不能有效提升模型在标题生成任务中的能力,开源基座大模型Qwen-7B在中文上的特征和语义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LLaMA2-7B模型在中文学术文本标题生成上的能力优于Qwen-7B模型。[创新/局限]基于Qwen-7B模型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全文本数据,论证了当前国内的主流开源大语言模型在学术文本标题生成上的应用能力和应用路径,为学术全文本挖掘和组织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本文使用的对照模型和训练方法受资源限制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拓展以充分地探索大语言模型在学术全文本知识挖掘和组织中的边界。

    自然语言处理标题自动生成学术文本大语言模型ChatGPT

    基于脑电频谱的公共数字文化多模态资源认知负荷研究——以国家公共文化云为例

    吴丹林蕙
    14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基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多模态资源融合现状,本文以认知负荷为切入点,分析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中用户阅读多模态内容时的认知资源投入情况,据此优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多模态资源建设。[方法/过程]采用脑电受控实验法,收集用户阅读多模态资源时的脑电数据,进行频谱分析与统计检验,揭示用户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工作记忆负载与注意力投入的差异。[结果/结论]视觉激活复合型多模态资源,即文字图片组合引发更高认知负荷、工作记忆负载与注意力投入;视听激活复合型多模态资源,即文字图片视频组合引发更低认知负荷、工作记忆负载与注意力投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多模态资源建设时,应根据服务目标与用户认知特征,丰富听觉激活、多元视听融合与视觉激活的多模态资源,实现资源精细化建设。[创新/局限]本研究探讨神经生理数据直接应用于信息行为研究的可行性,通过细分多模态资源类型,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多模态资源建设提供可行建议。研究局限在于采用了小规模受控实验,仅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为例分析,结论可能具有局限性。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数字阅读多模态资源认知负荷脑电研究

    生活性保护视域下国内外饮食类非遗研究比较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翟姗姗徐凤晨莫佳音熊清莹...
    15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非遗生活性保护为视域,旨在为我国饮食类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理念方法与生活场景实践参考。[方法/过程]聚焦于国内外饮食类非遗领域文献数据,结合文献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构建数据集,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工具进行量化比较分析;从"保护主体、保护价值、空间设施"三类要素阐述生活性保护在饮食文化中的研究内涵。[结果/结论]基于"生活主体-价值选择-空间设施"视角提出"保护体系-文化定位-代表饮食"优化策略,为优化我国饮食类非遗在生活性保护视域下的实践路径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创新/局限]有效融合生活性保护视域推进国内外饮食类非遗项目的理念方法研究与实践路径优化,并结合科学知识图谱进行多维量化比较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仅选取三类饮食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未来可以拓展至大规模、多元化的非遗项目数据集进行分析研究。

    生活性保护饮食类非遗饮食文化科学知识图谱比较分析

    跨文化传播舆情管理知识图谱构建

    刘懋琼杨海燕
    172-17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本文旨在构建跨文化传播舆情管理知识图谱,了解当前发文趋势,作者和机构合作及贡献,研究现状和热点以及中英文文献呈现出来的不同话题和研究前沿。[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161篇国内外的核心文献进行解读,通过可视化方法构建了发文趋势图,作者和机构合作,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凸现分析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在跨文化传播舆情管理的研究领域,我国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即需要通过加强国内外的合作网络来形成并加强该领域的中心引领机构,并借此推动该领域与大数据结合方面更深层次的研究发展和更丰富的学术成果产出。[创新/局限]本文鼓励未来继续关注国际议题,尤其是积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舆论引导,树立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跨文化传播价值观,提升国家形象的同时做好舆情管理工作。

    知识图谱跨文化传播文献计量分析国家形象大学生舆情

    面向粮食安全的情报服务研究现状及展望

    刘彦辉张海涛苏欣宇杨轶...
    180-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分析我国粮食安全情报服务研究现状,为粮食安全情报服务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计量和文本内容分析,从历史域、现实域、未来域三个维度展开研究,梳理国内外粮食安全情报服务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总结我国粮食安全情报服务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结果/结论]我国粮食安全情报服务研究存在主题分散且覆盖度不足的情况,研究主题有较大的待拓展空间。关于粮食安全情报服务的理论研究和多源多模态数据的处理研究有待深化。[创新/局限]基于主题耦合匹配发掘当前我国粮食安全情报服务研究的缺失主题,提出我国粮食安全情报服务理论构建、主题拓展和技术应用三个方面研究的发展建议。

    情报服务粮食安全知识图谱主题分析耦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