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仪垂杰

双月刊

1673-4602

xbb@qtech.edu.cn

0532-85071718/19

266033

山东省青岛市抚顺路11号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0年,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认真执行党的出版方针,严守国家有关保密政策,积极贯彻实施和体现国家有关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及条例,严格按照专业分工出刊。努力做到及时反映和宣传我校的学科优势和学术特色,对外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与进步服务,开拓新思想,力争使学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刊登校内外学者在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水与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既有RC框架建筑BRB与黏滞阻尼器加固抗震韧性对比分析

    郑雄辉刘文锋秦艳慧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中的评价方法,对高层框架结构的原结构、黏滞阻尼器加固结构以及采用防屈曲支撑(BRB)加固结构3种结构进行评估,比较3种结构的韧性评估结果.结果表明:黏滞阻尼器加固结构的修复费用比BRB加固结构修复费用低;黏滞阻尼器与BRB加固均可降低构件的损伤等级,从而降低修复时间,但黏滞阻尼器加固结构修复时间减少较为明显;黏滞阻尼器加固结构与BRB加固结构均降低了结构的损伤等级,从而大幅降低人员伤亡率,但黏滞阻尼器加固结构人员伤亡率减少较为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高层框架结构加固方法的韧性评估比较和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既有建筑黏滞阻尼器防屈曲支撑韧性评价韧性提升

    塑性铰区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抗震性能研究

    汪潮源李晰
    10-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塑性铰区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的抗震性能,完成了2根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柱对比的低周反复水平荷载试验,并对试验结果得到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残余位移、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塑性铰区ECC-钢管混凝土组合截面柱的承载力、刚度及耗能能力均有较大程度提高,残余位移也得到有效控制,ECC材料能够与钢管及钢管内部填充材料协同工作和共同变形.

    塑性铰区ECC组合截面桥墩抗震性能低周反复水平荷载

    考虑榫头尺寸影响的燕尾榫节点滞回性能分析

    秦爱国李军魏志鹏胡蓉...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建筑木结构中燕尾榫节点的榫头尺寸一直以来采用传统比例进行设计,但收乍角度等榫头尺寸变化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参照已有试验,以榫头宽度、榫头长度以及收乍角度为影响参数,建立含标准试件模型在内的4类有限元模型,施加循环往复荷载进行分析;通过标准试件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得到的4类模型的滞回曲线、刚度退化曲线、骨架曲线和拔榫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收乍角度,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大榫头长度,有助于提高燕尾榫节点的连接性能和抗震性能.

    燕尾榫节点榫头尺寸有限元分析滞回性能

    硫酸亚铁替代石膏对水泥中Cr(Ⅵ)降低和水泥性能的影响

    王缘王智谭斌黄铖维...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酸亚铁在水泥中还原六价铬Cr(Ⅵ)时,其用量较高会增加水泥中SO3的含量,并且会降低水泥的抗压强度等性能.因硫酸亚铁与石膏都属于硫酸盐,具有相似性,且可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故可用硫酸亚铁部分替代水泥中的石膏,研究硫酸亚铁替代石膏后对水泥中Cr(Ⅵ)含量和水泥净浆中Cr(Ⅵ)溶出量的影响,并研究了硫酸亚铁替代石膏后对水泥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水化产物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酸亚铁替代0.3%的石膏时,Cr(Ⅵ)含量从11.8 mg/kg降到2 mg/kg以下且不会降低水泥28 d的抗压强度,硫酸亚铁替代石膏后会促进钙矾石的形成,延长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当硫酸亚铁替代量小于1.0%时会促进水泥的水化;硫酸亚铁替代石膏后会降低水泥净浆中水溶性Cr(Ⅵ)的溶出,且28 d时水溶性Cr(Ⅵ)的溶出量为0.

    硫酸亚铁六价铬含量石膏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六价铬溶出

    复合断面隧道受侧方沉桩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吴长官刘俊伟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桩施工产生的冲击荷载和挤土效应可通过地层传递到隧道结构,需进行控制和监测来保证地铁隧道的正常运营.基于青岛地区的地层工况,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复合断面隧道受旁侧沉桩施工的影响.试验中考虑了单桩、群桩、沉桩深度与桩隧间距等因素,研究沉桩对既有隧道附加弯矩和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桩隧间距的增大,隧道的附加弯矩逐渐减小,附加弯矩的分布形态基本呈现出了隧道顶部和底部远离中心点位、左右两端靠近中心点位的趋势.当沉桩深度超过某一定值时,沉桩深度和桩隧间距对隧道振速有明显的影响.模型试验揭示了复合地层中沉桩施工对临近既有隧道的受力变形和动力响应规律,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况下隧道监测提供参考.

    隧道沉桩模型试验附加弯矩振速

    青海油田某区块深层岩石可压性分析

    范超强齐宏刘家魁田勇...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田地层的可压性评价是油田水力压裂施工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最终的增产效果.对青海油田某区块的深层岩石开展可压性评价,通过定义裂缝描述指数,结合岩石力学参数和残余应力两种方法计算的脆性指数,给出了脆性指标的表征算法;利用塑性应变能定义了一种塑性指数计算方法,结合岩石力学参数表示的塑性指数,给出了塑性指标的表征算法;在脆性指标和塑性指标相互验证的前提下,基于这两种影响因素,得到了可压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利用7组试验岩芯的可压性结果对油田目标区块的水力压裂施工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油气田开发脆性指标塑性指标岩石可压性

    降雨型滑坡抗剪强度参数反演研究

    徐鹏松贺可强陈小羊孙延龙...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峡库区树坪滑坡为例,在综合分析降雨型滑坡位移变化特征与降雨量动力因素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灰色关联理论,提出了一种确定边坡抗剪强度参数的综合反演测定计算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测定方法试验样本数量偏少,以少量样本试验结果代替边坡整体抗剪强度参数取值及试验成本高的局限性,且操作步骤易于实施,计算成本相较于其他测定方法低.通过计算可以获得边坡的抗剪强度参数的取值,此计算结果更能代表边坡整体参数取值,并验证了该方法对降雨型滑坡抗剪强度参数的真实性与可行性.

    降雨型滑坡抗剪强度反分析灰色关联理论

    基于空间句法与村民评价的滨海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研究——以青岛市港东村为例

    李超曹志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公共空间的品质会直接影响村民的使用情况.针对滨海村落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较差的问题,以青岛市港东村为研究对象,引入了实地调研与空间句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围合度、可达性、可视性是影响公共空间使用情况的重要因素.此外,研究利用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对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模拟,得到了相应的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乡村公共空间滨海村落空间句法优化策略

    同类移植 在地转译——青岛近代会馆建筑形态与营建演变

    栾慧玲梁睿成帅刘珊...
    69-7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岛近代会馆建筑兴盛于近代中国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之际,从德占时期一直延续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近代青岛最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以近代典型会馆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概括其产生和发展的近代城市历史背景基础上,从传统中式、殖民地外廊式以及西洋会堂式会馆三种不同类型进行分析,以各种会馆的建筑形态与营建特征为切入点,剖析其背后同类移植与在地转译的逻辑,归纳青岛近代多元涵化背景下会馆发展的演变态势.

    青岛近代会馆形态与营建同类移植在地转译

    铁锰改性生物炭处理低浓度含As(Ⅲ)废水的研究

    张路刘长青殷悦矫辰...
    76-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炭,通过加碱沉淀的方式对生物炭进行改性,并通过静态及动态实验分析了其对水中As(Ⅲ)的吸附机理及性能.结果表明,静态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As(Ⅲ)的吸附过程以非均匀多分子层的化学吸附为主,铁锰改性生物炭(FMBC)的最大静态吸附容量为20.63 mg/g;FMBC吸附As(Ⅲ)的适宜pH范围广,但共存物质中PO3-4、SiO2-3 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进水流量及进水As(Ⅲ)浓度会影响动态吸附的有效床体积,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对动态吸附曲线都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在进水As(Ⅲ)浓度为200 μg/L、流量为9 mL/min时,FMBC的最大动态吸附容量为1.41 mg/g.本研究可为FMBC处理含As(Ⅲ)废水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铁锰改性生物炭As(Ⅲ)静态吸附动态吸附