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欧阳明高

季刊

1676-8484

jase@tsinghua.edu.cn

010-62798897 62781633

100084

北京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SAFETY AND ENGER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作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及时刊登国内外汽车安全、节能和环保等领域在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方面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及时反映学术上有特色、代表学科前沿的科技研究成果,推动学术交流,促进我国汽车科技向安全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交叉口启停波的智能网联车混行生态驾驶策略

    李昕光孙崇效曲大义于文昌...
    895-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避免车辆在交叉口频繁停车启动的现象,减少车辆的燃油消耗与污染排放,该文提出了考虑交叉口启停波的智能网联车混行生态驾驶策略.对交叉口启停波影响范围进行分析,划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通行方式;通过混合交通流基本图模型计算饱和速度,根据饱和速度创建并选择车辆通过时间点,结合交叉口启停波计算智能网联车轨迹优化终点时刻和位置;根据三段式速度规划曲线模型优化智能网联车行驶轨迹,并将驾驶策略与自由驾驶在不同交通流量与渗透率条件下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的增大,采用生态驾驶策略车辆所产生的平均燃油消耗、污染物排放与延误时间逐渐降低;在相同渗透率条件下,低交通流量的油耗增益幅度始终大于高交通流量的油耗增益幅度.在600 pcu/h交通流量与100%渗透率的情况下,采用生态驾驶策略车辆油耗减少15.57%,延误减少23.57%.

    交通工程混行交通生态驾驶交叉口启停波轨迹优化节能减排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液冷板散热性能分析

    邱帅帅张甫仁孙世政陶远兵...
    905-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冷却板的冷却性能和解决压力损失大的问题,采用一种复合 X型通道液冷板结构来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散热性能.以通道倾斜角、通道位置及入口通道上下夹角为设计变量,通过目标函数(平均温度、温度标准差、压降)得到液冷板的综合冷却性能,进而确定液冷板的最优结构参数;通过单体电池实验,得到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产热量及温升特性;采用 Latin超立方体(LHS)在设计空间内抽取 70组样本点,基于近似模型(RSA)建立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对RSA进行寻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验证寻优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液冷板的泵送功率得到有效改善,与初始模型相比,压降降低了37.9%,综合冷却性能提升了 55.3%.

    锂离子电池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液体冷却多目标优化压力损失

    减阻装置对平头货车气动特性影响的分析及优化

    吴素珍丁祺睿
    915-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低侧风环境下平头货车的气动阻力系数,提高行驶稳定性,提出安装减阻装置和优化造型参数的减阻方案.采用空气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在0°~15°间6种横摆角下分别研究了安装导流罩、尾流板、复合减阻装置的平头货车简化模型的气动特性,并基于自适应协同优化算法(SHERPA)对安装复合减阻装置的模型进行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导流罩在横摆角为12°时减阻效果最佳,减阻率为17.0%;尾流板的减阻率在无侧风时达到最大为5.7%;复合减阻装置的平均减阻率为19.0%,最大减阻率为22.9%;经 SHERPA算法优化后,安装复合减阻装置的货车模型平均气动阻力系数进一步降低4.3%.此项研究为侧风环境下货车气动特性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平头厢式货车气动特性减阻装置自适应协同优化算法(SHERPA)气动阻力系数横摆角

    基于MADDPG算法的匝道合流区多车协同控制

    蔡田茂孔伟伟罗禹贡石佳...
    923-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障匝道合流区的安全高效通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算法的多车协同控制方法.以提升系统计算效率为目标,设计了基于多智能体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MADDPG)的分布式训练框架;针对智能体模型难以应对连续车流场景的问题,通过构建相对静止环境,改进策略更新梯度,保障智能体面向连续车流环境的平稳性;拆分匝道合流区场景为准备区和汇入区,分别依据两区域控制目标设计了状态、动作空间及奖励函数.结果表明:在不同交通流量下,与基于规则的方法相比,该方法通行合流区的总延误时间平均缩短25.46%;与全局优化方法相比,延误时间相差8.47%,但控制时长上不会随车辆数量增加而增长.该文所提出匝道合流区多车协同控制方法能够更好地兼顾通行效率提升与系统实时性.

    多智能体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MADDPG)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多车协同控制匝道合流

    面向自动驾驶的远程多维信息实时交互系统设计

    曹莉凌刘君丽金升烨曹守启...
    934-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低速、半封闭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该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第2代机器人操作系统(ROS2)框架的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远程多维信息实时交互系统.采用数据传输融合技术,即配合多种数据预处理算法和统一的网络传输协议,实现了图像、点云和车辆状态信息的高效传输和实时交互.结果表明:在优良网络条件下,该系统的平均延时低于0.063 s,接收频率与发送频率几乎相等,丢包率不超过3.5%;集成的远程控制模块确保了操作的精确性;在长时间稳定运行下系统的性能仍保持2.7%的中央处理器(CPU)低占用率,体现了出色的资源效率.该系统在确保实时性、可靠性和低资源消耗方面显示出有效性,可为自动驾驶领域的信息交互提供有力支持.

    自动驾驶半封闭场景多维信息交互实时性数据传输融合技术云控制

    高负载场景中考虑噪声及隐藏终端的C-V2X模式4性能分析

    窦祖芳王鹏杨乔礼杨喜娟...
    943-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基于蜂窝通信的车联网(C-V2X)模式4在高负载场景中的数据传输性能,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随机噪声、随机阴影衰落及隐藏终端影响的数据传输分析模型.建立了一个融合噪声与阴影衰落的双重随机信噪比和信干噪比模型,并采用Cauchy分布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推导出数据传输过程中4种典型错误概率的解析式,揭示噪声、阴影衰落与数据冲突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4种错误类型,进一步构建集噪声、阴影衰落和隐藏终端影响于一体的数据包传输成功率(PDR)解析模型;最后,利用数值仿真深入分析影响通信效率的关键参数,并探讨各个参数对PDR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高噪声、高移速、高负载环境下,PDR较前期文献降低了16.7%,验证了随机噪声和隐藏终端对通信造成的不良影响.

    蜂窝通信的车联网(C-V2X)模式双随机信噪比模型Cauchy分布数据包传输成功率(PDR)

    基于行车风险场的高速公路交织区车辆轨迹预测方法

    秦雅琴董帅谢济铭陈亮...
    952-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交织区车辆轨迹预测精度,该文提出了一种融合行车风险场和车辆换道意图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分析交织区驾驶人驾驶需求变化,利用行车风险场模型统一表示车辆行驶时的交互风险;采用隐Markov模型识别车辆换道意图;通过深度置信网络在线学习机(DBN_OSELM)模型对输入特征进行多维度扩展和融合,提高交织区轨迹预测的准确率;最后,基于CitySim 数据集对所提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模型能以较高的准确率预测高速公路交织区的车辆轨迹,交织区驾驶人3类驾驶需求(汇入、保持、驶出)的车辆轨迹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6835、0.2574、0.6315,平均位移误差(ADE)分别为0.46、0.21、0.48 m.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复杂场景下的车辆轨迹预测精度,改善交织区的交通安全.

    智能交通驾驶需求行车风险场换道意图深度置信网络在线学习机(DBN_OSELM)模型轨迹预测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